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中旬,春光炽盛,星城市的街头巷尾已经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度。而比天气更热的,是这座城市正在悄然进行的一场深层制度重构。
市政务服务中心八楼,一间改造后的平台治理联合调度室内,十几块实时动态大屏布满墙体,平台配送流量、骑手行程密度、商户数据匹配、用户投诉等级,乃至平台内部算法反馈延时,全都在数据可视化系统中一览无遗。
这不是一场技术炫技,而是一次治理权力深入平台生态的实战演练。
李一凡坐在指挥位第一排,没有任何寒暄,直截了当地问:“美团数据同步情况现在进行到哪一步?”
政务办副主任何海林立刻答复:“书记,目前已完成订单信息、商户合同、抽佣率、社保覆盖四个接口的数据接入,相关平台正在对接骑手画像系统和履约评级体系。”
“京东平台此前已完成全部数据并网,并同步建立了信用反馈模块。”
李一凡点点头,目光沉稳。
“京东是配合得快,但不代表他们未来不会出现问题。我们不是选好坏,而是建制度。”
?
过去一周,在李一凡亲自推动下,星城市平台治理的格局发生了本质变化。
平台不再是城市系统的“外围”经济单元,而是被制度系统嵌入到政务主网中,成为公共治理体系的一部分。
市政府出台的《平台经营行为规范试行指引》已明确三项基础制度要求:
1.\t所有本地生活平台须在政务服务系统完成合同备案、数据同步;
2.\t平台商户抽佣比率、合同条款变更须公示并设退出窗口;
3.\t骑手社保缴纳须由第三方金融接口自动核验、月度同步反馈。
此举相当于——将平台的“自主生态”正式纳入制度化治理轨道。
?
有人质疑过,这是否针对某一方平台。
李一凡在市委专题会上明确表示:
“星城市并不打压任何一家企业,美团和京东,都是我们凡星资本重点扶持的项目。我们关心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愿意一起走得远。”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政府—资本—平台—用户’四位一体的治理共建模型。凡星投的,是机制,不是偏向。”
这番话,迅速传达至各平台总部。
?
位于星城市高新区的美团全国总部,管理层已在会议室连开三天闭门会议。
相比京东在制度试点中的高配合态度,美团内部显得更为复杂——一方面作为凡星投资平台,必须配合城市制度升级;另一方面,美团原有平台运营模式与“强绑定、高抽佣、弱退出”息息相关,调整幅度之大、触及面之广,远超京东。
运营中心总负责人李骥对外表态谨慎:“我们不是不合作,只是必须控制转轨节奏。”
而美团创始团队中的多名高管也提出疑问:“政府制度推进能不能设过渡缓冲?城市改革不等于平台重构。”
就在美团高管内部僵持不下时,凡星投资董事代表亲自登门,带来一句话:
“不是让你们交出权力,而是让你们在规则里找出路。星城市,是你们的总部,不是你们的例外。”
?
与此同时,市政务办联合商务局、人社局、数据局三方,成立“平台制度协调组”,李一凡亲任组长,直接牵头。
会议上,他不绕圈子:“不能只盯着平台的利润模型,要从治理责任出发重新设定运营结构。”
“谁能适应规则,谁就是制度生态的第一受益者。”
他看向桌上的名单:“不光是美团、京东,后续接入的还包括饿了么、达达、橙云配送、本地跑腿,这不是两个平台之间的竞争,是整座城市生态的再升级。”
?
市信促中心则同步上线“平台合规信用指数”,整合各平台在星城市的以下五项数据维度:
?\t商户自由退出率;
?\t抽佣波动系数;
?\t合同公开透明度;
?\t骑手参保覆盖率;
?\t投诉响应周期。
每月形成一次综合评分,并作为后续政务合作与财政激励的关键参考指标。
京东平台迅速占据领先,而美团则在“退出机制”和“社保覆盖”两项指标上低于标准。
舆论开始发酵。
大夏日报评论员文章点名:“制度引导之下,平台谁能真正承担城市责任,才是真正的竞争壁垒。”
大夏央视更是发布专题片《从流量到制度》,以星城市为样本剖析“平台治理”的城市级实验,收视率登上当周排行第一。
?
市委秘书长梁国涛看完通报后,当即向李一凡汇报:“赵书记在四九城的常委例会上点名提到星城市治理经验,要求省委政研室全面跟进。”
李一凡点头:“那就继续推进,不要怕触动。”
他停顿一下,补了一句:“注意协调凡星那边,如果美团调整需要技术支持或财政激励,可以研究专项支持资金方案。不能让任何一家‘总部在星城市’的企业,在我们制度推进中觉得被打压。”
梁国涛笑了:“这就是书记的格局。”
?
而在这一切之外,李一凡心中更清楚:治理平台,只是表象;真正的落点,是政务权力对未来城市经济结构的再安排。
制度不只是工具,它是一种秩序,一种宣言,也是一种——预判。
星城市,要走的不是对抗性改革,而是共建性制度引导。而他,作为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必须在资本、企业与政务之间,筑出一道规则可依、各得其位的秩序防线。
?
那天晚上,他独自坐在调度中心楼顶阳台,看着平台骑手的灯光从城市各个角落穿梭而过,星光点点。
手机上弹出一条未读信息,是凡星投资董事代表发来的短讯:
“书记,美团调度层愿意全面配合制度试点,但提出希望未来制度复制时能作为试点单位优先推荐。”
李一凡只回了一句话:
“谁在规则里成长,谁就配得上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