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精英养成记 > 第699章 绽放的阳台与心灵的画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9章 绽放的阳台与心灵的画布

画展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秦枫的生命里漾开了层层涟漪。它没有带来预想中的一夜暴富,没有让他立刻摆脱拮据的生活,但它像一束微光,穿透了长期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照亮了前行的路。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业内的认可。一家颇具眼光的小型画廊负责人在画展结束后找到了他,提出代理他的作品。虽然初期给出的分成比例不高,作品定价也远谈不上“艺术家”的级别,但这意味着秦枫终于可以靠自己真正热爱的创作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了。

这个消息对秦枫和晓雅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他们紧紧相拥,喜悦的泪水在晓雅的眼眶里打转,秦枫则用力地抱着她,仿佛要将这些年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通过这个拥抱释放出来。他再也不用在寒风中或烈日下,在街头为那些行色匆匆、只关心像不像的路人画廉价的肖像了;再也不用为了生计,硬着头皮接下那些内容空洞、风格俗艳、完全违背自己艺术追求的插画活了。自由,哪怕只是创作上的相对自由,对秦枫而言,已是莫大的恩赐。

经济状况的初步改善,第一件事便是搬家。他们终于可以告别那个冬冷夏热、抬头就是斜斜屋顶、转身都困难的狭小阁楼了。晓雅几乎是雀跃着开始在网上寻找房源,她的要求很简单:阳光好,有一个能让秦枫画画的地方,离市区不要太远。经过一番比较和奔波,他们在老城区一条安静的街道旁,找到了一个带阳台的一居室。

房子确实不大,客厅和卧室连在一起,中间只用一个矮柜象征性地隔开。厨房小小的,卫生间也略显陈旧。但当秦枫和晓雅第一次推开那扇朝南的阳台门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哇”了一声。

阳台大约有四五平米,方方正正。最重要的是,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了进来,暖洋洋地落在地板上,也落在他们的心上。视野不算开阔,只能看到对面楼房斑驳的墙面和几棵探出墙头的绿树,但对于习惯了阁楼小窗的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奢侈的风景了。

“秦枫,你看!这里阳光多好!”晓雅兴奋地跑到阳台边缘,张开双臂,像要拥抱这满室的阳光,“你在这里画画,肯定比在阁楼里舒服一百倍!”

秦枫也笑了,心中涌动着久违的暖意。他走到晓雅身边,从身后轻轻环住她:“嗯,以后这里就是我的画室了。”

搬家是辛苦的,但充满了期待。他们没有多少家具,大部分是秦枫的画作、颜料、画笔,还有晓雅那些舍不得扔的旧书和零碎的小玩意儿。请不起搬家公司,他们就自己打包,然后一趟趟地坐公交、挤地铁。汗水浸湿了衣衫,手臂累得酸痛,但看着那个空荡荡的小阁楼被一点点清空,再看着新家被一点点填满,一种叫做“归属感”的东西,在两人心中悄然滋生。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阳台。秦枫的“画室”优先。他们在二手市场淘了一张宽大的旧书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搬上三楼,放在阳台靠窗的一侧,正好能沐浴在阳光下。又买了一盏护眼台灯,以备夜晚或阴天使用。书桌的一角,秦枫摆上了他常用的几支画笔和一个磨得发亮的调色盘。虽然简陋,但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画室”,一个只属于他和艺术的小小空间。

阳台的另一半,自然就成了晓雅的“领地”。她对此充满了热情。搬家后的第一个周末,她就拉着秦枫去了附近的花鸟市场。市场里人声鼎沸,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香混合的清新气息。晓雅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各个摊位前流连。

她没有买那些名贵的盆栽,她的目光总是被那些便宜的、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花草吸引。“这个月季好,虽然现在没开花,但枝干很壮实,肯定能养活。”“茉莉也不错,夏天开花的时候肯定很香。”她还蹲在一个卖“处理品”的小摊前,挑了几盆叶子有些发黄、或者花盆开裂的“便宜货”。

“晓雅,这些都快死了,买回去干嘛?”秦枫不解。

晓雅小心翼翼地把那几盆“病秧子”捧起来,像捧着宝贝一样:“你看它们的根,还活着呢!只要好好打理,肯定能救活的。而且,你不觉得它们很可怜吗?给它们一个机会,也给我一个机会嘛。”她眨着大眼睛,语气带着一丝恳求。

秦枫无奈又宠溺地笑了笑,付了钱。他知道晓雅的心意,她总是这样,对弱小的生命充满了怜悯和善意,也对生活抱有最朴素的乐观。

回到家,晓雅立刻忙活起来。她找出几个秦枫喝完的啤酒瓶、罐头瓶,洗干净,又去楼下花园里挖了些松软的泥土。她像个经验丰富的园艺师一样,给那些花草换盆、松土、浇水、施肥。她动作轻柔,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秦枫坐在书桌前,假装在调色,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阳台上那个忙碌的身影吸引。

阳光透过玻璃窗,柔和地勾勒出晓雅的侧脸,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鼻尖微微泛红。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那一刻,秦枫觉得,晓雅和这些花草一样,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坚韧而美好。他拿起画笔,下意识地想把这一幕画下来。

日子就这样在平静和琐碎中一天天过去。秦枫每天早上醒来,阳光已经洒满阳台。他会先到阳台,深呼吸一口带着晓雅花草清香的空气,然后开始一天的创作。画廊对他的作品有了持续的需求,题材不限,但希望能看到更多展现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作品。这正合秦枫的心意。

摆脱了生存的压力,又有了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创作空间,秦枫的灵感仿佛也被唤醒了。他不再刻意追求宏大的主题或炫技的技巧,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生活,投向了这个小小的家,投向了晓雅,投向了阳台上那些被晓雅精心呵护的花草。

他画阳台上斑驳的光影,清晨的、午后的、黄昏的,光线在画板上投下不同的形状,也在他的画布上变幻出奇妙的色彩。他画晓雅种的那些花,从光秃秃的枝干,到冒出嫩绿的新芽,再到含苞待放,最后绚烂地盛开。他画晓雅在阳台上忙碌的身影,她浇水时认真的侧脸,她修剪枝叶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她看到花开时惊喜的笑容。

他的画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的画作,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和挣扎,线条有时显得过于锐利,色彩也偏暗沉。而现在,他的笔触变得柔和了许多,色彩也明亮起来,画面中开始出现温暖的黄色、清新的绿色、娇嫩的粉色。那些曾经困扰他的焦虑和迷茫,似乎在阳光和花香中,被一点点抚平、消散。

晓雅则把阳台的另一角打理得越来越像一个秘密花园。她的花越种越多。除了最初买的月季和茉莉,她又陆续添了不少“新成员”。有从路边花坛里偷偷挖回来的太阳花,有同事搬家时送的绿萝,有在菜市场门口花五块钱买的一小盆多肉,还有一些连她自己也叫不上名字的野花。

她给它们都找了“家”——废弃的搪瓷杯、破旧的陶土盆、甚至秦枫用完颜料的铁皮罐子,被她洗干净,钻上几个小孔,也成了别致的花盆。她还从旧货市场淘了一个小小的木质花架,摆在阳台的角落,上面错落有致地放着几盆小巧的植物。

晓雅似乎天生就有与植物沟通的能力。那些被她从花鸟市场“拯救”回来的“病秧子”,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竟然都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枯黄的叶子脱落了,新的嫩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枝干也变得挺拔有力。不久之后,第一朵月季花悄悄地绽放了,是那种温柔的粉色,层层叠叠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那天秦枫正在画一幅静物,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花香,他放下画笔,走到阳台。看到那朵粉嫩的月季花,他愣住了。晓雅从后面走过来,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说它能开花吧!”

秦枫拿起那朵花,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然后看向晓雅,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晓雅,你太厉害了。”

晓雅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是花自己争气。”

从那以后,阳台上的花仿佛约好了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茉莉开了,小小的白色花朵,香气浓郁得能飘进房间里,让整个屋子都沉浸在甜香之中。太阳花最是泼辣,只要有阳光就灿烂地开放,颜色鲜艳夺目。绿萝的藤蔓垂下来,像一道绿色的瀑布。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也努力地绽放出星星点点的美丽。

晓雅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傍晚秦枫停下画笔后,两人一起在阳台上待一会儿。她会给他讲今天哪盆花开了新的花苞,哪片叶子又长大了一些,哪棵小草从石缝里钻出来了。秦枫则会静静地听着,偶尔点评几句,或者给她讲他今天画了什么,遇到了什么瓶颈,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夕阳的余晖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偶尔有晚风吹过,带来远处街道的喧嚣,却又很快被这小小的阳台的宁静所吞没。这样的时刻,简单、平淡,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幸福。

秦枫的画作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画廊负责人对他近期的作品赞不绝口,认为他的画里有了“温度”和“灵魂”,不再是空洞的技巧堆砌或者故作深沉的表达。有一次,一位来看展的老教授在秦枫的一幅《阳台一角》前驻足了很久。那幅画画的就是晓雅在阳台上浇花的背影,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身上形成一圈柔和的光晕,旁边是盛开的粉色月季和绿意盎然的茉莉。

老教授指着画对画廊负责人说:“这个年轻人的画,以前我看过,有才气,但太‘紧’了,像憋着一股劲没处使。现在不一样了,松下来了,也亮堂起来了。你看这光,这色彩,这生活气息,画的是花,也是画的人,画的是他心里的那片阳光啊。”

老教授的话,让秦枫深受触动。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这个小小的家,源于晓雅,源于这个充满了阳光和花香的阳台。是晓雅用她的爱和乐观,为他营造了一个可以安心创作的港湾,让他那颗在现实中饱受磋磨的心,重新变得柔软而敏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美好。

他的画作开始慢慢地卖出一些了。价格依然不高,但比最初已经有了提升。每一次收到画廊转来的画款,晓雅都会小心翼翼地存起来一部分,然后用剩下的钱改善生活。她会买一块秦枫爱吃的五花肉,炖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会买一件打折的衬衫,悄悄放在秦枫的床头;或者,给自己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

生活依然不富裕,他们依然要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秦枫有时也会为灵感枯竭而苦恼,为作品卖不出去而焦虑。晓雅也会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而偷偷掉眼泪,或者在看到橱窗里漂亮的裙子时,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但这些似乎都不再是生活的主旋律了。他们学会了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快乐,在困顿中相互扶持。秦枫的画里,晓雅的身影和阳台上的花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画晓雅在灯下看书的样子,画她对着镜子试穿新衣服的羞涩,画她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背影,画她抱着一盆新买来的绿植时满足的笑容。这些画作,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也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总能打动那些同样在生活中努力打拼的人们。

有一次,秦枫画了一幅小小的油画,画的是一株从墙角石缝里顽强生长出来的野草,开着几朵毫不起眼的小黄花。晓雅看到了,很喜欢,说:“这画的不就是我们吗?以前在阁楼里,现在在这里,不管多困难,都要好好地活着,努力地开花。”

秦枫握住她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是的,他们就像这野草一样,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生命力顽强。只要有阳光,有水分,有彼此的陪伴,就能在任何角落里,努力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

阳台的花草,在晓雅的精心照料下,一季又一季地盛开、枯萎,然后在下一个春天再次焕发生机。月季的枝干越来越粗壮,每年都能开出满枝的繁花;茉莉的香气,在每个夏天都准时弥漫整个阳台;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也一年比一年茂盛。晓雅甚至在阳台的角落里,用一个泡沫箱种上了几棵小番茄和香葱。看着绿色的藤蔓上结出小小的、青涩的果实,那种收获的喜悦,让她乐此不疲。

秦枫的画也越积越多。小小的房间里,除了必要的家具,墙壁上、柜子上,甚至床底下,都堆放着他的画作。他的画风也日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温暖、质朴、充满生活气息。画廊开始有意识地为他策划一些小型的个人推广活动,也有一些艺术评论开始注意到这个“画生活的画家”。

秦枫依然不是什么名家,距离成功还有遥远的距离。但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证明自己,也不再把财富和名气看作唯一的目标。他享受着创作带来的乐趣,享受着和晓雅在一起的平淡日子,享受着阳台上每天不同的光影和四季变换的花香。

一个初夏的傍晚,秦枫刚刚完成一幅画,画的是夕阳下的阳台。金色的阳光洒在盛开的茉莉上,洁白的花瓣显得格外圣洁。晓雅端着两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走了过来,递给秦枫一杯。

“歇会儿吧,看你忙了一下午了。”

秦枫接过茶杯,放在鼻尖闻了闻,清香扑鼻。他走到阳台,晓雅依偎在他身边。两人静静地看着远处渐渐沉下去的夕阳,看着天空一点点被染上温柔的暮色。阳台上的月季开得正艳,茉莉散发着阵阵幽香,不知名的野花也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的色彩。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楼下饭菜的香气。

“晓雅,”秦枫轻声说,“谢谢你。”

晓雅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谢我什么?”

“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一个有阳光,有花,有你的家。”秦枫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也谢谢你,让我重新找到了画画的意义。”

晓雅的眼眶湿润了,她把头靠在秦枫的肩膀上,嘴角露出幸福的笑容:“傻瓜,我们是一家人啊。我也要谢谢你,秦枫。谢谢你一直坚持,谢谢你让我相信,只要努力,生活就会像这些花一样,越来越好。”

茶杯里的茉莉花在水中轻轻舒展,茶香袅袅。阳台上,各色的花朵在暮色中安静地绽放,它们或许不名贵,不耀眼,却用自己最真实的姿态,装点着这个小小的空间,也装点着秦枫和晓雅平凡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秦枫知道,他的艺术之路还很长,未来依然会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他不再害怕,也不再迷茫。因为他心中有了一片永不凋谢的阳光,身边有了一个愿意和他一起浇灌生活花朵的人。这个小小的阳台,不仅是他的画室,是晓雅的花园,更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是他们共同编织的,关于爱与梦想的,最温暖的画布。而那些在阳光下努力绽放的花草,就是他们生命中最动人的色彩和最坚实的笔触,记录着他们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也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的故事,就像这阳台上的花,虽然平凡,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守护中,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