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北宋群英录 > 第197章 塞北霜寒,将军剖辩胡夷志;鼎祚浮棋,朝堂算尽侠客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7章 塞北霜寒,将军剖辩胡夷志;鼎祚浮棋,朝堂算尽侠客殇

宣御使大人闻言,指尖缓缓叩击案几,眸光如炬扫向柴无畏:哦?柴将军对喀喇汗与大辽竟有此等洞见?这两个雄踞北境的政权,究竟殊异何在?某愿闻将军高论。

柴无畏按剑起身,袍角扫过青砖时带起细微声响:自秦筑长城以来,塞外部族无非两类。其一是怀问鼎之心者——他指节轻击地图上的雁门关,如汉魏时南匈奴左贤王刘渊,本是曹操安置在并州的质子,趁八王之乱建汉称尊;羯族石勒从牧奴起兵,于襄国称帝时已尽占中原;前秦苻坚率氐族铁骑一统北方,淝水战败前几乎复刻西晋版图;北魏拓跋焘扫灭十六国,北周宇文邕南平江左在即,却为杨坚作嫁衣裳。至五代时,契丹耶律阿保机建元神册,沙陀李存勖定鼎洛阳,皆是以异族之身逐鹿中原,欲承华夏正朔。

宣御使抚须沉吟:那第二类呢?

柴无畏脸色骤沉,掌缘重重拍在西域舆图上:其二乃是割据自雄之辈!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趁安史之乱攻占安西四镇,致使丝路梗阻六十年,中原与西域的朝贡体系自此断裂,河中地区渐染伊斯兰之风,文化隔阂延绵千载;南诏王阁罗凤叛唐后盘踞洱海,天宝年间两次大败唐军,使西南羁縻州府沦为化外之地,至今仍未统一,(中央政权直至明初才重设布政司,中原王朝再次正是收回西南);最甚者当属后晋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聘礼乞援契丹,令长城防线尽失。如今大辽据幽州而窥中原,瀛莫之地的百姓久事夷狄,百年间已不知汉家衣冠,此乃神州一统的心腹大患!

话音落时,堂中烛火忽明忽暗,檐角铁马在风中发出清越的铮鸣。

宣御使捻须追问:依将军之见,逐鹿中原与割据自雄,哪一种的祸患更大?

柴无畏肃容拱手:末将以为,割据自雄之患远超逐鹿中原,争夺正统者!

见宣御使挑眉示意,他朗声道:如刘渊、石勒、苻坚等君,虽为异族却怀一统之志,为图霸业必行汉化、兴农桑、整吏治,客观上推动文明交融,让我们更加强大 —— 五代十国的耶律阿保机虽然是契丹人,但是仿汉制创文字,重用汉人,设置南北院分管汉人和胡人,李存勖以唐室继承者自居,以大唐为旗帜,横扫天下,促进了大一统的进程。此辈虽为蛮夷,却暗合天下归一的大势,能够融入华夏,促进历史的发展。反观割据之徒,多为私欲而毁弃纲常:后赵石虎以杀人为乐,史载其残暴甚于猛兽;后晋石敬瑭割地求荣,使中原门户洞开,长城防线全部丢失,自此南北对峙多年未被打破;南汉刘鋹宠信宦官,竟令士人自阉求官;后凉吕隆焚书坑儒,致河西文化惨遭涂炭;闽王王延钧弑兄淫母,荒淫之状罄竹难书 —— 此等政权不以统一天下为念,唯以鱼肉百姓为能,其对文明的摧残更胜刀兵!

萧天凤击节叹道:柴兄所言极是!大辽据燕云而断长城天险,根源正是石敬瑭割地之罪;西域自吐蕃攻占安西后,伊斯兰文明东渐之势至今未止,此皆为割据自雄遗祸百年的铁证!

柴无畏的指尖重重按在舆图西隅的葱岭褶皱处,沉声道:诸位且看 —— 比起契丹耶律氏建立的辽国,喀喇汗国才是心腹大患。此国据有葱岭东西二部,自大中祥符年间便持续攻伐于阗国,其苏丹穆萨?阿尔斯兰汗以

圣战

为名,欲将佛教城邦并入伊斯兰治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此国虽无逐鹿中原之野望,却以《古兰经》立法,与中原礼治文明形成天然壁垒。若任其割据西域,断绝丝绸之路,莫说你我,便是官家也将成为割裂疆土的千古罪人。

周侗按剑颔首:柴兄所言极是。自天宝年间安西北庭失陷,中原与西域暌违已二百余年,断不可让喀喇汗国成为第二个吐蕃。

张忠皱眉插话:话虽如此,可从秦凤路到疏勒,中间横亘着昆仑山、塔克拉玛干沙碛,更有散居的回鹘、葛逻禄部落劫掠 —— 难不成要学汉武皇帝,再修驿站和官道?只怕即便修得,也守不住啊!

李义摇头道:“唉,你可拉倒吧!自大唐崩溃以后,一百多年来西北都杀疯了:吐蕃诸部龟缩河湟,党项人盘踞灵夏,回鹘分裂为西州、甘州、龟兹三部,彼此攻伐不休。打了一百多年了都没有分出一个大小王出来。这些野人没有老大的统一的拘束,莫说是在朝廷里吃皇粮的官员了,就算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护送的唐玄奘过去也怕是要掉一层皮!我中原人士,哪里有人再愿意往西北去呢。”

柴无畏挥手道:非也。我等当效汉武

羁縻

之策 —— 不求置州设县,但求喀喇汗庭向大宋称臣纳贡。当年班超以三十六骑定西域,靠的便是

以夷制夷

宣御使抚须微笑:柴郎所言,正合官家心意。自太祖皇帝定鼎以来,于阗、高昌、龟兹年年入贡,独这喀喇汗国崛起于黑汗之地,不知其是否愿遵中原正朔。官家如今要做两手准备:一者,遣供奉官带国书西使,探其虚实;二者,着柴郎以

西北经略使司提举蕃兵

之名,招募河湟蕃部健儿,以备不虞。

柴无畏指尖轻叩案几,苦笑道:所以官家才想到了我 —— 一个非官非吏,却又能代大宋行事的人。

宣御使大人笑道:正是此意。你这身份虽不涉朝堂,却可暗秉王命。若喀喇汗愿称臣纳贡,自是两全其美;若其不愿归附,便由你率部协助于阗攻伐,以扬大宋军威!

张忠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大人这两句话我就有点听不懂了,为什么我们这群拖鞋军协助于阗打喀喇汗就能展示大宋的军威了?那一百万禁军难道不行么?”

李义也有点尴尬的问:“对啊,要展示军威那首先可是要打赢的,那大人您又如何能保证我们一定打的赢?”

潘凤愕然望向宣御使,眸中满是困惑。

素来沉稳的宣御使竟一时语塞,指尖摩挲着胡须支吾道:这... 这...

柴无畏见状,长叹一声:还是由我替大人解释吧。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来,皆带着求知之色。

柴无畏环视众人,沉声道:只因我等皆为边疆流民侠客,非属正规军伍。若战败,不过是江湖草莽折戟,不伤朝廷威仪;若侥幸取胜,打得喀喇汗大汗痛彻骨髓,其若愿俯首称臣,因我等非官军,便算不得朝廷兴兵,亦不损两国邦交。

一番话毕,众人恍然大悟。

宣御使额头微沁薄汗,此刻方展颜笑道:柴郎果然智计过人,文武双全,佩服!佩服!

柴无畏忽而抬眸,眸光如刃刺向宣御使,冷笑道:官家算计如此精明,就不怕我撂挑子不干?

此言一出,张忠猛地拍案而起:好个算计!这分明是拿我等当棋子!

李义亦愤然起身:让我等做这刀尖上的营生,却要担着灭国之责,岂有此理!

萧天凤按剑而立,怒视宣御使:我等抛头颅洒热血,却成了替朝廷背锅的棋子?这等差事,不公!

潘凤也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宣御使大人,难以置信的低语:“大人?”

面对如此的算计,柴无畏还会继续支援于阗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