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云给刘彻要钱,刘彻反倒是一阵欣喜,眸子里透露出一股控制的欲望。

在刘彻眼里,人都是有所求有所欲望的,如果那人没所求,必然是给的利益不够。

刘启曾对刘彻说过,苏云不恋权力、不好色,只是踏踏实实做事,刘彻一度以为他真没有缺点呢!

现在苏云居然对他要钱,这在刘彻眼里那是最好的把柄,只要有了这个把柄,刘彻不担心拿捏不住苏云。

刘彻现在算是明白,父皇为何对苏云如此放心了。

“钱好办,你要多少我让太子府里的人给你送过来,本太子最不缺的就是钱!”

不缺钱?

苏云心里嘿嘿一笑,今天必须狠狠坑这小子一把。

“我也不要多,你就给我5万黄金吧,对你这个太子来说,应该不算多。”

刘彻:(′?д?`)……

5万……黄金???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刘彻整个人完全呆住了。

在他眼里,苏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丞相府官员,就算奋斗一辈子也见不到那么多钱。

刘彻不知道的事,程娄知道苏云的身份,因而原来侯府的产业苏云可以使用;

再加上封地的造纸工坊和笔墨产业,苏云说一个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对这5万黄金自然没什么感觉。

毕竟以前可以自己造钱的首富邓通,已经被没收了通山;以往靠晒盐和炼铜富得流油的刘濞,也已造反被杀,能和苏云比财力的已经几乎没有了。

两个人对金钱的概念不同,这5万黄金自然对两个人来说不一样。

刘彻就是把整个太子府给搬空,也不一定能凑出5万黄金来。

“苏征事,你是在逗我吗?请你帮个小忙就要5万黄金,你这不是明抢吗?”

苏云微微一笑,“不不不,你曲解我的意思了,我是说5万黄金,我便可以跟着你死心塌地,反悔就把黄金全还给你的那种。

用5万黄金买我做你的谋士,我想这笔买卖,你怎么也不会亏的。”

刘彻抬起头看了一眼苏云,权衡利弊后,暂且离开了左丞相府。

—————————————

贾谊一直在一旁待着,他明白苏云这是故意在压着太子,但贾谊不明白,苏云为什么那么做?

刘启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可能说再废一次太子,刘彻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的,这时候但凡是正常人都不会得罪刘彻的。

“先生,您这是故意压着太子呀,你这是已经得罪了他呀。

以我多年教育太子的经验来看,太子可不是个善茬,他可是很记仇的,你这般得罪他,等他登基后该如何在朝中待下去啊?”

“你不懂,趁着他现在还小,我肯定要压住他,不然他后面做出什么激进的事情来,可没人再能管得住他。

他后面会用到我的,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所以不用担心得罪于他。”

作为一个熟读历史的人,苏云是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的,所以才故意压着刘彻。

后面有老太太在,刘彻想要掌权,必然会和老太太争斗,这时候他一定会用到苏云的。

历史上的刘彻可是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彻底熬死了窦太后和朝堂的其他外戚势力,又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彻底掌权。

现在有苏云在,自然不会那么麻烦了。

苏云打算提前介入军队,掌握住朝廷的部分军权,为日后皇帝登基做准备。

而苏云之所以要一直压着刘彻,就是知道后面刘彻的所作所为。

刘彻一生和匈奴作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还是防御阶段,除了策划马邑之谋外,对匈奴几乎还是忍的一个状态。

第二阶段是反击阶段,主要由卫青、霍去病统领,深入草原漠北和匈奴决战。

第三个阶段是卫青霍去病死后,刘彻仍然穷兵黩武对外作战,这部分就没必要了。

苏云打算掌握住朝廷的部分兵权,未来和卫青、霍去病一起北拒匈奴,同时也要压住刘彻,让刘彻不再有第三个阶段的穷兵黩武,洗去刘彻晚年的昏庸。

苏云心里默叹:彻儿啊,你不要怪云爷,云爷都是为了你好啊!

……

近些天来,刘彻一直在想着这件事,连上课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了。

太子少师卫绾是摸不清头脑,但太子太师贾谊明白啊,直接上课的时候拿头敲他的脑袋。

“太子,你在想什么呢?这节课很重要,你要认真听讲。”

刘彻这才回过神来,赶忙点了点头。

“今天这节课呢,我们要讲大汉和匈奴人的作战,在此之前呢,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匈奴人。

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的苗裔淳维,尧舜时期就有山戎、猃狁、荤粥等不同的部族活跃于北部蛮荒之地,日常畜牧并逐水草而居。

这些匈奴人也是游牧民族,他们和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敌对关系。

从商周时期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些游牧民族从来没停止过对中原王朝的侵扰。”

听完贾谊的话,刘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不久后便抬起头来。

“先生,我们中原王朝能够自给自足,而如今的匈奴人有那么大的领地,他们为何不能自给自足呢?”

贾谊点了点头,刘彻总是能在讲课的时候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绪是跟着讲课的节奏走的。

贾谊从大汉的农业生产方式、游牧民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匈奴人和大汉之间的地域对比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解释,让刘彻对游牧民族有个初步了解。

匈奴人不断地侵扰大汉,刘彻只觉匈奴人贪得无厌非常可恨。

直到今天刘彻才彻底明白,若匈奴人不劫掠大汉,他们就没得活,彼此之间都是为了生存,并不存在绝对的善与恶。

贾谊接下来的一番话,则道出了贾谊这节课的目的。

“我大汉朝经过你祖、父两代的励精图治,已经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再也不是那个任匈奴人欺负的国家了。

你还年轻,未来和匈奴人之间的作战,几乎会全在你这一朝,重振我大汉国威、让匈奴人不敢直视我大汉的重任,便交给你了。

可仇恨归仇恨,为师也希望你能明白,战争是两个国家的事情,真正做出牺牲的是国家的百姓,未来和匈奴人作战,希望你能有怜悯之心,打真正为天下人着想的战争,做成一代明君。”

这堂课是贾谊临时加的,是听了苏云的建议,重新备的课。

苏云发现,刘彻这个小子对匈奴人有太深的恨意,这种恨意逐渐演变为刘彻对匈奴人一直用兵的执念,最终导致了刘彻晚年的穷兵黩武。

历史上的刘彻,对匈奴人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只想着亡其种、灭其国,在绝对大战的同时,也给大汉带来了几乎颠覆的灾难。

这一世,苏云要趁刘彻还小的时候,从心底里改变刘彻的认识,从而重新定义汉匈之间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