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吕布与刘备在荆州开始大战之时,洛阳城内的华峰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称帝之事。
“天子遇害,天子无主,天子臣民无不心生迷惘,期盼有明主出世,造福黎民,主公坐拥九州之地,外灭胡奴,内安百姓,理应顺应民心,登基称帝,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臣子等斗胆,请主公继承大统,改元开国!”
李儒、贾诩、冯芳、蔡邕、唐瑁、钟繇、郭嘉,包括程昱、荀攸等降臣,以及典韦、马超、高顺等在洛阳的西凉军大将全都跪在下面,异口同声的大声开口。
很显然,刘协已经死了,众人都觉得,华峰改元开国的时机已经到了。
“不可,万万不可!本将乃是汉臣,岂能做那忤逆之事?天子刘备所害,本将打算从宗室之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之人,继承皇位,然后在新天子的带领下,起兵为天子报仇,尔等劝说本将称帝,岂不是陷本将于不义?”华峰想也没想,便断然拒绝。
众人一愣,脸上有些不解起来!
毕竟,刘协都已经死了,华峰理应顺理成章的登基才是,只是,他为何要拒绝?
“自桓灵二帝以来,民不聊生,各地叛乱不断,大汉百姓皆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幸有主公异军突起,迅速消灭各路诸侯,统一九州之地,这才让大汉大多数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主公登基,乃是天下亿万百姓之心愿,请主公顺应民意,否则,天下百姓恐怕不会答应。”李儒连忙开口。
“哼!文优的意思是,若是本将不称帝,天下百姓还能造反不成?”华峰冷哼一声。
“这……臣不敢,只是,民意难违,请主公三思。。”李儒一愣,再次开口。
“大将军,李文优言之有理,大汉十三州,大将军已经有了九州之地,理应称帝才是。”华峰的老丈人之一——少府唐瑁也连忙开口劝说。
仔细看,这家伙眼中还有兴奋之色,毕竟,唐姬也是华峰的女人之一,若是华峰登基,他女儿岂不是可以再度成为皇妃?
而且,华峰可不是刘辩那种儿皇帝,而是开国皇帝,手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哼!唐瑁,无论如何,本将依旧是汉臣,至于九州之地,那也只是本将替大汉收回来的,称帝之事,不必再说,诸位都回去吧。”华峰再次冷哼一声,说完转身便走,直接离开了。
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西凉军高层,完全不清楚华峰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大人,主公到底想做什么?”众人立刻围住了李儒,钟繇忍不住来了询问。
荀攸等降臣虽然没有直接离开,不过,倒是并未开口。
他们刚刚前来,也不过是受了李儒等人的邀请,实际上,这些降臣大多并不准备开口。
西凉军高层一个个想混个从龙之功,他们却没这个想法,毕竟,这些人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功绩,即便是华峰现在开国,他们这些人大多数官职肯定是比不上那些追随华峰时间更久的官员的。
李儒摇摇头,并没有说话,心里也在琢磨华峰的想法。
“诸位不必焦急,天下间,除了我主,何人还配得上那个位置?即便是主公拒绝了,咱们也不必灰心,过段时间咱们再二请便是,若是主公依旧拒绝,咱们便三请,相信主公最终会答应的。”
就在此时,一旁的贾诩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贾大人言之有理!”
听到贾诩的话,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文和,想必你所说的二请、三请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能否详细说说?”李儒也将目光投向贾诩。
“大人英明,咱们这第一次请求,是在洛阳的所有我军高层,不过,这还不够诚心,在下建议,我等下令我军治下的所有官员全部上书主公,向主公请愿,如此方显诚意,当然,地方官员大多无法抽身来洛阳,因此,只要上书即可。
在下估计,主公依旧会拒绝称帝,所以,咱们还必须准备第三次请愿,那就是天下百姓一起向主公请愿,咱们可以让每个县派出2到10名百姓,代表全县百姓,前来洛阳,向主公呈递万民书,显示民意,当然,这些百姓必须是我军治下各个阶层的百姓,这样才有足够的代表性,鉴于部分百姓生活依旧贫困,这来回的花费,当由县府提供。”
贾诩也没有藏着掖着,一股脑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得众人频频点头。
“不错,文和安排得很好,这件事便由你与老夫一起督办吧,不过,仅仅是百姓还不行,老夫提议,各个军团的士兵也同样应该签万民书,代表我军所有将士,拥护主公登基。”李儒十分赞赏的看了一眼贾诩,随即补充道。
“善!”
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赞同!
随后,李儒等人便忙碌起来,为了华峰登基之事,他们可谓是操碎了心。
而华峰则在考虑登基的具体时间,三请三让的戏码对华峰来说其实可有可无,他其实更想在刘表或者刘备之后称帝。
这二人毕竟是汉室宗亲,若是这两人称帝,华峰只要不承认即可顺理成章的登基称帝,建立新朝。
另一边
刘磐和诸葛亮等人率领大军,在大败五溪蛮最后的精锐之后,便一路横扫五溪蛮的地盘,深入五溪蛮腹地,打得五溪蛮只能节节败退,再也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军师,战事顺利,你这是?”刘磐看着一脸沉思的诸葛亮,忍不住开口询问。
“将军,你难道不觉得奇怪?”诸葛亮这才抬头,若有所思的看向刘磐。
“奇怪?有什么奇怪的?”刘磐一脸不解的看向诸葛亮。
“五溪蛮如今节节败退,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可是,五溪蛮的部众却没有逃离武陵郡的意思,莫非他们想要被灭族?若将军是五溪蛮的首领,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不应该开始安排族人逃离武陵郡?”
诸葛亮有些无语的开口,都说刘磐能征善战,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这……似乎有些道理,军师以为,这是为何?”刘磐一愣,随即一脸赞同的点点头。
“很简单,五溪蛮不肯撤离,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依旧可以击败我军,然而,很明显,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击败我军的,五溪蛮这是有了后援啊。”诸葛亮满脸凝重的看向西方。
“军师是说南中地区南蛮?”刘磐也不是傻子,立刻便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不错,能够支援五溪蛮的,除了山越便只有南蛮,山越势力分散,又主要分布在江东境内,短时间内应该很难联合起来,也不可能集结出大量兵马,因此,五溪蛮能够依靠的,恐怕就只有南蛮了。”诸葛亮语气十分笃定的开口。
山越与五溪蛮和南蛮不同,虽然山越之中有不少人都是秦汉时期的南越后裔。
不过,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天下大乱,也有不少汉人百姓逃入大山之中,其中更有不少举宗遁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逐渐发展成为山贼、军事集团,成为山越。
当然,这些人在平日里也会进行农业生产,与普通百姓无异,只不过,由于江南开发不足,这些人往往也会离开大山,对汉人进行劫掠,这便形成了历史上东吴的心腹大患——山越之乱。
对于诸葛亮的分析,刘磐十分认同。
“军师,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南蛮实力可不弱,他们虽然被西凉军压制得喘不过气来,然而,我军的实力却是远不如西凉军,况且,南蛮与五溪蛮一样,都生活在山林之中,咱们在五溪蛮的地盘与南蛮开战,恐怕情况并不乐观。”刘磐颇为担忧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