爷爷笑着接过土特产,摆了摆手:
“傻孩子,生什么气?你们都是办正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又转头对卫国说:
“卫国,你出去了就安心办事,家里有我在,不会出什么问题。”
卫国听着爷爷的话,心里一阵温暖。
这些年他能在外面专心打理厂子、研究空间,
全靠爷爷奶奶和妻子的支持,要是没有他们,他根本走不到今天。
和家人道别后,卫国和秦诚驱车赶往京城。
按照请柬上的地址,两人终于在天黑前来到一处略显豪华的四合院外。
那四合院的大门是朱红色的,门上挂着两个铜环,门楣上刻着精致的雕花,看着就有些年头了。
秦诚指了指那座四合院,对卫国说:
“明天的交流会就在这里举行。对面有个不错的招待所,
环境干净,离这里也近,咱们晚上就住那儿吧,省得明天赶早。”
卫国对吃住向来没什么讲究,只要干净整洁就行,
不像秦诚,从小是公子哥出身,吃的住的都要求极高。
两人走进招待所,挑了一间窗户正对着四合院的双人间,
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各自歇下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不到八点,四合院门前就已经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大多是穿着得体的中老年人,手里都提着包,脸上带着期待的神色。
卫国和秦诚连忙起床,洗漱完毕后带着东西下了楼,
在招待所楼下的早餐铺简单吃了些包子和豆浆,就跟着人流往四合院走去。
走到队伍末尾,卫国才注意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红色的请柬,封面上还印着金色的花纹。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一本请柬,忍不住问秦诚:
“你看他们都是一人一本,咱们俩只有一本,一会儿你怎么进去啊?”
秦诚拍了拍胸脯,一脸自信地看了一眼四周:
“放心,看我的,一会儿我自有办法进去。”
队伍排得很长,但前进速度很快,因为门口的门卫只是简单看一眼请柬,确认无误就让人进去了。
很快就轮到卫国和秦诚,门卫看了一眼卫国手里的请柬,点了点头示意他进去,却伸手把秦诚拦在了外边。
秦诚愣了一下,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军官证递过去,
结果门卫看都不看,直接把证推了回来。
他不死心,又拿出军分区的出入证,可门卫还是摇了摇头,坚持没有请柬不能进。
这下秦诚没辙了,只好悻悻地看着卫国进去,嘴里还嘟囔着:
“这门卫也太不通融了……”
卫国走进大门时,
差点笑出声——其实他心里早就盼着秦诚进不来,
毕竟一会儿要是从空间里拿东西,总没法跟秦诚解释。
秦诚其实也隐约觉察到卫国能“凭空变东西”,
但卫国没主动说,他也不好多问,如今被拦在门外,
反而松了口气——他本来就对这些粗糙的老物件没兴趣,
更喜欢现代工艺打磨精细的玩意儿,正好可以回招待所待着。
卫国走进四合院后,才发现这里远比外面看起来宽敞。
院子是典型的三进院,每一道走廊的两边都摆着木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老物件,
有青铜器、陶瓷、书画,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小玩意儿。
自打他踏进四合院的那一刻,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就一直响个不停,
大多是“清代青花瓷瓶,价值50万积分”
“明代铜香炉,价值30万积分”
之类的普通物件,像元青花瓷,卫国空间里已经有不下20件,
听得他头都疼了,连忙在心里默念,让系统暂时停止报价。
就在这时,一道清晰的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
“叮!系统检测到:商代象牙包铜筷,价值1200万积分,是否出售?”
这声音让卫国瞬间精神一振——1200万积分,
比他之前遇到的任何一件物件都值钱,而且他收藏了那么多老物件,
还真没收藏过筷子一类的东西。
他立刻停下脚步,顺着提示音的方向望去,在不远处右手边的一张桌子前,
坐着一个估计有70岁左右的干瘦老头,桌上正好摆着一双筷子。
卫国放慢脚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在老头的桌前踱步,
目光先是掠过桌上的青铜镜、青瓷碗,最后才落在那双象牙包铜筷上。
那筷子长约七寸,象牙筷身泛着温润的米黄色光泽,
靠近筷头和筷尾的位置,各包裹着薄薄一层青铜,
铜面上雕刻着细密的云雷纹,纹路虽然细小,却刻画得极为精致,
即便历经千年,也没有丝毫磨损,依旧清晰可见——这正是系统提示的商代象牙包铜筷。
“老爷子,您这筷子看着挺特别,是家传的吧?”
卫国指尖轻轻碰了碰筷身,语气随意得像跟邻居拉家常,尽量不露出急切的样子。
干瘦老头正摇着蒲扇纳凉,听到这话,抬眼瞥了他一眼,声音慢悠悠的:
“祖上留下来的玩意儿,算不上多金贵,
就是图个念想,偶尔拿出来晒晒。小伙子,你是懂行的?”
“也就略懂皮毛,平时喜欢收集些老物件罢了。”
卫国笑了笑,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一件巴掌大的物件放在桌上——
那是他从空间里挑出来的清代竹雕笔筒,笔筒上刻着“松鹤延年”的图案,
竹纹清晰,包浆厚重,一看就是精心保养过的品相上乘的老物件。
“实不相瞒,我最近正好在收集老筷子,您这双要是愿意割爱,
我用这个竹雕笔筒跟您换,再添五百块现金,您看怎么样?”
老头拿起竹雕笔筒,用指腹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神明显亮了亮——
他原本就觉得这双铜筷没什么实用性,留着也只是占地方,
而这竹雕笔筒工艺精细,摆在案头正好能用来放毛笔,比铜筷实用多了。
但他没立刻答应,反而故意皱了皱眉,装作不满的样子:
“小伙子,你这笔筒确实是好东西,但我这筷子可是商代的,论年头可比你这笔筒久多了,
只换个笔筒加五百块,是不是有点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