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工部衙门内,蒸汽动力纺织机的轰鸣声与工匠们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沈明轩盯着桌上一堆零件,眉头紧锁——如何让蒸汽技术应用在更多领域?这时,一位年轻匠人匆匆跑来:“大人,陛下宣召,说有要紧事商议!”】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对着一幅水利图沉思,见沈明轩进来,立刻指着图道:“朕听闻江南水患频发,传统水车效率太低,能否用蒸汽技术改良?”沈明轩眼睛一亮:“陛下圣明!臣即刻召集工匠,定能造出更强大的排水器械!”】
【三日后,秦淮河畔。工部的匠人们围着一台巨大的铁制机械忙碌着,这是他们连夜赶制的蒸汽排水泵。老周师傅一边调试管道,一边嘟囔:“这玩意儿看着吓人,真能比得过老祖宗的水车?”沈明轩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师傅,咱们就让它露两手!”】
【随着蒸汽阀门打开,机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叶轮飞速旋转,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抽向高处。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惊呼:“乖乖,这比十架水车还厉害!”正在此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挤进来:“大人,学生有个想法!既然能排水,能否改造一下用来灌溉?”沈明轩眼前一亮:“好主意!就由你来协助设计!”】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沈大人!扬州知府急报,新造的蒸汽排水泵在盐碱地使用后,零件腐蚀严重!”一名信使满头大汗地闯进来。沈明轩皱着眉头查看损坏的零件,突然想起什么:“汤若望神父!您曾说西洋有抗腐蚀的金属处理方法,能否一试?”】
【汤若望推了推眼镜:“可以尝试用镀锌工艺,但需要大量锌矿石。”朱由检当即下令:“传旨,全力寻找锌矿,务必解决这个难题!”】
【与此同时,应天府的街头出现了新鲜玩意儿——蒸汽动力的街头小吃车。】
【“快来尝啊!蒸汽爆栗子,又香又脆!”小贩王二大声吆喝着。他的小吃车由小型蒸汽锅炉驱动,转动的铁锅内,栗子在热气中翻滚。一位老妇人好奇地凑过来:“这玩意儿不会爆炸吧?”王二得意地说:“您放心!这是工部改良过的安全装置,比灶台还稳当!”】
【消息传到宫里,朱由检饶有兴趣地对沈明轩说:“民间的创造力不容小觑。朕听说还有蒸汽动力的理发师座椅,能自动旋转?”沈明轩笑道:“正是!陛下,百姓们还提议制造蒸汽动力的轿子,方便出行。”】
【说干就干,工部的工匠们投入到新的研发中。】
【“这座椅的平衡太难控制了!”工匠们围着一台摇晃不止的蒸汽轿子发愁。这时,一个小女孩从人群中钻出来:“大人们,我荡秋千的时候,重心低就很稳,这个轿子能不能也这样设计?”沈明轩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小女孩:“小姑娘,你真是个天才!就按你说的改!”】
【经过改良的蒸汽轿子终于面世,不仅平稳舒适,还能调节速度。当朱由检亲自乘坐体验时,赞不绝口:“坐着它巡游京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随着蒸汽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矛盾也出现了。】
【“沈大人!马夫行会联名上书,说蒸汽轿子抢了他们的生意!”书吏递上厚厚的请愿书。沈明轩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陷入沉思。这时,汤若望提议:“或许可以让马夫转行,学习操作蒸汽交通工具,这样既能解决就业,又能推广新技术。”】
【朱由检采纳了这个建议,下旨设立“蒸汽技术学堂”,免费培训蒸汽器械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很快,第一批“蒸汽轿夫”顺利结业,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驾驶着崭新的蒸汽轿子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在这股创新浪潮中,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大人!有匠人发明了蒸汽动力的风筝!”阿柱兴奋地跑来汇报。沈明轩赶到试飞现场,只见一只巨大的龙形风筝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直冲云霄,尾巴上的铃铛随风作响。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偷偷跑出来观看。】
【“陛下,这蒸汽风筝若装上信鸽和竹筒,或许能用于军事通讯!”沈明轩向朱由检建议。朱由检眼前一亮:“好!立即组建蒸汽风筝营,让神机营的将士们好好研究!”】
【随着蒸汽技术的不断创新,大明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夜晚的应天府,街道两旁亮起了蒸汽路灯。当第一盏路灯亮起时,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孩子们在灯下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惊叹于这神奇的“永不熄灭的火”。】
【沈明轩站在城墙上,看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这时,朱由检走过来,望着灯火通明的街道说:“沈卿,你看这蒸汽技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可能。朕期待着,它还能为大明带来多少惊喜。”】
【沈明轩躬身道:“陛下,臣相信,只要敢想敢做,蒸汽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未来,定会有更多奇迹诞生!”】
【惊蛰,工部工坊的蒸汽锻锤震得青砖簌簌作响。沈明轩握着发烫的图纸,盯着坩埚中翻滚的铁水——这次要锻造的,是传闻中“能劈开山脉”的蒸汽掘进机核心部件。】
【“大人!西域商队带来口信,说哈密王愿以天山玉石矿换蒸汽凿井技术!”阿柱举着染满沙尘的信笺闯入。话音未落,老周师傅踹开锻造房木门,铁钳上夹着扭曲变形的齿轮:“这蒸汽动力太暴烈,齿轮根本扛不住!”】
【沈明轩将图纸铺在铁砧上,用炭笔重重勾画:“把单齿轮改成复合齿组,再用合金钢淬火!汤若望神父,您说西洋的螺旋切削工艺……”话未说完,紫禁城的传旨太监已到门前:“陛下宣沈大人即刻入宫,暹罗贡使闹着要退蒸汽灌溉设备!”】
【乾清宫内,暹罗贡使拍案而起:“大明皇帝!你们的蒸汽水泵在湄南河根本用不了,反把我们的竹筏都震散架了!”】
【朱由检转动着手中的蒸汽怀表,表盖内侧的机械飞鸟正扑棱翅膀:“沈卿,你怎么说?”沈明轩展开东南亚水系图,指尖划过蜿蜒的河道:“陛下,湄南河水流平缓,需特制低转速叶轮。贡使大人,若肯提供河床数据,半月内必出改良版。”】
【贡使冷哼:“若再不成……”“若再不成,大明赔三倍黄金,再送十位工匠常驻贵国。”朱由检将怀表拍在案上,表盖弹开的瞬间,蒸汽凝成的微型彩虹在龙纹间流转。贡使的眼神瞬间变了。】
【应天府码头,一场隐秘交易正在进行。】
【“沈大人,这是英吉利最新的蒸汽涡轮图纸。”蒙面商人压低兜帽,“但我们要换取贵国的蒸汽风筝军事密档。”沈明轩把玩着对方递来的牛皮卷,突然冷笑:“贵国图纸上的冷凝管标记,分明是三年前的旧款。阿柱,送客!”】
【商人慌忙抓住船舷:“等等!我们愿加赠加勒比海的硫磺矿开采权!”沈明轩展开锦衣卫密报——上面赫然记录着英商勾结海盗的证据:“想要密档?先把参与劫掠的商船交出来。”】
【当英商灰溜溜离去时,码头突然传来惊呼。】
【“快看!那是什么怪物!”人群中,一台足有三层楼高的钢铁巨兽缓缓驶出工坊,履带碾过之处砖石迸裂,旋转的合金钻头闪着寒光。老周师傅抹着额头的油汗:“沈大人,蒸汽掘进机试车成功了!”】
【沈明轩跳上操作台,扳动蒸汽阀门。轰鸣声中,钻头如巨蟒般钻入花岗岩山体,碎石如雨点般飞溅。围观的波斯商人扯着胡子大喊:“这要是用来挖通商道……开个价吧!”】
【与此同时,紫禁城御花园内,朱由检正盯着工匠们组装的“蒸汽天象仪”。】
【“启动!”随着指令,齿轮组发出精密咬合的咔嗒声,二十八星宿模型在蒸汽推动下缓缓转动,银河状的光带从青铜管道中流淌而出。钦天监监正扑通跪地:“陛下,此等神物,可测百年星象!”】
【朱由检却皱眉道:“不够。沈卿,若将这技术用在……”他突然压低声音,“用在仿制西洋望远镜上?”沈明轩心领神会:“臣这就去办。不过需召集琉璃坊的顶尖匠人。”】
【三个月后,首批蒸汽望远镜在山海关试装。】
【“报!发现瓦剌骑兵动向!”观测兵通过望远镜看清十里外的烟尘,声音都在发抖,“比以往提前两个时辰预警!”总兵抚摸着望远镜筒上的龙纹浮雕,对传令兵吼道:“快马加鞭!把这消息传给陛下!”】
【深夜,乾清宫书房。沈明轩展开刚截获的密信,字迹在蒸汽台灯下泛着诡异的蓝光——是葡萄牙人写给日本的密件,商议联合仿制蒸汽战舰。】
【“陛下,他们还想从琉球获取橡胶资源。”沈明轩将信笺凑近烛火,隐形的墨字逐渐显现,“臣建议……”“不必说了。”朱由检合上《万国舆图》,目光扫过标注的殖民地红点,“传旨:组建蒸汽商船护卫队,顺道‘拜访’琉球王宫。再让汤若望神父给欧洲各国写封信——就说大明的蒸汽专利,要涨价了。”】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用指节敲了敲蒸汽排水泵的图纸:\"徐达,这铁家伙真能比水车强?\"徐达展开江南水患记录,指尖划过受灾州县:\"陛下,臣已算过,十台蒸汽泵抵得上百架水车。不过得防着匠人私传技术。\"
刘伯温推了推圆框眼镜,翻开新修订的《工律》:\"建议设立匠籍世袭制,核心技术只传内廷工坊。\"常遇春挠着头笑:\"要是把这玩意儿装战船上,打水仗不得把元军淹个底朝天?\"
朱元璋点头,吩咐道:\"让沈明轩先造二十台,优先给应天治水。暹罗要用玉石矿换技术?告诉他们,得先把朝贡船队扩充三倍。\"
永乐位面
朱棣把蒸汽轿子的模型放在航海图旁,问郑和:\"你说,这东西改造成船上用的升降梯如何?\"郑和展开宝船设计图,在甲板处画了个圈:\"陛下,若用蒸汽绞盘,装卸货物能快五成。\"
解缙快速书写奏折:\"建议设'奇巧院',专门收纳民间发明。\"他压低声音,\"再让锦衣卫盯着汤若望,别把核心图纸带回欧洲。\"姚广孝转动佛珠:\"西洋人爱新奇,用蒸汽风筝换他们的星盘,划算。\"
朱棣拿起西域送来的蒸汽锻锤图纸:\"工部造这玩意儿要多少银子?\"夏原吉翻开账本:\"成本百两,但卖给波斯收了千两。\"皇帝轻笑:\"告诉沈明轩,以后定价留出讨价还价的余地。\"
宣德位面
朱瞻基转动着蒸汽怀表,听着齿轮咔嗒声,问杨士奇:\"这小玩意儿真能计时?\"杨士奇细看后点头:\"陛下,臣建议推广到军营,统一作息时间。\"
于谦指着图纸上的蒸汽路灯:\"在九边城墙设上这灯,夜间巡逻能省一半人手。\"杨溥从袖中掏出改良的安全阀:\"老臣加了双保险装置,蒸汽器械更安全。\"
朱瞻基来了兴致:\"叫沈明轩进宫,朕要把蛐蛐罐改成会自动喂食的。改得好,赏他一座官窑。\"又转头叮嘱太监:\"给江南灾民送些蒸汽炊具,煮野菜能快些。\"
嘉靖位面
朱厚熜放下道士求的蒸汽炼丹炉图纸,问严嵩:\"用这炼丹,真能成?\"严嵩躬身道:\"陛下圣明,龙虎山道士说需配合符咒,定能事半功倍。\"
戚继光展开蓟镇布防图:\"末将已在长城设蒸汽了望塔,百里外动静看得清楚。\"胡宗宪递上密报:\"葡萄牙人在澳门偷制蒸汽器械,不过我们的工匠已混进工坊。\"
朱厚熜转动沉香手串:\"让钦天监选吉日启用蒸汽天文台。告诉沈明轩,要是能炼出长生丹,封他做'神机侯'。\"
隆庆位面
朱载坖把蒸汽技术专利账本递给张居正:\"张先生,这收入比盐税还多,会不会惹麻烦?\"张居正推了推眼镜,展开新方案:\"陛下,臣建议推行技术入股,让商人、工匠都能分红。\"
高拱抚须大笑:\"让英吉利用北美金矿换蒸汽采矿机,以后他们挖的金子,一半得运到大明!\"王崇古递上边疆急报:\"俺答汗想用牧场换蒸汽剪毛机,还说要成立草原技术同盟。\"
朱载坖大笔一挥:\"准了!但改良技术要归大明。告诉沈明轩,每年拨二十万两悬赏,谁能让蒸汽器械不用烧煤,赏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