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选秀了,
对于选秀这事,富察佩筠和年世兰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这次选秀就来到了最后一关的殿选。
大殿之上,大胖橘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
富察佩筠和年世兰这两位皇后则分坐在他的两侧。
此次选秀的目的,是为弘时、弘历、弘昼这三位阿哥挑选福晋和格格,
再顺便给皇亲宗氏栓婚
大胖橘端坐着,目光缓缓地在这些秀女身上扫视着,
这次选秀毕竟是为自己的儿子挑选妻子,自然与前两次有所不同。
不仅要考虑秀女的才情,还要看她们的身段是否有利于子嗣。
富察佩筠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意,不时地与年世兰交换着眼神,
这选秀与她们没多大关系,她们两人自然不用太操心
两人坐在那里,也就是凑热闹的
那些不适合出现在这殿选的人,早就前面被安排妥当了
大殿内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选秀的女子们身着华丽的旗装,按照序次排成一队,缓缓地走到大殿中央。
她们一个个都低垂着眼帘,不敢抬头直视前方,
仿佛生怕自己的一个小动作就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御前失仪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这一批秀女来自汉军旗,
满蒙汉,汉军旗的秀女地位相对较低,除非家族有着深厚的实力,
否则她们最有可能的就是被赐给阿哥或者宗氏做格格或者侧福晋。
这些秀女们不敢有丝毫怠慢,
每个人都精心打扮,希望能在这场决定她们一生的选拔中崭露头角。
大胖橘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一众秀女,
唱礼太监见状连忙高声唱道:
“江州织造司郎中盛永城之女,盛锦书,年十六。”
随着唱礼太监的声音响起,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从队伍中轻盈地站了出来。
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旗装,女子的步伐轻盈而优雅,
她走到大殿中央,停下脚步,然后缓缓地福了福身道:
“臣女盛锦书,见过皇上、两位皇后娘娘。
皇上,皇后万福金安,福寿绵长。”
大胖橘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女子,缓声问道:
“你可有什么才艺?”
盛锦书不卑不亢,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回答道:
“回皇上,臣女略通琴艺,愿为皇上和娘娘们弹奏一曲,以娱龙颜。”
大胖橘本就喜欢才女,闻言脸上露出些许期待之色,
他轻轻挥动着手中的十八子,示意苏培盛去安排。
苏培盛心领神会,立刻让小太监们抬来了一架精美的古琴。
盛锦书款步走到琴前,身姿优雅地端坐下来,
她轻抚琴弦,调整好坐姿,然后玉指轻拨,
一串清脆悦耳的琴音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这琴音婉转空灵,时而像潺潺流淌的小溪,
时而又似山间拂面的清风,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心旷神怡。
大殿内的众人都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富察佩筠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欣赏之意,
年世兰这几年欣赏多了宫女们的才艺,鉴赏能力也不差
也不禁轻挑了一下眉毛,
似乎对盛锦书的琴艺还算满意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大殿内先是一片静谧,随后响起了一阵掌声。
大胖橘满脸笑容,满意地说道:“琴艺确实不错,颇有韵味。”
一旁的唱礼太监见状,心中便知晓大胖橘对这位秀女的印象颇好,于是高声喊道:
“留牌子,赐香囊!”
随着唱礼太监的高声唱名,有小太监立刻从一旁的案几上取来一个精美的香囊,
恭恭敬敬地递到了盛锦书的手中。
盛锦书接过香囊,再次福了福身,脸上带着淡淡的喜悦,轻声道:
“谢皇上、两位皇后娘娘赏赐。”
富察佩筠微微一笑,转头对年世兰说道:
“这位盛家的姑娘,琴艺确实不错,看来皇上很喜欢。”
年世兰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是啊,这琴声确实动听,能让皇上如此满意,这姑娘的福气不浅。”
也不知道大胖橘会把这姑娘留给哪个儿子
唱礼太监见状,连忙又高声唱道:
“江南盐运使沈文行之女,沈玉瑶,年十五。”
一个身着粉色旗装的女子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她的步伐略显拘谨,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沈玉瑶走到大殿中央,福了福身,轻声道:
“臣女沈玉瑶,见过皇上、两位皇后娘娘。皇上、皇后万福金安。”
大胖橘微微点头,温和地问道:“沈玉瑶,你有什么才艺吗?”
沈玉瑶有些紧张,声音略显颤抖:
“臣女……臣女会跳舞。”
大胖橘并没计较这沈玉瑶的紧张,点了点头,示意她表演。
小太监们立刻取来了沈玉瑶需要的东西
沈玉瑶手执一柄粉色的伞走到殿中央,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起舞。
她的舞姿轻盈而优美,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裙摆随着舞动轻轻飞扬,显得格外灵动。
大殿内的众人纷纷被沈玉瑶的舞姿吸引,
富察佩筠和年世兰也微微点头,对她的舞蹈还算满意。
一曲舞毕,沈玉瑶停下舞步,再次福了福身:“谢皇上、皇后娘娘。”
大胖橘微微一笑,对一旁的唱礼太监说道:
“留牌子,赐香囊。”
唱礼太监高声唱道:“留牌子,赐香囊!”
小太监们再次递上香囊,沈玉瑶接过,脸上露出一丝喜悦。
接下来,唱礼太监继续唱名,一个个秀女依次上前展示才艺。
有的秀女擅长诗词,有的擅长绘画,还有的秀女擅长唱曲。
大胖橘对每一个秀女都仔细观察,不时地与富察佩筠和年世兰交流几句。
终于,唱礼太监唱到了最后一个名字:
“江南织造司郎中傅文举之女,傅玉娆,年十六。”
听到这个名字富察佩筠一下来了精神
傅玉娆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她的步伐沉稳而自信,
走到大殿中央,福了福身,轻声道:
“臣女傅玉娆,见过皇上、两位皇后娘娘。
皇上、皇后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