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得到消息的袁绍,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但他深知在众人面前必须保持威严,于是强压着心头的愤恨,咬牙切齿地说道:“出兵攻打渤海郡吧!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夺回属于我的渤海郡!”
此时的袁绍,身边的谋士已经大幅减少。田丰、审配、许攸等一众能臣皆已不在,而郭图则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面对袁绍的盛怒,郭图和逢纪两人选择了沉默,他们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袁绍。
沮授则因为界桥之战的失败而备受冷落,被闲置在家中,没有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究其原因,正是郭图和逢纪二人的疯狂推卸责任,他们成功地说服了袁绍,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沮授和田丰。
然而,尽管如今的袁绍身边谋士凋零,但他仍然拥有着极高的威望。他的兄弟袁术在司隶陈兵,这无疑是他的一大倚仗。袁绍的四世三公的身份,依然能够让他有效地号令麾下的所有人。
袁绍麾下的众多世家之所以愿意追随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绍的显赫身份。袁家四世三公,可谓名门望族,袁绍本人更是世家子弟。这些世家们心想,只要投靠袁绍,自己的家族或许也能借此机会发展壮大。
然而,袁绍与林北在北方的那场战役,却让众多世家对袁绍的真实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获取消息的速度极快,袁绍刚一落败,这些世家便立刻得知了消息。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困惑,袁绍明明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为何会败给一群出身低微的黄巾贼呢?
由于这些世家并未亲身参与这场战役,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袁绍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自然也就难以对袁绍产生共情。在他们眼中,袁绍的失败只能说明他是个无能之辈。
尽管如此,袁绍还有袁术这个兄弟作为依靠,而且世家们的全部身家都在冀州和青州,要想举家迁徙并非易事。因此,这些世家虽然对袁绍心生不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且忍耐,听之任之。
南边的曹操在之前战胜袁术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开始巩固自己的地盘,休养生息。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向北方袁绍麾下的世家们抛出橄榄枝。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万一能有意外收获呢?这样一来,他在日后北上讨伐袁绍时,说不定就能有内应相助。
尽管曹操的身世与宦官有关,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样也是世家子弟。与袁绍和袁术相比,曹操的实力确实稍显逊色。然而,自从乱世开始以来,曹操凭借着自己的一步步努力,不断发展壮大,这让许多世家都对他产生了兴趣,有意想要投靠他。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世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曹操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但他依然成功招募到了荀彧这样的能臣。
荀氏家族在袁绍一方已经下了注,派出了荀谌。但随着曹操在中原地区的不断崛起,荀氏一族决定再次下注,将荀彧押注在曹操身上。
荀家已经下定决心押宝了,这一举动让袁绍麾下的那些世家们开始有些按捺不住,内心蠢蠢欲动起来。
这些世家们对袁绍的感情可谓是相当复杂,可谓是爱恨交织。
先说爱吧,袁绍对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确实非常优待。只要是出身世家的人,在袁绍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但同时,他们对袁绍也有恨。袁绍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太多的资源,以至于现在他们想要抽身都变得异常困难。
然而,这些世家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道理:沉没成本并不应该参与到重大决策当中。
如果他们能够明白这一点,以他们的能力和实力,完全可以果断地壮士断腕,投靠曹操。这样一来,他们依然能够继续过上潇洒自在的生活。
只可惜,这些世家们却有着赌徒一般的心态。他们宁愿选择相信袁绍,支持他去夺回那原本就属于袁绍的渤海郡,也不肯放弃这个看似渺茫的机会。
短短几日的时间里,袁绍召开了不少的宴会,宴请世家们,并且在宴会上在不断地游说各个世家。他的言辞如滔滔江水一般,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他的话语就像一把利剑,直刺每个世家的内心,让他们无法抵挡。
这些世家在袁绍的游说下,纷纷出钱出人,为袁绍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支持。袁绍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足够北上夺回渤海郡的资本。
然而,这些付出钱粮的世家们心中却非常肉疼。毕竟,这些财富都是他们家族多年积累下来的,现在却要拿出来支持袁绍的军事行动。但是,他们也明白,如果袁绍能够成功夺回渤海郡,那么他们的家族无疑将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根据他们的了解,太平天国所占领的地界里,所有的世家都被铲除了。这意味着,一旦袁绍夺回渤海郡,那里的各个沃土将会成为无主之地,而渤海郡城中的房屋也将无人问津。只要袁绍能够拿下渤海郡,这些世家自然有办法得到这些宝贵的资源。
尽管如此,这些世家们还是有些担心。他们担心袁绍会再次失败,毕竟他有过失败的前科。上一次失败,袁绍消耗的是自己的底蕴,而这一次,他依靠的是这些世家的底蕴。如果袁绍再次失败,那么这些世家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
面对世家们那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袁绍展现出了他高超的忽悠技巧。他不仅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地向众人解释着当前局势,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为了让这些世家们彻底放心,袁绍更是不惜血本,将自己手下的文丑等一众大将全部带上。这些将领们个个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站在袁绍身旁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
世家们看到这一幕,心中的不安逐渐被安稳所取代。他们开始相信袁绍确实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也对他的领导能力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