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49章 轨道运输的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木工坊里,好几个跟着熊木一起“加班”的工匠,正围着一辆马车和两条平铺在地的轨道,在做一些检查。

“族长你看,这就是你当初画出来的轨道,我们按照图纸制作了出来,”熊木指着地上的轨道,跟熊洪讲着他们这几天的工作情况,

“一开始我们发现,这种轨道底下要不固定的话,车轮很容易就会与轨道的挡板进行碰撞,一不小心就会把轨道给碰坏,甚至是车轮直接开出轨道。”

“然后我们便想到在这两条轨道中间加装一根横木,这样就相当于把两条轨道连接到一起,就像铺在地上的梯子一样。这样一来,虽然轮子和挡板之间还是会有一些碰撞,但次数少了很多,而且轮子即便撞上,也很快会在挡板的阻挡下,回到正确的地方。”

熊洪看了看正“躺”在地上的轨道,点头称赞,“很好,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熊木你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熊木嘿嘿一笑,大大咧咧地接受了熊洪的夸赞,接着说道,“不过这样的办法也有个问题,就是中间的横木,横在地上,很容易让拉车的牛、马等牲口绊上,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意外。”

熊洪闻言也注意到了轨道上那一根根横木,确实如熊木所说,这些牛马在拉车的时候,还要抬脚躲避这些横木,着实是太难,别说牛马,光是熊洪看着,也觉得密密麻麻的不成样子。

除非可以将这些拉车的牛马给训练一下,再将这些横木按照蹄子抬起、落下的间隔安装,否则还真有可能发生绊倒的风险。

“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

“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继续用这些横木,不过在放置横木的地方,往下挖,将横木给埋起来,这样就相当于走在平地上了。”

熊木指着不远处有个明显挖掘、填土痕迹的地方,“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两条轨道下面各自铺设横木,起到固定的作用。”

“唔……第二种的话,花费会更多吧,而且效果应该也不怎么好。”熊洪想了想,又在脑海中回忆了前世关于轨道的一些记忆,不管是木轨道还是铁轨,都是用枕木将两条轨道固定的,同时枕木也承担车辆的重量,这样的设计,一直用到他穿越回来之前,所以这种办法肯定是有他的优点。

而第二种方法听上去就有些不靠谱,这不就是相当于在地面上固定两条平行的轨道吗?互相之间是独立的,很难起到整体的效果,更别提进行载重了。

“没错,我也准备跟族长说,我们要采用第一种办法,”熊木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接着说道,“只要往下挖二三十厘米就能把横木给埋起来,然后将轨道铺在上面,再用钉子给固定住,就能承载车辆行驶了。”

熊洪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铺设的这种枕木——横木,是圆形的吗?”

熊木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反应过来后立马回应道,“是啊,圆形的只要从树干上锯下来就行,族长的意思是……”

“你们可以试试将这些枕木给修整成方形的,稍微将圆木的侧面给削掉一些,这样铺在地上,与轨道的接触面就更大,自然承重的效果也就越好。”

熊木恍然,正如族长所说,原先用的圆木,只不过在一小块地方与轨道相接触,虽然也够用,但长久以往,必然会损坏上面的轨道。而用熊洪的办法,底下方木的承载面积更大,分担的压力也就越多,更能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如果换成方木的话,虽然工序更复杂一些,不过用起来会更好,”熊木兴奋地说着,“这样原本只能钉上一枚钉子,现在就可以钉上两枚,轨道和枕木之间的连接也更紧密,不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熊洪点点头,既然熊木理解了,那就好说,接下来交给他就行。不过他今天来不仅仅是提出这个枕木形状的,还要看看有轨道和没有轨道运输的区别。

“族长你看,现在是没有轨道,我们用一把这样的弓来观测拉动这辆空车所需要的力量。”

熊木拿着一把经过特制的弓,这把弓要比武器级别的弓要大上近一倍,光是当做弓弦的绳索就是手指头粗细的麻绳。

将弓弦挂在车辆辕木上,熊木说道,“只要观察弓臂的弯曲情况,就能比较出使用力气的大小。”

虽然大家不知道拉力大小如何具体观察和计算,但聪明的熊木还是根据拉弓时候,弓身的形变程度,想到了用这种简单的办法来比较力量的大小。

“因为是空车,这把弓足够测量,要是装载满,光靠这把弓是不够的,我还要在弓臂上再绑上两根木料。”

为了更精确地测得有无轨道的区别,熊木这次没有让牲口来拉,更没有让族人推拉,毕竟这些力气的大小无法观测,而且大小很有可能不同,还不如用同一把弓的形变来进行比较观察更直接。

这也是熊洪最近在思考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各种单位的精细测量。

不过眼下不是去跟熊木讨论这个的时候,现在主要还是看一看轨道是否可以减少拉力。

熊木握住弓身,使劲地朝前拉动车辆,弓身快速地弯曲,在熊洪担心弓身断裂之前,车辆缓缓地移动了起来,弓身稍微回正了一些,便继续保持着近乎满弓的状态。

车辆在木工坊的院子里,行进了二十多米,而熊木的双手一直握着弓臂,生怕这把弓被崩断。好在部落出产的产品尤其是武器,并没有那么脆弱,一直到车辆停下,这把弓也没有出现断裂的征兆。

“接下来是有轨道的。”

熊木如法炮制,将这辆车搬回到轨道上,稍微调整一下轮子和挡板之间的间隔后,就继续拉动弓身。不过这次弓身的弯曲程度便小了很多,而熊木也没有像刚刚那样,为了拉动车辆,脸都憋红了。

“族长,你看到了吧?这两天我们用这种办法测了好几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车辆行驶在这些轨道上,的确要比行走在道路上要好走,更别说在普通的土地上了。”

熊木的精神很是亢奋,这几日为了铺设这条轨道,他带着木工坊的族人们加班加点,开解出来很多木料,用刨子刨平整之后,还用桐油在表面刷上一遍,使得轨道更加光滑。今天这样的测试,他都做过好几遍了,事实证明,用轨道运输重物,非常可行。

“没错,单从弓臂的形变程度来看,车辆行驶在轨道上的确要比在土质路面上行驶省力一些,”熊洪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并对熊木的看法进行了肯定,他好歹也学过几年的物理,对这种拉车需要多大力的问题还是比较熟悉的。

“按照这个东西的测量,在平地上,你拉动这一百斤左右的车辆,需要大概五十斤左右的力量,而在轨道上,估计能省一半的力气。”熊洪明白,同样的条件下,在轨道上移动,摩擦系数就小,所以拉动车辆运动所需要的力量就小一些。

“不过你这个院子里只有二十来米的长度,只能初步验证这个结果,要是想要往更深处研究,这点距离是不够的,”熊洪指着院子里铺设的两条木轨道说道,“你们可以尝试把这条轨道再铺长一些,到时候能做更多种类的尝试。”

熊木点点头,他本身也是这么想的,从熊部落的角度来看,这项发现虽然很重要,但没有用在部落发展上时,这个发现顶多就是熊木这些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而熊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个玩具,改造成为帮助部落发展的“先进工具”。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在轮子外侧包裹上一层铁皮或者青铜,看一看是不是可以更加省力一些,或者胆子大一点,在轨道上也铺上一层铁皮或者青铜——当然得承受住熊山的捶打——来试试看。”

听到这个思路,熊木的眼神都快发光了,让熊洪立马结束了对他的“煽动”,转而继续说道。

“另外,既然是轨道运输,那后面拖拽的车辆可能就不止一个,有两个甚至更多,而现在的一些车辆,适合畜力在平地上拉,所以熊木你也可以考虑制作一个专门用于轨道运输的车辆。”

熊木立马点头表示同意,这些想法他的确没有想到,只是下意识地觉得应该要尽可能地用部落现在的车辆,避免浪费。况且这几天他一直在忙着铺设木轨道,也没有时间去设计新的车厢。

“轨道运输,这在部落是一个新事物,不一定有其他的经验给你们学习,所以你们也不用有什么负担,只要是合理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想一想。”

熊洪跟眼前这些若有所思的族人们说着,这些匠人,是部落这几年“搜罗”来的在器具制作方面有些天赋的族人,对熊洪说的话,自然也体会的更深入一些。

“看问题一定不要只看问题本身,还要看的更宽想的更远。”

“木轨道的车辆现在基本上只用在矿山、部落和码头之间用于运送量大的物资,所以你们可以制作一种专门用来在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除此之外,还可以试一试在车轮上包裹一层铁皮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或者在轨道上刷一些润滑的菜籽油或者桐油,这样估计会更省力一些。”

熊木等人认真地记录着熊洪提出的“改进意见”,这些方法他们之前并没有想到,而熊洪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而且听起来可行性很大,让他们欣喜不已。

而熊洪所想的就更多了,既然有后世的经验,而且稍加改动就可以成倍地提升效率,那为什么不直接一步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