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 第488章 橡胶革命的破土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8章 橡胶革命的破土时刻

【崇祯三十一年,岭南瘴气弥漫的雨林深处,一队人马正艰难穿行。】

【“大人,这藤蔓流出的汁液黏糊糊的,真能做成车轮?”年轻衙役阿柱踢开挡路的蕨类植物,靴子深陷泥沼。工部员外郎沈明轩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死死盯着树干上凝结的乳白色胶块:“《异物志》记载交趾有‘漆树’,汁液晒干后坚韧如革。眼下马车木轮损耗巨大,若能……” 】

【突然,向导老峒长挥舞骨杖拦住众人:“停下!前面是‘毒龙涎’,碰了烂手烂脚!”】

【沈明轩却快步上前,掏出瓷瓶装起树汁:“老峒长,此乃天赐神物!若能制出耐用车轮,马车日行百里不在话下!”老峒长捻着胡须打量他:“汉人要这毒水何用?不如换我们的藤甲!” 】

【半月后,广州城工部工坊内,刺鼻气味熏得人睁不开眼。】

【“又失败了!”老工匠陈阿七将融化的胶块摔在地上,“遇热变软,遇冷变硬,根本没法用!”沈明轩捡起黏糊糊的残片,突然瞥见墙角的铁锅:“把树汁和铁锅一起煮试试!阿柱,去买几两硫磺!” 】

【与此同时,应天府皇宫中,朱由检把玩着沈明轩进贡的橡胶小球。】

【“这东西弹性惊人!”皇帝将球抛向空中,“但车轮事关漕运命脉,若不成,沈卿这颗脑袋……”司礼监太监忙接话:“陛下,沈大人已在广州设厂,听说还请了南洋橡胶部落的人帮忙。” 】

【暴雨夜,广州工坊的油灯摇曳不定。】

【“温度太高,胶块全碳化了!”陈阿七急得直跺脚。沈明轩盯着沸腾的胶液,突然抓起一把硫磺撒进去。瞬间,锅内腾起黑烟,刺鼻气味中,胶块竟凝成了硬块!】

【“快!做成轮子模型!”他声音发颤。当第一只橡胶轮装上马车,老峒长突然冲出来:“慢着!按我们规矩,新物上路要祭山神!” 】

【祭典上,火把照亮众人紧张的脸。】

【“若车轮断裂,沈某愿以死谢罪!”沈明轩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马车启动瞬间,橡胶轮碾过碎石路,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围观百姓突然惊呼:“快看!车辙比木轮浅多了!” 】

【消息传回京城,工部衙门挤满了各路人马。】

【“沈大人,我漕帮愿出三千两,包下首批车轮!”漕运使拍着桌子。沈明轩却摇头:“且慢。这批轮子只能承重五百斤,还需改良……”话未说完,门外传来喧哗——西洋传教士汤若望闯了进来:“沈大人,我在欧洲见过类似材料,或许能帮上忙!” 】

【工坊内,汤若望指着熔炉:“试试加入炭粉,就像炼钢一样!”】

【老峒长突然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喊道:“加松脂!我们修补藤甲时用过!”三方争执不下时,阿柱怯生生开口:“大人,要不分层叠加?外层耐磨,内层柔韧……”】

【沈明轩眼睛一亮:“好主意!陈师傅,立刻按此方案试制!” 】

【三个月后,新型复合橡胶轮正式问世。】

【“承重两千斤,日行三百里!”沈明轩向朱由检演示。皇帝亲自登上马车,感受平稳的颠簸:“好!传令下去,全国驿站马车全部换装!沈卿,朕封你为‘轮政使’!” 】

【然而,危机悄然逼近。】

【“大人!南洋橡胶树遭虫灾,树汁产量暴跌!”密探急报。沈明轩连夜召集众人,却见汤若望抱着一本拉丁文书籍匆匆赶来:“我找到办法了!将橡胶树幼苗移植到岭南,用汉人的嫁接技术……”】

【老峒长却暴怒拍案:“橡胶树是神灵恩赐,你们竟敢移走?”沈明轩握住他的手:“老峒长,我们会保留雨林圣地,还教你们种植新作物。将来,整个大明都会感谢你们!” 】

【五年后,岭南橡胶林漫山遍野。】

【“沈大人,西洋商人愿用蒸汽机换橡胶种植技术!”阿柱递上拜帖。沈明轩望着远方运送货物的橡胶轮车队,对身旁的汤若望笑道:“当年那团黏糊的树汁,竟成了撬动天下的神器。”】

【汤若望摇头感叹:“不,是人心的汇聚,才让神物成真。”远处,老峒长的孙子骑着装有橡胶轮胎的自行车呼啸而过,惊起一群白鹭,也惊起了这片土地上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

【岭南橡胶林的晨雾尚未散尽,数十辆满载胶乳的马车已沿着新修的橡胶轮车道疾驰而出。】

【“沈大人!蒸汽机运到了!”阿柱指着港口方向,三艘福船正缓缓靠岸。沈明轩快步登上了望塔,望着船上巨大的钢铁机械,转头对老峒长道:“有了这玩意儿,胶乳提炼速度能快十倍!”老峒长摩挲着腰间骨刀:“可这些铁疙瘩吃油如喝水,哪来那么多火油?” 】

【话音未落,汤若望策马而来,手中挥舞着羊皮卷:“我从欧洲来信得知,可用煤炭气化代替火油!”他展开图纸,“只需建造这种‘煤气发生炉’……”】

【沈明轩却突然打断:“且慢!岭南缺煤,但稻壳、甘蔗渣倒是多得很。阿柱,立刻召集农户,收购所有废料!”老峒长闻言眼睛一亮:“我们雨林里的枯藤烂木,也能派上用场?” 】

【三个月后,第一座生物质气化橡胶厂在珠江畔落成。】

【“点火!”沈明轩一声令下,巨大的熔炉喷出蓝焰,传送带将胶乳、炭粉与硫磺精准配比。老峒长看着机械臂自动切割成型的轮胎,喃喃道:“这比巫师的法术还神奇……”突然,一名工人冲来:“不好!传送带卡住了!” 】

【汤若望掏出放大镜查看齿轮,脸色凝重:“铁制齿轮不耐腐蚀,必须换成……”】

【“青铜!”沈明轩与老峒长异口同声。老峒长挠挠头:“我们锻造藤甲的青铜,掺了特殊矿石,又硬又耐腐。”三人相视大笑,立刻投入 】

【三人火速赶到车间,传送带正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青烟从齿轮缝隙中不断冒出。】

【“快停机!”沈明轩大喊着冲到操控台前,转动巨大的铜制把手。汤若望趴在滚烫的传送带旁,镜片被机油熏得模糊:“是胶液渗入齿轮缝隙,遇热凝固后卡住了传动结构!”】

【老峒长突然扯下腰间的兽皮水囊,将散发着草药香气的液体泼向齿轮:“用我们的‘融胶露’试试!这是专门溶解树汁残渣的方子!”随着液体渗入,凝固的胶块逐渐软化,传送带终于重新发出“咔嗒咔嗒”的转动声。 】

【“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沈明轩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目光扫过车间,“阿柱,去把制陶工坊的老师傅请来!我们要用陶土烧制防腐蚀的齿轮!”】

【三日后,裹着陶釉的齿轮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传动装置。当蒸汽机重新轰鸣,老工匠敲了敲齿轮,咧嘴笑道:“这陶齿轮比铁疙瘩轻,转起来还没那么大动静!” 】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大明。】

【应天府的皇宫内,朱由检盯着呈上来的橡胶车轮样品,龙颜大悦:“沈卿当真奇才!传旨:凡使用橡胶轮的漕运船只,税赋减半!” 】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大明。】

【应天府的皇宫内,朱由检盯着呈上来的橡胶车轮样品,龙颜大悦:“沈卿当真奇才!传旨:凡使用橡胶轮的漕运船只,税赋减半!”而在广州码头,一艘艘悬挂龙旗的货船正卸下崭新的橡胶车轮,船头的商贩们争红了眼。】

【“沈大人!给我们绸缎庄留五十套轮子!”“不行!盐帮的马车更急,得先紧着我们!”阿柱挤在人群中大喊:“都别吵!按登记顺序来!”沈明轩站在高处,举起喇叭:“各位!下月工坊扩建完毕,产量翻倍!但有个条件——所有用橡胶轮的商队,必须挂上‘大明轮商’的统一旗号!”】

【众人一愣,山西票号的王掌柜眯起眼睛:“沈大人,这是何意?”】

【“南洋的红毛番见我们生意红火,已派人仿制橡胶。”沈明轩展开密报,上面画着东印度公司的草图,“我们要抱团,用品质和信誉让‘大明橡胶’成为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欧洲商船悄然驶入珠江口。】

【荷兰商人范德维尔德捏着橡胶样品,冷笑对副手说:“中国人不过运气好发现树汁,论工艺还得看我们!把这封信交给汤若望神父——就说阿姆斯特丹科学院愿意用最新纺织机换橡胶配方。”】

【汤若望收到信件时,正与沈明轩调试新式轮胎。“他们想空手套白狼?”沈明轩将信纸丢进熔炉,“告诉范德维尔德,除非用完整的蒸汽纺织机生产线来换!”】

【半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岭南。】

【“不好!橡胶林发生泥石流!”守林人冲进工坊。沈明轩顶着雨幕查看灾情,发现被冲毁的橡胶树根系浅,难以固土。老峒长蹲在泥泞里,突然抓起一把红土:“用我们的‘千根藤’!它的根像网一样扎地!”】

【众人连夜将藤苗与橡胶树嫁接。三个月后,新生的“固土橡胶树”在山坡上郁郁葱葱。汤若望惊叹道:“这简直是农学与工学的奇迹!”】

【当第一批印着“大明轮商”徽记的橡胶车轮运往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们坐不住了。】

【威尼斯商人马可匆匆求见沈明轩:“沈大人,我们愿出三倍价格订购轮胎,还能帮你们打通地中海商路!”沈明轩却指向工坊外的告示牌:“合作可以,但必须遵守大明商法——禁止哄抬物价,禁止以次充好。”】

【马可扫过条款,突然大笑:“有意思!看来我们得重新认识这个东方大国了!”】

【深夜,沈明轩站在橡胶林的了望塔上,远处工坊的灯火连成星河。阿柱抱着账本跑来:“大人,今年橡胶税银比去年翻了十倍!百姓都管您叫‘轮神’呢!”】

【沈明轩望着漫天繁星,想起初见橡胶树时的艰辛,轻声道:“告诉老峒长,明天带工匠去他们部落,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轮神’的称号,该属于所有敢想敢做的人。”】

【山风掠过橡胶林,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序章。】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反复摩挲着沈明轩进贡的橡胶小球,目光落在案头《大诰》上:\"徐达,这黏糊玩意儿竟能造车轱辘?\"徐达展开岭南舆图,铠甲缝隙渗出盐渍:\"陛下,臣已派人查过,交趾确有此树。若真能替代木轮,漕运损耗至少减半。\"

刘伯温抚须翻开《天工开物》:\"古法改良需循序渐进。可先在军用车马上试点,成功后再推广。\"常遇春挠着络腮胡憨笑:\"俺觉着行!要是骑兵换上这轱辘,跑起来不得比马还快?\"

朱元璋轻笑点头,指腹划过《大诰》中\"兴利除弊\"四字:\"传令沈明轩,工部拨三千两白银作经费。但丑话说在前头——\"他目光如炬,\"若三年不成,就去凤阳修城墙。\"

永乐位面

朱棣将橡胶轮模型置于地球仪旁,转头问郑和:\"你七下西洋,可曾见过此物?\"郑和单膝跪地,航海日志滑落半角:\"回陛下,南洋诸岛偶见土人用树汁补船,但如此妙用闻所未闻。\"

解缙推了推玳瑁眼镜,展开空白奏折:\"建议设立'轮政司',专管此物研发。\"姚广孝转动佛珠,凝视烛火:\"异宝出世,需防他人觊觎。可派锦衣卫暗中保护沈明轩。\"

朱棣将模型轻轻放下:\"着汤若望协助研发,所需物资优先调拨。\"他突然想起什么,\"告诉沈明轩,若成,朕赐他'天工侯'。\"夏原吉翻开账册:\"陛下,引种橡胶树需良田千亩......\"皇帝挥手打断:\"准了,就当是开疆拓土。\"

嘉靖位面

朱厚熜放下道士进献的炼丹炉图纸,看向严嵩:\"严卿,你说这橡胶是天赐神物,还是妖物?\"严嵩躬身时官帽轻晃:\"陛下圣明,臣以为若能炼入丹药,或可延年益寿。\"

戚继光上前半步,佩刀穗轻轻颤动:\"末将建议用橡胶包裹火铳握把,既防滑又耐用。\"胡宗宪展开海图:\"若制成船舵垫圈,可减少海水腐蚀。\"

朱厚熜转动沉香手串:\"让钦天监择吉日开工。\"他突然看向徐阶,\"若有道士说此物不祥,就罚去岭南种橡胶树。\"徐阶低头应是,袖中紧攥着《西洋工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