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1000章 林允儿调研女性创业基金,为夫背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0章 林允儿调研女性创业基金,为夫背书

岭州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10月中旬,《人民了望》头版头条刊发专文《岭州改革样本的深意》,文章援引多项岭州金融改革与债务纾解数据,指出“岭州率先打破地方金融债务与房地产共振困局,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短短48小时内,新华社、经济日报、学习强国等10余家主流央媒纷纷跟进转载,“岭州样本”登上全国政务媒体热榜首位。评论区满是“刀口向内的勇气”“大省先行先试”“期待复制到更多城市”等留言。

李一凡坐在省委大楼的书房中,望着桌上摊开的10份剪报,内心却没有多少轻松之意。改革初战阶段虽然赢得了口碑,但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手机屏幕亮起,王一鸣秘书传来消息:“林允儿已抵达岭州宾馆,预计今晚七点在妇女创业基金会与您会面。”

李一凡盯着屏幕,沉默良久。他清楚,林允儿此次到访的政治意义早已超出“公益”。

这位出身于东北的正部级女领导人,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国家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同时是中央“新质生产力女性代表样板工程”牵头人。在她背后,是分管社会事务与改革的几位重量级常委,以及一直默默关注岭州局势的国务院主要领导。

七点整,岭州宾馆·金桂厅。

林允儿一身灰白色套裙,气场沉稳,言谈利落。她的团队成员中,不乏来自中组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挂职干部”,也包括曾任国际组织性别经济学顾问的专家学者。

“岭州女性创业样本,是值得认真记录的。”林允儿开门见山,“尤其是在传统产业债务深陷、就业压力剧增的当口,你们能另辟蹊径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女企业家群体,这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延展。”

李一凡点头:“其实更大动因来自于实地调研——县域金融脉络塌陷最先影响的是家庭单元和女性收入者,纾困必须先纾‘最脆弱’那一环。”

“精准识别痛点,这很好。”林允儿翻开一份材料,“我们调阅了岭州本地的‘燕岭女性创业基金’与‘梧桐计划’,发现其中很多机制设置有复制价值。譬如‘信用豁免制度’与‘企业家见习基地’,这在中部省份是第一次试行,值得全国关注。”

李一凡简短回应:“压力也很大。民间对女性创业的偏见、银行风控机制的不匹配,甚至部分官员仍抱有老观念。”

林允儿微微一笑:“所以我今天来,就是给你们‘背书’。”

这句话说得干脆,现场气氛顿时轻松几分。厅内媒体摄像机闪动灯光,女主持人宣布:“请两位领导共同为‘岭州女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揭牌。”

在掌声中,金属铭牌缓缓揭开,李一凡与林允儿并肩站在镜头前。

次日,新华社刊发通稿:《国家妇女发展基金会与岭州省政府联合设立“女性创业样板区”》。报道中首次出现“女神背书岭州改革”的标题,引爆舆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也迅速发文:《背书改革,就是给未来撑腰》,在文末点名表扬李一凡团队“用结构性创新破解结构性困局”,并称其为“新时代地方主政官员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国际舆论也首次关注岭州事态。路透社在一篇分析中指出:“在中国面临房地产债务压力与地方债务警报双重夹击的背景下,‘岭州方案’或许正是未来政策重塑的重要蓝本。”

……

省委办公厅灯火通明。

李一凡召集省委政策研究室、省金融办、改革办连夜碰头,商讨下一步宣传应对方案。

“我们这次是被央媒‘点名表扬’。”政策室副主任戴潇文低声提醒,“从上峰反馈看,中央对岭州已有高度关注,但也伴随更高期待——不能让‘样本’变‘样板戏’。”

李一凡点头:“我明白。媒体会持续放大,群众也会有更高预期。我们不能光打旗号,还得真落地。”

他扫了一眼会议纪要,补充道:

“从明天起,省委宣传部与改革办要联合成立‘岭州样本案例提炼组’,由戴潇文牵头,统筹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文本,不光是对外展示,更是留痕归档、全国调研参考。”

戴潇文立刻记下。

李一凡又望向财政厅副厅长:“燕岭基金扩容能否加速?我们原定年底发放10亿元,现在热度起来了,若年底只兑付两三亿,会被质疑。”

财政厅答:“我们准备了备用额度,但需要配合银监局对接——建议借助这次‘央媒风口’,主动推动一轮招商。”

“很好。”李一凡沉声道,“我不要形式改革,我要结果。”

会议持续到深夜,李一凡从桌上拿起那块“女性创业发展专项基金”铭牌,轻轻摩挲,语气缓缓:

“我们这场改革,是背水一战。但也别忘了,靠的是群众、靠的是创新,而不是明星,也不是背书。”

窗外,岭州秋风微凉,媒体的光照在省政府大楼玻璃外墙,恍若一盏盏聚光灯——聚焦着这片改革热土上,正在苏醒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