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崽崽爹落户紫家,带着崽崽在大宅院里肆意奔跑,吃着紫宝儿从空间超市顺出来的肉肉,喝着灵泉水,还时不时地会去鸡窝、兔窝、牛窝那里,显摆显摆它山大王的威风。
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那本就硕大的体格,肉眼可见地又胖了半圈儿。
紫宝儿爬出虎窝,简单梳洗了下,就推开房门,顶着冷风往顾辞院子里跑。
“小姑子,”正要去厨房的杨盼盼一抬头,就看到跑过来的紫宝儿,“今儿个咋就起得这般早?”
小小的娃儿,一套黑色的衣裤,映衬得小脸儿更白嫩了,妥妥的美人胚子。
“又憋尿了吗?”吴余也走过来,关切地小声询问着。
紫宝儿听了吴余的话,一头黑线。
她只要一早起,吴余就会怀疑她是不是憋尿,有没有尿炕?
“大嫂嫂,能帮我梳头发吗?”
“好啊。”
杨盼盼把紫宝儿带到舆洗室,拿过梳子:“小姑子想要梳什么发式?”
“马尾呀,高马尾。”
杨盼盼做饭好吃,但是,梳头发的手艺很是一般。
所以,紫宝儿只要求梳个高马尾就好。
简单利索,还精神。
杨盼盼给紫宝儿拢着头发,就能感觉到她心情的愉悦。
“小姑子今儿个很高兴?”
“那是,待会儿宝儿要给阿爹帮忙呢。”
紫宝儿抬了抬小下巴,在穿衣镜前左右转了转。
这个大镜子,是紫宝儿从空间里运出来的。
当时,紫家人看了,简直都惊呆了。
这个时代的铜镜,都是模糊不清的,只能看个大致轮廓。
而这面镜子,清晰度高不说,照出人来特别好看。
记得当时,紫家人排着队,女人在前,孩子在中,男人在后。
挨个儿上前照了照自己。
那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长相。
看完以后,都臭屁得不行。
紫家人基因好,长得各顶个儿得好看。
紫宝儿一边在穿衣镜前扭来扭去,一边臭屁道:“我怎么这么好看呀。”
吴余在一旁抿了抿唇瓣,一抹笑意爬上眼角:“小姑子本来就很好看。”
“三嫂嫂也很好看。”紫宝儿礼貌地回道。
待转头看见直勾勾盯着她的杨盼盼,就又嘴甜地补充了一句:“大嫂嫂也很好看呀。”
“要大嫂送你去前院吗?”
“不用哒,大嫂嫂忙去吧。”
紫宝儿一个人背着小手,小步子倒腾得飞快,一路来到了前院。
“阿爹……”
紫宝儿一路倒腾着,一路喊着。
紫大郎和紫二郎今儿个也是早早就起来了。
把需要装运的东西全部给从库房搬到了前院。
紫大山则是去了村口的梧桐树下等着镖局的车队前来。
“阿爹去村口了,”紫大郎过来抱起紫宝儿,给送到了屋里,“妹妹找阿爹有事儿?”
“嗯,宝儿要来给阿爹帮忙,搬运东西呢。”
“噗嗤。”
紫二郎热得出了一身的汗,听到紫宝儿说要来帮忙搬运东西,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妹妹,你才多大点儿,就要帮忙。”
说完,他还把自己手里抱着的棉被往紫宝儿怀里一放。
还没等到他松手,紫宝儿就一屁股给坐到了地上。
“哈哈哈……”
紫二郎看着坐在地上起不来的紫宝儿,不客气地哈哈大笑起来。
“二郎,你要找打么?”门外响起了紫大山的声音。
紫大郎赶紧放下手上的棉被,把紫宝儿从地上给提溜起来。
紫宝儿也不生气,冲着紫大山伸出胳膊:“阿爹,抱。”
紫大山接过闺女,还不忘踹了紫二郎一脚。
臭小子,竟然还欺负起妹妹来了!
“阿爹,他们来了吗?”
“来了,都在外边呢。”
“多少人?几辆马车?费用多少?”
紫宝儿一连串儿的问题,问的紫大山有些心酸。
小闺女总是那么操心呐!
“人数和马车会根据货物的数量来定的,费用可以商谈。”
“嗯,阿爹,如果还有空位置,就再给加上几筐蔬菜和肉肉吧。”
“好。”
闺女说什么都是对的。
最终,紫家将三千床棉被和三千七百套棉衣棉裤,还有一万副棉手套,一万双棉鞋,交给了镖局。
还额外塞了五十筐大棚里的新鲜菜蔬和肉蛋。
为了防冻,紫宝儿还特地让顾辞把他们家以前的旧被褥拿出来,包住了菜蔬。
“哥哥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哦。”紫宝儿挥着小爪子说道。
“以后,咱们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哒。”
末了,紫宝儿还不忘给画了张大饼。
“好嘞,娃娃放心吧,俺们一定会安全送到。”
此时,镖局的汉子们只是以为小娃娃人好看,嘴巴也甜,会说话,没成想娃娃说的话都成了真。
第一批的棉衣棉被交给了镖局,紫宝儿是轻松了不少。
但是,顾辞她们却是丝毫没有轻松,依旧在每天忙碌着组织周边村子的妇人们,继续缝制棉衣棉被。
妇人们也每天都是乐呵呵地早上上工,晚上把工钱带回家。
一天的辛苦劳累,在拿到工钱的那一刻,却是最治愈的。
……
杨家村那边,村民们吃完早食,都聚集到了杨忠家。
经过一个晚上的苦思,杨忠也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
不做村长就不做吧。
还别说,杨忠就是主打一个能屈能伸,心态良好。
杨满春打开大门,看着众人,朗声说道:“大家伙儿先不要着急,今儿个我会和我家阿爹一起去镇守府衙门提交书面材料,我家阿爹会辞去村长一职。”
“到时候,衙门会派人下来督导村长的选举事宜。”
“大家伙儿也可以提前商讨下,各自心中属意的村长人选。”
说完这些,杨满春又抱拳道:“我家阿爹做村长这么多年,给诸位带来的不便,还请原谅则个。”
村民们一听杨满春这么说,那些个还有良心的,都是低下了头。
扪心自问,杨忠这个村长当得还是蛮不错的。
要不是今年杨家村的果子积压,卖不出去,村民们都没了收入。
杨忠的工作也不会如此的莽撞,有失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