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秀于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浩继续道:“完整的城墙建造不出来,时间太短,算上生产材料以及运送到西边的路程,至少要用三十天左右,才能完成足矣抵挡敌人大举进攻的城池。”

翼国公沉吟道:“沈县公,三十天也可以,目前离敌军到来还有二十天,如果只需要士兵十天搏杀,损伤远远要小于数月搏杀。”

“如果沈县公办法可行,能拯救我大京不少好二郎。”

沈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问:“如果拼杀十天,会死伤多少?”

翼国公大概推断后开口:“没有城池的优势,以目前我们士兵远少于落日朗的情况下,要有五千到一万的死亡。”

“还是太多。”沈浩皱眉,在心中计算有没有能更快一步建造成池的办法。

哪怕是能吓走敌人的办法也可以。

忽地,沈浩想起了一位老计谋家以少骗多的经典案例。

正是空城计!

对啊!

沈浩突然就激动站起来。

如果不完全建造城池,只是将城池建造一个外框,虽然只是外墙,但以硅酸盐反应(水泥)的硬度,也差不多能勉强抗住箭雨。

之后只要对方不是大规模攻城,靠着万人甚至数万人强推城墙,大概率城墙不会坍塌穿帮。

沈浩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虽然先建造城墙会拉低建城进度。

但至少有城池在,便可能唬住落日朗的士兵。

沈浩越想越觉得可行。

当即他又是短暂计算后,得出结论。

从现在开始,加上烧制水泥,和运送材料的时间,二十天内,绝对能搞出来两座城池的城墙,虽然只是薄薄一层,但时间绝对足够。

于是沈浩尝试着开口道:“翼国公,你看我这个想法如何……”

当即沈浩说出自己的办法。

“好好好。”翼国公听得双眼都亮了:“真亦假时假亦真,空城计,好一个空城计。”

“如果能欺骗到敌人最好,即便骗不过敌人,最多是结果不变,我们的士兵仍是拼杀十天。”

说到这里,翼国公再问:“沈县公,真的能做到?”

“我需要今晚进行试验,有九成把握烧制出水泥。”沈浩道。

“好!”翼国公重重点头:“陛下,沈县公这个办法好,不如就先按照沈县公的办法去做。之后也可以让各位大臣再想更多办法弥补计划上的不足。”

宣德帝赞赏地看了眼沈浩道:“浩儿,只要你的办法可行,那朕便命你为援西总将,等你准备好之后,立刻出发支援宁州与益州。”

“臣领命。”沈浩躬身开口。

只是沈浩没发现,他被任命之后,许多朝臣看他的目光有些怪异。

只有一直没说话的沈老爷子微微皱眉,脑子里蹦出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边沈浩接下任务,便带着岳父给他的免死圣旨盒子快步离去。

周围的官员一个个不慌不忙地往家回,既然都有应对的决策了,他们还着急什么。

至于说什么弥补沈浩计划里的缺失,这么完美的计划,不需要他们去弥补。

太子李宏和二皇子李铭也感觉出气氛不对。

甚至两人还发现了沈浩拿着的是免死圣旨。

这时候四皇子李自成像是无意间发现沈浩手里的圣旨一样,有些惊讶开口:“沈县公拿着的不会是免死圣旨吧。”

他说这句话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在寂静的夜晚,仍然清晰传入各个大臣的耳中。

这一刻,除了几位和沈浩交好的大臣之外,所有大臣的眸子深处都露出一抹嫉妒。

李宏微微瞪眼,一把捂住李自成的嘴,低声怒道:“你这么多嘴干什么!”

“我怎么了皇兄?”李自成挣扎开李宏的手,满脸疑惑问。

李宏眉头皱了皱道:“闭嘴吧,现在回去,一句话都不准再说。”

李自成被训斥,委屈地低头自语:“我又没说错,你看这些大事儿,都是姐夫一个人办的,其他官员什么都办不好,给姐夫免死圣旨也是应该的。”

说完他还不服气地快步离去。

而就是这句话,让周围的官员脸色更难看,即便是黑夜的月光下,都能看到他们乌黑的脸。

李宏气得都想追上去暴走弟弟一顿。

反而李铭盯住自己这个弟弟的背影,眸子里闪烁出别样的精芒,呵,遇到同行了呢。真没想到四弟藏得这么深。

此刻的沈浩和自家爷爷刚远离其他官员,沈老爷子便开口:“浩儿,今天你太着急了。”

“什么意思?”沈浩没明白问。

沈老爷子丝毫不避讳开口:“你这么快给出解决的办法,你让其他大臣怎么办?”

沈浩很聪慧,一瞬间就明白爷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现在没心情内斗,无奈叹息道:“多拖延一刻钟,边关就可能有更多士兵死亡,这种情况下,我想不了太多。”

沈老爷子很认可地点头,不再说什么。

很快两人便分开。

沈浩离开后,直接去科学院做准备。

反而沈老爷子却将沈倩叫回来,不知道聊了些什么,但沈倩却很认真地在听,频繁点头。

科学院内。

沈浩让薛礼找来石灰石,粘土以及少量铁矿石,并打开一座小型煅烧炉。

还找来最会控火的锻铁工匠,要求用一千四百度左右的火焰进行高温煅烧。

因为眼下没有精准控温的设备,所以沈浩只能找有经验的工匠来。

科学院的铁匠很厉害,沈浩以前给他们讲解过不同材料的熔点是多少度,他们又常年煅烧材料,因此他们能根据不同材料的融化时间,来判断火焰的大概温度。

沈浩等交代完工匠后。他又找来石膏。

石膏这种东西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有方士炼丹弄出来,大京皇朝也有不少追求长生的方士弄出来石膏。

不过他们炼制出来的石膏很粗糙,沈浩改良后炼制出来的石膏更为纯净。

此刻他找来石膏是为了调节水泥的凝固时间,但石膏不能放多,那样反而会让凝固时间加长,这一点沈浩需要自己精准把控。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所有科学院的成员都过来了。

他们早就听说过水泥的概念,是一种可以快速凝结的建筑材料,而且硬度甚至能和钢铁拼上一拼。

就连刚加入的墨家工匠也都被沈浩的操作所吸引。

在他们身边其他同伴的讲解下,才知道沈浩要烧制一种和铁一样硬的材料。

随着火焰煅烧,沈浩全程跟在旁边指导。

哪怕他有九成把握,也决不能让最后可能失败的一成发生。

……

翌日。

朝会之上。

宣德帝问:“诸位大臣,针对援西一事,可还有更佳的方案,都可畅所欲言。”

当时就有韦家官员开口:“陛下,臣才疏学浅,没有想出比沈县公所说的更好的办法。”

杨家官员也开口:“陛下,臣惭愧。”

张家官员:“陛下,臣没想出来。”

薛家官员:“陛下,臣也没想出来,倒是听说昨夜沈县公一晚上都在科学院研制什么,并且还让工部和商部调动了大量马车,装载了许多木板和铁,想必是有所成效。”

任乘风和严世蕃对视一眼,都知道因为昨天四皇子的那两句话,彻底激化沈浩和其他官员之间的矛盾。

沈浩从崭露头角以来,确实打压世家官员过狠,导致双方虽然有利益往来,但依然矛盾深厚。

且,最近大京发生三次大事情,从长乐王叛变,北方平乱,以及西边建城,全都是沈浩一人处理。

而这些事情都让沈浩处理了。

那还要他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还有就是,四皇子蛰伏多年,怕是也要安耐不住了。

他随着太子和二皇子较量至今,终于找到下场的机会。那便是削弱可能成为太子和二皇子最大助力的沈浩。

显然,四皇子成功了。

就是不知道三皇子会不会也趁此机会,有所动作。

哎,大京皇朝现在真成多事之秋了,不仅仅是外敌,连朝廷内部也因为局势的改变而关系僵硬。

宣德帝闻言淡淡扫了眼自己的四儿子,没说什么,而是开口道:“传沈浩来问话。”

诸多文官听到宣德帝的话,都在等沈浩过来。

别看他们嘴上说不如沈浩,但心里巴不得沈浩给出的办法失败。

最好是沈浩的办法不能用,他们再将想了一晚上的办法说出来。

所以,现在九成九的文官心中都在祝福沈浩会前功尽弃。

然而。

还不等宣德帝所派之人离开,沈浩先一步已经带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