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哆嗦着指着儿子,气得连嘴唇都发抖了。
老二指责道,“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好歹是咱爹,说两句教训两下咋了,就算你们做买卖赚钱了,那也不能忘本呀?”
沈小川立刻跟着附和,“就是,做人咋能忘本呢?”
林青川眉头皱起,脸色不悦。
“你俩这是说的啥话,啥叫忘本?爹要打我女儿我还不能护着了?棠儿才几岁?任由爹一破鞋呼过去把孩子给打骨折就不忘本了?爹是长辈,那我还是你们的大哥呢,你们还不是想咋说我咋说我,也没见你们啥时候尊重我这个大哥。”
这么多年,家里里里外外的苦力活全由他和凤儿包揽干完了,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不是他和凤儿用血汗换来的,惯得一群好吃懒干的还倒打一耙。
得亏他两口子听了大女儿的话把家分了,他现在越来越后悔没有早日醒悟,早在成亲时就把家给分了,也不用给这些没良心的白干这么多年了。
老二没想到大哥会反应如此激烈,连他的话都回击,往常他这般帮着爹说话,大哥都是不吭声的。
他愣了愣道,“大哥,我……你……我也不是这个意思,你这能这般说话呢,咱们都是亲兄弟,如此不是生分了吗?”
林青川唇角露出一抹嘲讽,他自嘲道,“咱们好像也没有熟分过,不生分的是你们几个罢了,若非要指责一个没良心的,那也该和你们一母同胞的金珠妹妹。”
不提金珠,大家似乎都快忘记有这一号人了!
自从金珠嫁人后,日子越过越富裕,一家人搬去外地做买卖,就再也没回来过,在老沈家欠了聚贤酒楼几百两银子后,沈老先生一连给女儿写了十封信,连一封回信都没有。
若说女儿收到了他的信,那女儿没道理连一封回信都没有,若说女儿没收到他的信,那这几年来女儿为啥一趟都不回来,不探望他们老两口儿?
所以说,那个最没有良心的是沈金珠,最不应该指责的那一个反而是林青川。
林青川这一番反驳的话说出口,所有人都涨红了脸,一时找不出任何话来反驳。
因为这是事实,无从反驳!
沈老先生和几个儿子本想指责老大,没想到却被他拿沈金珠来揶揄他们,他自觉没面子,更像是被戳中了肺管子一样,继续咆哮道,“你这个混账,说你两句还说不得了,你拿金珠说啥事,她一个出门闺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回不回来有啥关系,咱们只当没这个人就行了。”
沈小川起哄不嫌事大,他附和道,“就是,爹说的没错,姐嫁到夫家就是夫家的人了,你管她回不回来孝不孝顺,现在说的是咱们兄弟几个,你做买卖赚钱了,日子过好了,就瞧不起我们这些穷爹穷兄弟了,我们来卖个姜黄不过是卸个袋子,都要被你说三道四,咋的啦,人家不是这样卸的?这么重的麻袋扛过来累都累死了,磕磕碰碰的不是难免的吗?”
他两手叉腰,一条腿还支着脚抖动着,念了几年的书,看起来还像个二流子,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看得人忍不住想给他两耳光。
林青川道,“我给你们讲道理,你们拿孝不孝顺说事,我拿孝顺说事,你们又不讲道理,真是可笑,眼看天快黑了,我们得赶紧把这些姜黄装车运走了,你们要是不想卖,可以送去镇上冯记药铺。”
他才没工夫再继续在这里耗着!
老三看大哥腰杆儿是真的硬了,不论爹他们说啥大哥都不惧怕,他心想如果再同大哥杠下去,他们一点儿好也讨不着,而且最关键的是万一最后闹僵了,下不来台,家里又不像大哥一样有马车,连牛车都要租大伯家的还得给钱,家里还欠着张掌柜那么多银子,爹娘肯定舍不得花钱租牛车,只能扛着姜黄去镇上卖,扛到地方累不死肩膀也得压塌了。
若真是那样,还不如赶紧卖给大哥算了,也不用再遭罪了。
他忙打圆场道,“哎呀,大哥,二哥,你们都少说两句吧,小川你也是,嘴巴咋就闲不住呢,这里没你的事儿了,你赶紧回去看娘忙完没有。”
老幺儿翻了个白眼儿“切”了一声,扭头要回家。
这一麻袋扛过来,累得他腰都快断了,是得赶紧回家躺床上歇着才行。
老二看幺弟要走,他本来也想跟着离开回家歇着的,但是转头一想,他不能走,得留下,看看这些姜黄能卖多少银子,到时候还张掌柜银子,也能算算还多少。”
沈老先生冷哼一声,刹住了闸,没再继续训斥大儿和孙女儿,顺着老三的话下了台阶。
一旁的水生完全不敢插话,这些都是个青川哥和老沈家的家事,他不好插话劝大家,若是帮着青川哥说话,青川哥的几个兄弟肯定不会放弃怼他的机会,毕竟他们兄弟几人没能跟着青川哥做买卖,反而让他这个外人占了便宜,大家不怪他才怪。
他也不会帮着老沈家爷儿几个圆场,毕竟是他们爷儿几个无理取闹,青川哥本就受了欺负,他帮不上忙,也不会帮倒忙。
而林小棠的一颗心算是彻底凉透了,她没想到爷爷竟然要朝她动手,就算她刚刚说话冲动了些,也不至于脱鞋子往她身上招呼。
爹说得对,爷爷刚刚那架势是发了狠要下死手的,若爹没把她护在身后,只怕鞋子落在脸上,她的一张脸都要被呼肿牙齿都得被震掉两颗,就算落在身上,以她现在这年轻的小身板,骨折都是轻的了。
可见爷爷从来都没把她这个孙女儿当亲人看,自打出生在老沈家,这六七年里她从未感受到爷爷一丝丝的关心,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没有一点点亲情。
既如此,那便只当做陌生人好了!
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有怨怪!
她小声道,“爹,咱们先把他们的姜黄给过秤收了吧,再耗下去,咱们得摸黑回家了。”
而且她和水生叔一起带回来的银子还没有还给那些打了欠条的村民们。
这话她自然不敢当着老沈家这些奇葩的面儿提醒爹,万一被他们听见他们带了几十两银子回来,这几个奇葩岂不是又要打啥主意了?
只能说怕啥来啥!
老二沈江川眼珠子一转,不知道心里又憋了啥。
他问道,“大哥,你们收那些外人的,一两姜黄给两文钱,怕是赚了不少吧,咱自己人的姜黄你也要给两文钱吗?”
“是啊,大哥,外边儿人都说里正家种的最多,你一下子给了他们四十两银子,我们就种这么点儿,你要是给外人一样的价格,那不是打咱自家人的脸吗?”
打不打自家人的脸他不管,这要是给自家人的价格比外人高,传出去他和水生以后还咋回来做买卖?
何况,种的少又不怪他,当初卖姜黄种子的时候,里正可是亲自帮着宣传了的,爹他们难道不知道?
不过是舍不得银子,不想掏钱买罢了,就种这么点姜黄的种子还是他们指使老四过来要的。
林青川面无表情道,“收购价是定死的,不管亲疏都一样,而且这生意里边儿也有水生的一份儿,若是涨价收你们的事儿传出去,桂花村儿半数村民都要来找我们闹了。”
沈老先生撇嘴道,“啥闹不闹的,咱们是自己人,你高价收了,我们还出去乱传不成?”
“就是,你要不想给涨价就直说,何必找这样的理由呢?”
他找理由?
林青川一脸无语,想要反驳,却被水生给拦住了。
水生笑笑道,“沈伯,你们不了解,这姜黄利润低得很,当初大家不敢种,怕种出来不赚钱,白白浪费一季的粮食,我们为了发动大家,低价卖了种子,如今冯记药铺的收购价连两文都没有,我们也是能少赚点就少赚点,让大家挣钱过上好日子。
当初就已经亏本儿了,现在又没赚啥钱,就是个跑腿费罢了,你们也不忍心看我们亏钱收,是吧?”
沈老先生没好气道,“我们就这么几麻袋,能让你们亏啥钱?这院子里不还收了这么多吗,匀一匀就成了,行了行了,赶紧称一称,一两姜黄给个三文钱就行了。”
啥?
让他们一两给三文钱?
这是起猛了,脑子还没醒过来,白日做梦的吧?
水生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瞬间垮了下来。
他道,“沈伯,这价儿真给不了,你们也别去镇上打听了,直接去县里打听打听,看哪家药铺一两姜黄愿意给三文钱的,我们跟着你去卖,要真有这么高的收购价,人家开啥价,我们一文不赚也得给你们这个价儿。”
沈老先生没想到水生竟会如此说,这纯属是在挤兑他,明知道他既没马车也没牛车,想去县里还得掏钱租车去,万一打听一圈回来,找不到高价,他租车的钱也白瞎了。
他没好气道,“你这孩子,咋跟着做段时间买卖也学坏了呢,净是说的啥话,我这么大年纪,让我去打听,你们做买卖不打听价格,我把你们的活儿给你们干了,你们年纪轻轻的干啥?”
真是没教养!
他眼神轻蔑,根本没把水生一个外人放在眼里,何况还是个小辈儿,水生没念过书,没啥文化,从来都没入过他的眼。
沈老先生瞧不起自己这件事儿,水生从小就知道,小时候遇见沈老先生他打招呼,沈老先生只是瞥了一眼,根本都不理睬他,后来他也就不打招呼了,再后来他和青川哥脾性相投,青川哥在家不受待见,他俩来往频繁,沈老先生连他俩都不待见。
不过,这也不打紧,他和青川哥来往,和旁人也没关系。
林小棠看爷爷训斥完爹,数落水生叔,俨然一副他是长辈,不容任何人忤逆他的架势。
她道,“爷爷,天色快黑了,你们还卖不卖?要是卖就两文的价格,要是不卖,等明日二叔三叔他们去聚贤酒楼上工时候,可以捎到镇上卖,听说冯记药铺给的价格更低,你们要真卖过去不划算呢。”
沈老先生一记眼刀子扫向林小棠,他咬牙切齿道,“一边儿去,长辈说话,哪里有你一个丫头片子说话的份儿?”
呵呵……
她大概知道姑姑嫁了人,跟着夫家去外地做买卖后,为啥不回来了,估计就是受不了他这大男子主义又重男轻女的臭脾气了。
人家好不容易解脱了,谁还愿意回娘家找晦气?
她道,“我是丫头没错,可我说的也没错吧,这天色不早了,我们还得回家呢,你瞧瞧这宅子里空空如也,连床被子都没有,我们回不了家,睡哪里?这里冷锅冷灶的做不了饭,你家可管我们晚饭?”
那自然是不管的!
沈老先生自觉自己无理,却还不愿意服输,他道,“慌啥,又不是到不了家了,你们有马车,到镇上就这么点儿路,摸不了黑。”
林小棠翻了个白眼儿,她们可不是回镇上,而是要回渡水县,但既然桂花村儿没人知道他们一行人去县里做买卖了,那就让大家当成他们还在镇上吧,这样也能少了许多麻烦。
若是让老沈家知道他们去县里做买卖,还开了个店,估计他们立刻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贴过来,撕都撕不掉。
林青川道,“爹,你说的轻巧,这一院子姜黄不挪个地方,夜里我们回去了,等着让贼惦记?要不这样好了,我们亏点儿钱,一两姜黄给你们三文钱,你让二弟三弟他们留下来帮我们把这些姜黄全扛到马车上,我们先运到里正家。”
沈老先生眉头皱起,不悦道,“为啥送里正家,放着咱自己家不存放,存放到外人家,你这脑子是浆糊糊住了吗,咋这么糊涂呢?”
他糊涂?
存放里正家,人家里正叔为人正直,不会贪墨,放老沈家,今日存放过去,明日去取还剩不剩得了一半都两说。
傻子才会存放到老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