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宫门打开。

百官见状,自觉的排好了队。

事已至此,先上朝吧。

张新领着百官来到朝堂之上。

刘协从后面走了出来,看到张新,眼睛一亮。

“姑父回来了啊......”

张让见刘协坐好,开始走流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弹劾大将军张新。”

“臣也弹劾大将军张新。”

“俺也一样......”

百官纷纷出列,开始弹劾张新以权谋私,私德有亏。

朱儁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蔡邕吃瓜。

淳于嘉无奈的摇摇头,闭目养神。

张新咬死两点,舌战百官。

第一,兼祧确是善政,从这段时间各地的上表来看,民间的反馈很好,不存在以权谋私。

第二,老子是孤儿,娶两个老婆,合理合法。

“以后百官上朝,要是都吵架就好了。”

刘协坐在龙椅上看热闹,“天天议事议事的,也忒无聊了些......”

百官和张新吵吵了将近一个时辰,渐渐消停下来。

他们的心里其实也清楚,这事最后肯定不了了之。

眼下朝廷根本无法离开张新,总不能真的把他给弹下去。

再者说了,朝廷的政权全在张新手里。

他们的弹劾奏疏落在张新手上,能通过就有鬼了。

哪怕张新自己把自己给弹了,他们都得上赶着求人家回来当这个大将军。

百官只不过是为了维护朝廷的风气,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不得不喷而已。

该做的事做了,该尽的职责尽了,也就差不多了。

这事儿说到底,他们最多也就只能说张新有点私心,别的还能说什么?

刘协见状,开口说和了两句。

张新和百官就坡下驴,安静下来。

刘协俯瞰下方百官。

“众爱卿可还有本奏啊?”

百官你看我,我看你。

舒服了。

没事了。

下朝吧。

“既如此......”

刘协搓手手,“朕倒是有一事。”

“陛下请说。”

张新微微躬身。

“咳嗯。”

刘协看着张新,嘿嘿一笑。

“朕也想兼祧两房。”

“陛下不可!”

张新和百官齐声喝道。

“有何不可?”

刘协理直气壮,“朕也失了父兄......”

“陛下!”

淳于嘉出列,瞥了张新一眼,对着刘协直接开喷。

你不要好的不学学坏的。

大将军兼祧两房,那是人家家里确实死绝了。

老刘家吃了四百年皇粮,汉室宗亲多如牛毛,根本没有延嗣之忧,你兼祧个锤子鬼哟!

即使你真的想要延续刘辩的宗嗣,将来过继一个皇子,继承弘农王之位不就得了?

搞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咋滴?

你想把大汉分裂成两半啊?

“司空之言有理。”

淳于嘉喷完,朱儁紧随其后,又喷了刘协一顿。

蔡邕也想喷,但想想还是算了。

他现在怪不好意思的。

“臣等附议!”

百官等朱儁喷完,齐声喊道:“请陛下三思!”

“司空。”

刘协看着淳于嘉,一脸郁闷的模样。

“朕只一个贵人,若欲延续兄长之嗣,将来......”

百官秒懂。

小皇帝想玩女人了。

“此事易尔。”

淳于嘉瞥了蔡邕一眼,“天子一取十二女,三夫人九嫔。”

“又有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合百二十人也。”

“陛下若是觉得后宫少了,纳妃便是,何必兼祧?”

蔡邕老脸一红。

淳于嘉这是在点他呢。

你这个制定礼法的人,竟然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徒弟,乱改礼法。

刘协等的就是这话。

他身为皇帝,礼法那是从小就学的,自然不会不懂。

可他若直接说想纳妃,又怕张新以他年幼,担忧他沉溺美色为由不肯。

现在先说兼祧,把百官的神经挑动起来,再提纳妃之事,张新就不好反对了。

“啊?竟是如此?”

刘协故意装傻,瞥了张新一眼。

“那就依司空之言,纳妃吧。”

淳于嘉闻言一愣。

怎么就依我之言了?

正如刘协所料,张新并未出言反对。

大侄子都将延嗣的借口拿出来了,他还怎么反对?

总不能不让皇帝娶老婆吧?

刘协的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张新。

“啧,大侄子这是欠爱了啊,自己想玩女人,竟然拿我来当挡箭牌。”

张新心中琢磨。

“看来作业还是太少了......”

张新这边都没有反对,百官就更不可能反对了。

皇帝的子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可是一等一的大事。

刘协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从理论上来说,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

那还有啥好说的?

想要女人?

给他!

“既如此......”

张新开口说道:“那便由掖廷丞着手筭(suàn)人之事吧。”

筭人,是东汉皇帝的选妃制度。

正常来说,是每年八月的时候,由中大夫、掖廷丞等人组织相工,到都城附近的民间去查访良家女子。

只要是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身世清白,长得好看的,都可以带到宫里给皇帝瞧瞧。

皇帝见过,只要喜欢,就可以留下来了。

整个流程倒也简单。

眼下虽然不是八月,但大侄子这么急,也不是不能通融。

刘协顿时乐的合不拢嘴,小手一挥。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张新下朝之后,直接前往寝宫求见刘协。

刘协乐不出来了。

张新布置了一堆作业,神清气爽的回去了。

很快,吉日到来。

张新穿上喜服,前往高阳侯府迎亲。

蔡琰作为兼祧之妻,自然是不能迎进大将军府的。

张新早在外面置办了一处宅子,作为他的兼祧祖屋。

日后蔡琰就生活在这里,与大将军府井水不犯河水。

蔡邕见到张新,顿觉来气,但想想自己的孙子,还是将蔡琰交到了他的手里。

张新与蔡琰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青庐合卺酒,披红骑白马。

解缨结发,永结同心。

百官虽然喷张新,但真到了举行婚礼的时候,还是很给面子的,并没有人闹事。

婚礼办完,尘埃落定。

张新心中松了一口气。

终于把小师妹娶回家了。

结婚真难呐!

蔡邕心中也松了口气。

女儿嫁出去了,名声也保住了。

还有孙子这个意外之喜。

蔡琰也美滋滋的。

她终究是以正妻之名,嫁给了他心目中的盖世英雄。

皆大欢喜。

蔡琰刚刚过门,又有孕在身,张新自然要多陪陪她。

白日里,张新在大将军府办公,晚上则是回到外面的张府。

就这么你侬我侬了几日,一骑快马来到长安。

“主公,赵云将军来信!”

“哦?”

张新接过信。

“并州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