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伫立在指挥部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上凝结的薄霜。
窗外的京都城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连平日里最喧嚣的朱雀大街都透着几分压抑,一如他此刻沉郁的心境。
扶桑国接二连三的刺杀动作,像一根尖锐的刺,反复扎在他心头——这群来自东海彼岸的敌人,显然不弄死他,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因为扶桑人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华夏。
从最初的街头伏击,再到这次竟敢在京都腹地动用炮击,他们的手段一次比一次狠辣,也让赵国强彻底将扶桑国列为了自己的头号死敌。
“最高指挥官,这次的事必须大肆宣传,让全天下都看看扶桑人的卑劣行径!”
身后传来李小伟的声音,这位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显然深谙舆论战的重要性,话语里带着几分急切。
作为常年游走在暗处的情报人员,他比谁都清楚,一场漂亮的舆论反击,有时比真刀真枪的战斗更能凝聚人心。
但话说到一半,他又下意识地停住了,眼神不自觉地瞟向赵国强的背影——他终究只是执行者,如此重大的决策,还得由这位最高指挥官拍板,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赵国强缓缓转过身,眉头微蹙,语气却异常平静
:“不必报道了。”
见李小伟脸上露出些许诧异,他又补充道,
“不过这笔账,咱们得记在心里。另外,让警察局立刻对整个京都城展开全面搜捕,挨家挨户地查,一条街都不能放过。这一次,必须把所有潜藏的扶桑间谍连根拔起,还京都城一片晴朗的天。”
这番话掷地有声,可只有赵国强自己知道,平静的表象下藏着多少波澜。他暗自攥紧了拳头,心底翻涌着难以言说的后怕:
“谁踏马想天天活在挨打的恐惧里?哪天要是真有颗炮弹没躲过去,把自己砸死在这指挥部里,那可真是白瞎了这一年的打拼!”
他清楚,眼下的治安必须尽快加强,不仅是为了京都百姓,更是为了守住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可作为最高指挥官,他不能露怯——哪怕夜里常常被炮击的轰鸣声惊醒,白天也要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将所有的恐惧和不安都压在心底。他必须演好这个“无所畏惧”的角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牵动着整个华夏军的士气。
没等赵国强再多说什么,负责京都治安的王彩儿已经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愧疚:
“是,属下明白。这次的事,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没能管好京城的治安,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王彩儿此刻主动认错比任何辩解都管用,更何况,这次的疏忽确实险些酿成大祸,他难辞其咎。
“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自责的话。”
赵国强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几分,
“但有一点必须记住,京都的治安,还有其他占领区的治安,都得尽快恢复。咱们打仗,说到底还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说道,“我知道,咱们现在还称不上什么民主政体,但最起码得让老百姓能睡个安稳觉,能有口饱饭吃。老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才不会想起那些旧势力,咱们的根基才能扎得稳。”
话音刚落,他的眼神又陡然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多了几分冷意
:“不过,这扶桑人也不能让他们过得太消停。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弄死我,真当咱们华夏军是好欺负的?
传我的命令,在咱们所有的控制区内,全面彻查和扶桑负责人有关的人,还有那些外来的扶桑人。凡是扶桑籍的,一律驱逐出境;
凡是和扶桑人有非法交往的,全部关进大牢,按情节严重程度定罪量刑,一个都不能放过!”
这一次,赵国强是真的不打算再忍了。之前的几次刺杀,他都选择了低调处理,可换来的却是对方得寸进尺的挑衅。
他清楚,一味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只有拿出强硬的态度,才能让扶桑人知道,他赵国强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是!”
负责治安的官员立刻应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动。赵国强的话,无疑是为他接下来的工作划好了清晰的红线,也给了他足够的权限去执行这场彻查。
就在众人准备退下的时候,李小伟忽然上前一步,犹豫了片刻,开口说道
:“最高指挥官阁下,还有一件事,属下想向您禀报。”
他刚才见赵国强已经说完了主要的部署,本不想打断,但这件事关系重大,他实在不敢耽误。
赵国强看向李小伟,语气温和了几分
:“小伟,没事,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虽然李小伟负责的情报工作大多涉及机密,很多事只对他一个人汇报,但此刻王彩儿也在一旁,赵国强并不在意——王彩儿跟着他多年,早已是他最信任的人,算不上外人。
李小伟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
“我们在罗刹帝国派出的探子传回了最新消息。现在罗刹帝国的中部已经乱成了一团,咱们之前资助的罗刹新军,在得到了咱们提供的武器和物资之后,已经对罗刹政府军展开了全面进攻。
目前他们已经占领了十几个重要城市,兵力还在不断壮大,大有席卷中部的趋势。另外,在朝鲜北部,扶桑人和罗刹人已经进入了对峙状态,双方在边境线上屯了不少兵,气氛很紧张。
总的来说,现在的罗刹帝国已经是一身是伤,腹背受敌。”
说完,他抬头看向赵国强,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他本以为,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赵国强至少会露出几分兴奋,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赵国强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忧虑。
赵国强轻轻叹了口气,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罗刹帝国和朝鲜的位置上轻轻点了点
:“其实,这确实是个好机会。罗刹内乱,扶桑又被牵制在朝鲜,要是咱们趁机出兵,说不定能捞到不少好处。”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无奈,“可咱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必须先把国内的事情理清了,才能再想扩张的事。没有国内大量百姓的支持,就算咱们占领了再多的土地,也没人去守,更没人去治理,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番话半真半假。赵国强心里清楚,真正的原因,还是手里的兵力不够充足。
要是现在贸然出兵,同时得罪了罗刹和扶桑两个大国,一旦他们联手,一个从西面进攻,一个从东面夹击,以华夏军目前的实力,根本扛不住。
更何况,华夏军现在还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付罗刹人还好,他们的主要势力在陆上,可对付扶桑人,没有海军就等于少了一条胳膊,根本无法对他们的本土造成威胁。
这也是他之前一直没有对扶桑人采取大规模反击的重要原因之一。
“密切关注罗刹国内的动向,还有朝鲜北部的局势,一旦有新的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赵国强对着李小伟叮嘱道,随后摆了摆手,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各自安排好手里的事。”
王彩儿和李小伟应声退下,指挥部里只剩下赵国强一个人。
他走到床边,卸下身上的军装外套,重重地倒在了床上。
连日来的操劳和精神紧绷,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却还在不停地思考着眼下的局势——罗刹帝国连国内的新军都管不住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要是连自己的人民都反对,想要强大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转念一想,他又感到一阵压力——现在,西面的日不落帝国,北面的罗刹帝国,东面的扶桑国,已经全都成了他的敌人。
尤其是那个日不落帝国,仗着自己有强大的海军,在世界各地到处殖民,手段阴险得很。
要是不把日不落人彻底打垮,让他们翻不起身来,他们肯定还会在背后不停地搞鬼,给华夏军制造麻烦。
“这日不落人,真是坏得很,不得不防啊。”赵国强在心里暗自嘀咕着。
想着想着,倦意渐渐袭来,他不知不觉中便睡着了。窗外的雾气渐渐散去,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疲惫的脸上,也给这沉闷的指挥部带来了一丝暖意。
与此同时,在韩朝北部的扶桑军营里,气氛却异常紧张。
驻韩朝部队的总参谋长英田一,手里拿着一份刚从电报室送来的电报,快步走进了司令官九本一郎的帐篷。
帐篷里,九本一郎正站在一张军用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不断地移动着,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司令官阁下,最新消息。”
英田一微微躬身,将电报递了过去,
“在华夏国京都执行偷袭任务的扶桑战士,并没有成功击杀赵国强。”
九本一郎接过电报,快速扫了一眼,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反而露出了一抹冷笑
:“这并不奇怪。如果赵国强这么容易就能被击杀,那他也根本坐不上华夏军最高指挥官的位置。”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不过,这一次对赵国强的刺杀行动,也可以称之为一场胜利。想想看,在华夏国的京都,咱们能用炮击的方式对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发起偷袭,这件事要是传出去,赵国强在世界上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英田一在一旁附和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暗自腹诽——九本一郎从来都不关心执行任务的战士是否安全回来,他只在乎赵国强有没有死,以及这场行动能带来多少“名声”。
但他不敢表露出来,只是继续说道:
“还有一条消息,罗刹人似乎已经发觉了咱们的意图,他们正在积极备战,前线传回的消息说,罗刹人的防御工事已经加强了不少,巡逻兵力也增加了。”
他说话的语气小心翼翼,像个谨慎的秘书,生怕触怒了眼前这位脾气暴躁的司令官。
“加强了?呵呵。”
九本一郎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屑,
“就算他们加强了防御,也不会是咱们的对手。无论是从兵力人数,还是后勤装备上,他们这一次都必输无疑!”
他走到帐篷中央,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大本营已经传来了消息,明天,咱们就对罗刹人发起进攻!这一次,咱们不仅要拿回之前被他们占领的韩朝全部土地,更要一路打到罗刹帝国的本土去!天皇陛下已经下了命令,此次战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咱们俩也不用回扶桑了,直接以死谢罪!”
说完,他猛地一拍桌子,对着英田一命令道:
“马上传我的命令,让所有的军官立刻到会议室集合,咱们现在就制定作战计划!这一战,必须打出咱们扶桑帝国的威风!”
“是!”
英田一立刻应声,转身快步走出了帐篷。
随着九本一郎的命令,整个扶桑大营瞬间忙碌了起来——士兵们开始检查武器装备,后勤人员忙着搬运弹药和粮食,军官们则急匆匆地朝着会议室跑去。
营地里的号角声、脚步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一场大战的阴霾,悄然笼罩在了朝鲜北部的边境线上。
时间转眼进入了2月份,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呼啸的北风还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但和深冬时节相比,已经好了不少。
在华夏军的战场上,另一番景象正在上演——957师在成功占领银川之后,没有丝毫停歇,直接继续南下,朝着吴忠市挺进。
吴忠市原本在满清巡抚的管控之下,这位巡抚在当地经营多年,算得上是个“土皇帝”,手里也有不少兵力。
可就在不久前,957师在攻打银川的时候,已经将这位满清巡抚俘虏了。
失去了主心骨的吴忠市守军顿时群龙无首,士兵们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心思抵抗。
所以,当957师的先头部队抵达吴忠市城下的时候,守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打开城门,选择了向华夏军投降。
至此,957师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目标,为华夏军的南下之路扫清了又一个障碍。
在957师完成任务的同时,华夏军第六军的952师也开始了行动。
他们从吴忠市出发,一路向前挺进,先后经过了中卫市和白银市。这两个城市的守军实力本就不强,再加上看到吴忠市已经投降,更是没了抵抗的勇气,所以952师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这两座城市,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但当952师抵达兰州城下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兰州的满清巡抚和银川、吴忠的巡抚不一样,他在兰州经营了十几年,手里不仅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还有不少忠于他的亲信,势力远比前两者要强大。
而且,这位巡抚性格固执,一心想要效忠满清王朝,根本不愿意向华夏军投降。
他早就下令加固了兰州的城墙,在城头上布置了大量的火炮和弓箭手,还在城外挖了深沟,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