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来到杨罗耿兵团行军的视角,因于没想到三十五军这么快速撤回北平,当时负责阻击的杨罗耿兵团绝大部分的部队还在平昌县和大洋河以南,而阻挡在三十五军面前的只有一个第十二旅。】
【十二旅不仅正面阻挡敌人一支机械化的精锐部队,背后还要顶住敌人的104军,那是被派去接应三十五军的,战局突然紧张了起来,一边要以一个旅盯住两个军的前后夹击,一边是杨罗耿兵团主力要快速赶去战场资源,而他们前面是错综复杂的大洋河流域,行军非常困难。】
陈勇:“此时,我第十二旅在新保安城外仅一昼夜就构筑了纵深8公里的三道阻击阵地。面对3倍以上的敌人,他们奋力阻击,让敌人两次突击才前进不到四里”。
“而除了我军自身过硬之外,敌人也帮了不少忙。第一点是敌军空军又秀了一把下限,前来支援三十五军的飞机竟然把炸弹全部投到了自己人头上”。
“那个时代由于地空协调水平很差,敌军所谓的制空权徒有其表”。
天幕下。众人听完天幕的刷话,思索着说道:“远没有空投总统手令时那么精准啊”。
“那不是精准,是相当的精准啊,哈哈”。
“痛击友军时也很准啊,哈哈哈哈”。
“这倒是变相争取了时间啊”。
陈勇继续说道:“第二点更要命。前来接应的104军军长安春山,前面说了,他们几次攻击收效甚微,硬是过不去,虽然距新保安只有4公里,但城内的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却拒绝出城配合”。
“原来,一位译报员,将安春山“西北地区总指挥”的头衔,翻译成了“西部收容总指挥”,本来就对安春山做总指挥不服气的郭景云一赌气宁死也不出城被收容。”
“毕竟收容是被当成溃军,是对部队的侮辱,郭靖云本就瞧不上被他称为“安小个子”的安春山,现在又来一出收容的戏码,那是死都不出城啊”。
天幕下。
汉朝,刘邦听到郭景云的做法,赞叹一句:“好,是条汉子”。
刘邦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头一回听别人来救自己的时候,自己把手缩回去的”。
张良:“这位译报员会不会是地下工作者啊,这错的真是,真是关键啊”。
刘邦想了想,说道:“有这种可能”。
【另一边,杨罗耿兵团的杨司令看着刚收到的急电,对着罗政委和耿参谋长两人说,电报里话讲的很重,看样子是发脾气了。】
【而为了堵住三十五军,杨司令下令立刻给十二旅发报,命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三十五军,一定要坚持到主力部队赶到。】
【耿参谋长适时补充了一下,要同时给各纵队发报,要他们加快速度前进,拿出不要命的劲头来,做好强行军准备。要是电台联系不上的,让通讯员骑他们的马分头通知。】
【做完这些吩咐后,罗政委面色凝重,经过计算他们知道队伍这样走肯定是赶不上的,他看着面前已经开始结冰的大河沉思片刻后,罗政委说道:“命令部队,下饺子”】
天幕下,人们听到这个命令一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下饺子做什么,不是急着赶路吗?”
“吃饱了有力气?”
【就在他们疑惑时,杨、罗、耿三人已经脱了鞋袜挽起裤脚,开始淌水过河。在他们三人的身先士卒之下,部队的战士们可是脱掉棉裤,跟着淌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
天幕下。
唐朝,李世民感觉后背都开始发凉了,“这种结冰结一半的河水,不得冻死啊”。
李世民肌肉紧绷,“实拍啊,一下河所有战士的腿都冻红了,看的我都疼了”。
李靖:“真的是钢板啊,会说话的钢板,尤其是司令员,身先士卒”。
【在渡河时,杨司令的警卫员提议,是不是要向上头发个电报解释一下,他们的情况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开始收到电报就太晚了。而且只有两条路,八个旅根本走不开啊,再加上部队在行军,命令传达不下去....】
【杨司令打断了他的话,哭什么困难啊,围住三十五军。你好,我好,大家过年,放走三十五军,哭都叫你找不着坟头。】
天幕下。
“为什么不发报解释?”,有人觉得这种情况解释解释上头是会理解的。
“你要是真这么回电报,更会被骂死,因为敌人是不会听你解释,自己这边知道又能怎么样,解释情况是改变不了战局”。
“是啊,只有成功后才有资格说困难”。
【就这样,杨罗耿兵团淌着冰水渡河行军。上岸之后又经过大风一吹,肉如刀割,有些战士已经疼的叫起来了,疼的走不动道了,一旁的战友看了就想背着他们一起走。】
【可司令制止了这种行为,一定要他们自己动起来,不然会冻坏的,要穿上衣服自己跑,一定要跑出汗来。】
天幕下,人们看到杨司令这个处理方法,不由得赞叹一句,“不愧是司令啊,这阅历相当丰富”。
陈勇:“那是肯定的,这些指战员可是当年爬过雪山的,经验丰富”。
【部队淌过了河,又而开始攀越山岭。那座石头山虽然不高,但是碎石遍地,攀爬起来异常艰险,不断有碎石滚落,部队后方的战士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落石击中头部。】
【此时已经有运输物资的马匹失足滚落下去了,但为了堵住三十五军,队伍没任何妥协,在翻过石头山后又走过了一片乱石地,以及大量剧情里没出现的复杂地形,经过连续六昼夜的强行军,他们克服了天气寒冷,复杂道路且有河流阻挡了困难,终于赶到了新保安地区。】
天幕下。
明朝,朱元璋深深叹了口气,“如果程子华那边不打密云,就没这回事了,难怪,难怪弹幕都在说他犯的错”。
“这真是误了大事啊,属于是别人拿命给他们弥补错误”,马皇后说着说着,感到一阵惋惜:“心疼啊,北方的大冬天淌冰水,这里就得损伤不少人,上面有怨气那再正常不过了”。
朱元璋:“得亏最后是赶上了,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