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全是周钰父亲当年一笔一画记录下来的,从前无事的时候,他总会时时拿来翻看,只是周钰父亲学识有限,记载得比较模糊,常常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前后文有时都接不上,遇到不会写的字,就干脆空着,或是画个圈代替,从前周钰看的时候,就跟猜谜一样,有的时候一个句子,他要反复琢磨许久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看的认真,连院门开合的声响都未曾察觉,直到周奶奶走到近前,轻声唤道:\"钰儿,怎么想起开这间屋子了?\"
周钰这才猛然回神,慌忙合上书册:“啊,是...是我一个朋友,她想组织商队去西域,来借这些书册看看,我正整理着准备拿给她。”
屋内一时陷入沉默,周奶奶的目光在孙儿手中的书册上停留许久,忽然轻声问道:\"钰儿,你是不是...也想跟着商队一起去?\"
\"怎么会!\"周钰急声否认,\"去西域路途遥远又危险,我...我去那儿做什么。\"
周奶奶看出了他的言不由衷,找地方坐下,开口说道:“钰儿,你今年二十有三了吧?”
周钰一怔,\"是,祖母怎么突然问这个?\"
\"你父亲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去过一次西域了。\"老妇人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景象,\"他那时带回来了许多新奇玩意儿,还给我讲了许多的沿途趣事。\"
周钰低声道:\"那会我还小,已经记不清了。\"
“是啊,你父亲第一次去西域,是为了多挣些银钱养家,可去了一次后,他就真的喜欢上那了,这才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你是的的儿子,跟他有一样的想法,当然是可能的。”
周钰喉头发紧,\"可是祖母,父亲他...\"
\"傻孩子。\"周奶奶拍了拍他的手背,\"我知道你是放心不下我这把老骨头,可我要真是那种喜欢把孩子拴到身边的,当初就不会同意你爹去那么远的地方。”
周钰的眼眶蓦地红了,周奶奶继续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爹当年走的时候,我就跟他说,好男儿理应志在四方,如今这话,祖母也要说给你听。”
祖孙二人捧着那些泛黄的书册,在昏黄的油灯下絮絮叨叨说了大半宿的话,都是些平日里不想对方伤心不愿提及的事,今晚上一块回忆了个痛快。
第二日一早,没等孟昭派人过来,周钰便带着东西来到了迎客楼,他将包袱往桌上一放,声音沉稳有力,\"昨日你说的事,我考虑清楚了,这个差事,我接了。\"
孟昭有些惊喜,“当真?那你祖母那边?”
“我准备去雇两个仆妇,专门照料她老人家起居。”
孟昭满意地点点头:“那好,若是银钱不够,你大可跟我说。”
周钰摇了摇头,“不必,我准备把铺子卖了,一部分银子留给祖母养老,剩下的全部投到商队里。”
孟昭闻言眯起眼睛,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听你这意思,倒不像是来给我做工,反倒是想要跟我合伙。”
“这是自然。”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孟昭:“西域路途遥远,风沙险恶,若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单凭一腔热血,恐怕不足以支撑我走下去。”
孟昭挑了挑眉:\"那你想要什么?\"
\"我要商队的三成干股。\"周钰直截了当。
“不行,这太多了,你那间铺子,最多也就卖个几百两,哪怕全投到商队,也溅不起多少水花。”
组建商队,可不是买几匹马雇几个伙计就能出发上路的,那茫茫戈壁、巍峨天山,还有大漠深处的风沙与盗匪,都是能要人性命的,不给足安家银子,不把他们的后事安排妥当,谁会愿意跟着去冒险。
况且能走得了这么远的路,必定得选择良驹,价格自然下不来,骆驼也是,都得挑最健壮的,才能保证走完全程,光是备齐这些牲口,就要花费不少时间金钱去搜集。
根据孟昭的打探,乔宴荷的那趟商队,大约能有上百人,单是这一百多人沿途的吃用,驼马的草料,每日就要花掉将近二十两银子,哪怕她只需要组建一支四五十人的中型商队,没有几千两银子垫底,怕是连玉门关都出不去。
况且商队架构也马虎不得,总领队主要负责行走路线、贸易决策、危机应对,但分管货物、账目记录、人员调度以及主管护卫工作的两个副领队,也极为重要,若不用干股利润拴住,遇到危险时难保不会弃货逃命,毕竟车上的货物又不是他们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