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姑射山飘着细碎的雪,合作社的组培实验室里却暖得如春。小零盯着培养皿里那株嫩黄色的花苗,指尖微微发颤——这是大弟带领团队培育了半年的“姑射金”,以本地野生黄花为父本,嫁接了耐寒月季,花瓣像撒了层碎金,在恒温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姐,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姑射金’的耐寒性比预期还好,零下五度也能正常开花!”大弟拿着检测报告跑进来,眼里亮得像有星星。小零接过报告,看着上面“成活率95%”的字样,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蹲在大棚里哭的模样——那时候她连父亲留下的三轮车都快修不起,从没想过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培育出独属于姑射山的花种。
正说着,小富推开实验室的门,手里拿着个红色的信封:“县农委刚送来的,咱们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合作社’,下个月要去省城领奖!”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平安村和清水村。张婶特意杀了自家养的鸡,提着篮子来家里:“小零啊,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得好好庆祝庆祝!”李叔也跟着来凑热闹,手里还拿着刚编好的花环:“我给‘姑射金’编了个花环,等领奖的时候带上,让省城人也看看咱们姑射山的花!”
领奖那天,小零特意穿了件绣着“姑射粉”图案的外套,大弟抱着“姑射金”的盆栽,小富则拿着合作社的发展相册。省农业厅的领导接过相册,翻到农户们笑脸的那一页,笑着说:“你们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周边村庄,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从省城回来后,合作社更忙了。上海的经销商亲自来考察,签下了“姑射金”的独家代理协议,还承诺帮他们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县文旅局也找上门,想把“姑射金”定为明年“姑射山赏花季”的主打花种,再配套开发“鲜花研学游”,让城里的孩子来体验种花、培育花苗。
最让小零感动的是,邻村的几个种植户主动找上门,想加入合作社。为首的刘大哥红着脸说:“以前总觉得种花不赚钱,看着你们把日子过这么红火,我们也想跟着学,跟着干!”小零笑着递上《种植手册》:“只要愿意好好干,咱们合作社的大门永远敞开。”
春节前,合作社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年会。院子里挂满了红灯笼,大棚里的“姑射粉”“姑射金”开得正盛,农户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母亲炖的鸡汤,说着一年的收成。大弟站起来说:“明年咱们计划再扩种两百亩,建个鲜花深加工车间,把玫瑰酱、花香皂做成礼盒,卖到全国各地!”
小零看着满院子的笑脸,忽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她走到小富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这个从高中就坐在她同桌的男人,陪她扛过了父亲去世的难关,陪她建起了合作社,陪她把姑射山的鲜花种成了希望。母亲走过来,悄悄帮她理了理外套:“零啊,你爹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为你骄傲。”
除夕夜,小零一家坐在院子里放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姑射山上空炸开,照亮了连片的大棚,也照亮了实验室的窗户。二弟举着刚写好的春联,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姐!我写了副春联,贴在实验室门口!”小零接过春联,上面写着“姑射山下花似锦,平安村里业兴隆”,字迹虽然稚嫩,却透着满满的欢喜。
小富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明年‘姑射金’量产,深加工车间建成,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小零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的姑射山,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心里满是安稳。
她想起自己刚从农大毕业时,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的样子,想起他说“别守着这几亩地,要往前看”。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往前看”不是离开家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把家乡变好,让更多人留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属于自己的希望。
大年初一的早上,小零推开窗户,看见孩子们在大棚前追着蝴蝶跑,农户们扛着农具准备去给花苗浇水,实验室里传来大弟和技术员讨论的声音。阳光洒在“姑射金”的花瓣上,泛着温暖的金光。
她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姑射山下的风会一直吹,大棚里的花会一直开,平安村里的笑声会一直有——这满山的鲜花,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乡亲们的希望,是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往后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更多人循着花香来到这里,看见姑射山的美,看见乡村振兴的力量,看见一个普通女孩用坚持和热爱,在大山里种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