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卫通过一句“收税的”和一句“保安队的”便控制了敌人,并成功控制渡口。而后前卫连为了扩大占领纵深,于是继续前进,因为连续奔袭作战,实在是太困了,他们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睡着了。】

【可刚睡没多久,副营长就把他们喊醒了,说前面的高山如果被敌人占据,就会把我军堵在谷底,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前卫连继续前进,占领山顶之后,战士们一看地形,觉得前面两座小山更重要,于是他们决定再次前进。】

天幕下,三国时期,蜀汉军营。

赵云看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战前就连续奔波数百里,疲极而眠,属实是人之常情,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闻令即起,这简直是吾等的楷模,军人之魂啊”。

赵云越说越激动:“更难得的是,这些普通士卒占领山顶后,竟能主动审视地形,判断出前方小山更具价值,再次前进抢占先机。这种战场主动与警觉,绝非寻常军队可比。”

诸葛亮羽扇轻摇,赞叹道:“子龙所言极是。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主观能动性吧,如此军队,焉能不胜?”

【事实证明前卫连战士们的决策是多么的伟大,没过多久,敌人的反扑部队就出现了,可我们的援兵也及时赶到了战场。】

【“旅长”带着干部团前来支援,亲自指挥,打退了这个敌人,紧接着干部团便利用打开的纵深展开掩护大部队过江,后面的五军团则在石板河准备阻击可能追击而来的敌人。】

天幕下,唐朝。

李靖目光锐利,赞道:“好一个梯次配置!前卫抢占要点,干部团巩固纵深,五军团断后阻敌。层次分明,职责清晰”。

程咬金:“干部团往前冲,更是做到了身先士卒,稳定军心。这样的军队,太厉害了”。

【龙街渡和皎平渡讲了,再来看看洪门渡口那边的情况,抵达洪门渡的三军团只找到一条船,千辛万苦,最后才渡过去一个团,可后续的架桥工作同样因为水流太急而失败。】

天幕下,汉朝。

刘邦咂了咂嘴:“这洪门渡口水流也这么急?看来天险就是天险,不是哪儿都能过去的。好在他们主力已在皎平渡得手,这边就算过不去,也无伤大局了”。

张良否定到:“既然是巧渡,那肯定不是这种主力勉强突围的情况,后续肯定有更值得学习的东西”。

刘邦想了想,这话没什么毛病,当即正了正身,得仔细看看后续。

【5月2号这一天,九军团开始攻击会泽,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本身就是云南人,18岁就加入了滇军,在云南颇有影响力。会泽城内的民众以及守城的团丁听说是罗炳辉来了,他们自己把县长绑起来给枪毙了,并且开门迎接九军团入城,就这样九军团在这里招兵2000左右,还筹得款项数万大洋,一时间富得流油。】

天幕下,唐朝。

程咬金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好家伙!这罗炳辉是啥神仙人物?人还没到,城里人就把县长给绑了宰了,开门迎客?还送钱送人?俺老程打了一辈子仗,还没见过这么打仗的!这可比攻城器械好使多了!”

李世民亦是感慨万千,对长孙无忌道:“辅机,你看,这便是民心的力量!罗炳辉的个人威望固然重要,但究其根本,还是队伍的主张赢得了民心。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古今名将所求不过如此啊。相比之下,那位微操大师的军队,所到之处如洪水猛兽,岂能不败?”

杜如晦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会泽一幕,看似兵不血刃的侥幸,实则是平日积累的必然。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事实果真如此啊”。

【5月3号,他们朝金沙江前进。当日,薛岳报告说根据侦察,我军由嵩明朝着富民方向前进,所以他判断我军必定是向西往武定元谋方向,从龙街渡这个渡口渡江。】

【得到情报的微操大师便连忙命令吴奇伟纵队由嵩明急追。并且将13师划归吴奇伟的一纵队,朝武定方向前进,周浑元纵队从北面迂回往元谋方向,湘军往会泽方向急追。】

天幕下,汉朝。

张良轻笑一声,对刘邦说:“陛下,鱼儿已经上钩了。虚晃一招,敌军便倾巢而出,扑向错误的方向。这薛岳和微操大师,倒是配合得挺默契。”

刘邦嘿嘿一笑:“一个真敢报,一个真敢信!这下好了,几十万大军在山里兜圈子吧,咱们正好安心渡江。”

【在微操大师调整部署之后,他还得到了金沙江北面守军的报告,说是他们遭受到了我军的猛烈进攻。微操大师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们只需要知道他没有改变部署。】

天幕下,三国时期,蜀汉军营。

张飞有些疑惑地看向诸葛亮:“丞相,既然北岸守军已经报告,为何……”

诸葛亮了然一笑:“张将军,你认为一个习惯于微操、自诩算无遗策的统帅,会轻易相信下属一份与自己判断完全相左、甚至显得自己无比愚蠢的报告吗?”

张飞:“这...”。

诸葛亮继续说道:“亮以为,这个微操大师他更可能认为那是下属为了推卸防守不力的责任而编造的谎言。或者说,他已经被声东击西,声西击东,各种佯攻搞怕了,根本不相信下面的情报”。

张飞及帐内其余人闻言,皆是默然,好像....是这么回事。

【5月4日, 我军开始大规模渡江。 我军在皎平渡总共找到六条船, 大的可载30人, 小的可载11人。 那我军是怎么渡河的呢。】

【第一、成立了一个渡河司令部, 统筹安排渡江工作。】

【第二、颁布渡口守则, 所有的士兵还没有到达江边, 都会被告知渡口的纪律。】

【第三、江边的队伍没有命令, 不允许靠近渡船。待接到命令后, 排成纵队依次上船, 每条船设有座位编号, 每个人必须对号入座。】

【第四、每条船都有一位专职的“司令员”将全权负责船上的事务, 无论你是真的战场司令, 还是普通的士兵, 上了这条船, 那就得听他这个船司令。】

【第五、对于马匹的过江,则由牵马的战士坐在船尾, 负责牵着缰绳, 引导马匹泅水过江。】

【这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了几万人渡江时井然有序, 也体现出我军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兵员素质。】

天幕下,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条理分明的渡江五策,说道:“叹为观止,当真叹为观止啊!朕总以为治军以严,赏罚分明便是极致。今日方知,这‘井然有序’四字,竟能贯彻到如此地步!几万人马,六条小船,竟能调度得如同钟表器械一样,分毫不乱!”

“朕常说战前要‘算’,如今一看才知道什么才是算到至极,就如这‘对号入座’以杜绝争抢的规划,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李世民一遍一遍的感叹着,仿佛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李靖的震撼更深:“陛下,这可绝不是严苛所能达到的效果。就如这临时的‘船司令’,一共就存在这么几天,便真的可以管着那些有着战功的真司令,这纪律性,深入人心呐,这样的部队指挥起来,可谓是如臂使指。再看微操大师的部队,云泥之别”。

房玄龄也感慨道:“看似琐碎,实则深谙管理之精义。将纷繁复杂的渡江事务,分解为条条框框,人人职责明确,事事有章可循。乱中有序,忙而不乱“。

杜如晦补充了一句:“尤其是那后续部队无令不得靠近渡船,根本就不会发生我们所担心的拥挤和踩踏,更不可能会发生诸如奔溃炸营的事了”。

“当真是如陛下所说,”,程咬金说完,突然又接了一句:“只是苦了那马儿,要游着过去了,哈哈”。

被程咬金这莽夫一打岔,众人顿时笑了起来,“你的关注点为什么会这么奇怪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