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二十六年,新春佳节的热闹还未散去,紫禁城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朱由检端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信中言辞凿凿地举报吏部尚书周道登与地方官员勾结,大肆卖官鬻爵,收受贿赂。皇帝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诸位大臣,最后落在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崇简身上。】

【“赵卿,此事关乎朝廷根基,朕命你彻查周道登,务必将真相水落石出!”朱由检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崇简心中一凛,忙跪地领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他深知周道登在朝中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趟调查必然荆棘丛生,但圣命难违,他决心放手一搏。】

【退朝后,赵崇简回到都察院,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沈逸飞和精通律法的师爷林若鸿。】

【“大人,周道登位高权重,贸然调查恐遭反扑,还需从长计议。”沈逸飞神色忧虑,率先开口。】

【林若鸿轻抚胡须,沉思片刻道:“依我之见,可先从他的门生入手,寻得蛛丝马迹,再顺藤摸瓜。”】

【赵崇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管遇到多大阻力,我们都要还朝廷一片清明。沈逸飞,你即刻去暗中查访那些新晋官员,看是否有买官的线索;林师爷,你整理周道登近年来的人事任免卷宗,从中找寻破绽。”】

【数日后,沈逸飞匆匆赶回都察院,满脸兴奋。】

【“大人,有线索了!”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我查到这些新晋官员在任职前,都与周道登的心腹幕僚孙福来往密切,而且他们上任后,地方上的赋税竟莫名增加,百姓怨声载道。”】

【赵崇简接过名单,仔细端详,眼中寒芒一闪:“看来周道登不仅卖官,还纵容下属搜刮民脂民膏,真是罪大恶极!林师爷,你那边可有收获?”】

【林若鸿呈上一沓卷宗,指着其中几处批注:“大人,您看,这些官员的履历漏洞百出,却能顺利通过吏部考核,显然是周道登在背后运作。”】

【赵崇简正欲深入研究,突然,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人,不好了!孙福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正准备销毁证据,还扬言要对我们不利!”】

【赵崇简猛地站起身,怒目圆睁:“他以为这样就能逃脱罪责?沈逸飞,带一队人马,随我去孙福府邸,务必将证据截下!”】

【众人赶到孙福府邸时,只见府内一片混乱,孙福正指挥着家丁搬运箱子,准备转移。】

【“孙福,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销毁证据!”赵崇简一声怒喝。】

【孙福脸色骤变,但仍强装镇定:“赵大人,你这是何意?莫要血口喷人!”】

【沈逸飞冷笑一声:“哼,到了此刻,你还想狡辩?给我搜!”】

【衙役们一拥而上,在府中仔细搜查,很快便在密室中找到了大量账本和往来信件,上面详细记录了周道登卖官的交易细节和受贿金额。】

【孙福见状,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带走!”赵崇简一声令下,将孙福押回都察院。】

【审讯室内,孙福起初还百般抵赖,但在铁证面前,最终还是交代了一切。原来,周道登为了敛财,与各地富商勾结,将官职明码标价,所得钱财与同党瓜分。】

【然而,就在赵崇简准备将证据呈递给皇帝时,朝堂上却突然传出风声,说他为了一己私利,诬陷朝廷重臣,意图谋权篡位。】

【赵崇简深知这是周道登的党羽在背后作祟,企图扰乱视听,保住周道登。他心急如焚,若不能尽快见到皇帝,将真相告知,不仅周道登会逍遥法外,自己也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关键时刻,沈逸飞想出了一个办法。】

【“大人,明日便是元宵节,皇上定会微服出宫观灯。我们可在皇上必经之路设下‘冤情鼓’,大人亲自击鼓鸣冤,这样便能引起皇上注意。”】

【赵崇简沉思片刻,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成败在此一举!”】

【元宵节当晚,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赵崇简身着便服,守在“冤情鼓”旁,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朱由检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走来。】

【赵崇简见状,立刻冲上前去,猛击冤情鼓。“咚!咚!咚!”鼓声划破夜空,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朱由检停下脚步,皱眉问道:“何人击鼓鸣冤?”】

【赵崇简跪地叩首:“陛下,臣赵崇简有冤情上奏!”】

【朱由检认出了他,脸色一沉:“赵卿,有何事不能朝堂上说,非要在此处击鼓?”】

【赵崇简将周道登的罪行以及自己调查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并呈上账本和信件。】

【朱由检越听越怒,接过证据,仔细查看后,拍案而起:“周道登身为朝廷重臣,竟做出这等事,实在可恶!赵卿,你做得好!朕定要严惩这些贪官污吏!”】

【次日早朝,朱由检当场宣布将周道登革职查办,并命赵崇简继续深挖其党羽。】

【周道登被押上朝堂时,仍妄图狡辩,但在确凿证据面前,他的话语显得苍白无力。】

【“陛下,老臣冤枉啊……”周道登声泪俱下。】

【“哼,证据确凿,你还敢喊冤?”朱由检冷冷地看着他,“来人,将周道登打入大牢,听候发落!其党羽一律严查,一个都不许放过!”】

【这场反腐风暴席卷朝堂,数十名官员被牵连,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腐败真相浮出水面。】

【赵崇简在皇帝的支持下,雷厉风行地整顿吏治,制定新的官员考核制度,加强监督,杜绝卖官鬻爵的现象再次发生。百姓们听闻贪官被除,纷纷拍手称快,京城的风气也为之一新。 】

【周道登入狱的消息如惊雷般震动朝野,然而这场风暴远未停歇。】

【赵崇简捧着新整理的案卷,眉头拧成死结。“大人,又发现新线索!”沈逸飞匆匆而入,手中攥着半卷残破的密信,“周道登的党羽竟与江南盐商勾结,私吞盐税长达五年!”】

【林若鸿推了推眼镜,声音发颤:“若此事属实,国库每年损失白银百万两……”】

【“立即上奏!”赵崇简猛地起身,却见窗外乌云压城,暴雨将至。】

【与此同时,刑部大牢内阴森潮湿。】

【周道登蜷缩在草堆里,忽然听见铁链声响。“恩师!”一名官员模样的人闪进牢房,正是他的得意门生——现任户部侍郎郑文远。】

【“郑大人深夜造访,是来落井下石?”周道登冷笑。】

【郑文远扑通跪地:“学生冒死相救!只要您咬死证据是伪造,我们联合御史台施压,陛下定会动摇……”】

【“住口!”周道登抓起碗砸向墙壁,“赵崇简那厮手段狠辣,岂会留破绽?倒是你……”他压低声音,“那批盐税的账本,你藏好了?”】

【紫禁城养心殿内,气氛凝重。】

【“陛下,江南盐税亏空案牵连甚广,恐生变。”赵崇简将密信呈上。】

【朱由检重重拍案:“好个官商勾结!传令下去,查封涉事盐场,缉拿所有相关人等!”】

【“陛下三思!”内阁首辅突然出列,“江南盐商掌控漕运命脉,贸然行动恐引发民变。”】

【赵崇简转身直视首辅:“若纵容贪腐,才是真正的民心尽失!当年周道登卖官,已让百姓怨声载道,如今盐税……”】

【“够了!”朱由检揉着太阳穴,“赵卿继续彻查,务必谨慎行事。”】

【风暴中心的扬州,暗流涌动。】

【“赵崇简要动咱们?”盐商头目王万贯把玩着翡翠扳指,“去,给京城的大人送封信——就说若再追查,下月漕运的粮船,可就走不了了。”】

【一名小厮匆匆跑进:“老爷!都察院的人查封了码头!”】

【王万贯脸色骤变,抓起算盘狠狠摔在地上:“反了他们!召集护院,给我守住盐仓!”】

【雨夜,扬州盐仓外火把通明。】

【“王万贯,你私吞盐税,抗旨不遵,速速束手就擒!”沈逸飞举剑大喝。】

【“想抓我?先过我这关!”王万贯的护院们举着长刀围上来。】

【混乱间,一支冷箭突然射向沈逸飞。“小心!”赵崇简飞身上前,替他挡下箭矢,鲜血染红了官服。】

【“大人!”林若鸿冲过去扶住赵崇简,眼中含泪,“您这又是何苦……”】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百姓……”赵崇简咬牙撑住,“给我拿下!”】

【捷报传回京城,朱由检却收到匿名奏折。】

【“赵崇简居功自傲,意图结党!”皇帝将奏折摔在地上,“他当真如此?”】

【司礼监太监躬身道:“陛下,坊间传闻,赵大人在扬州查封盐场时,百姓自发立了‘青天碑’……”】

【朱由检沉默良久,缓缓道:“宣赵崇简入宫,朕要当面问问他。”】

【赵崇简带伤面圣,步履蹒跚。】

【“赵卿,你可知有人弹劾你?”朱由检目光如炬。】

【“臣知。”赵崇简叩首,“若能换来吏治清明,臣愿背负一切骂名。只是……”他呈上一本账簿,“这是从王万贯处搜出的‘百官受贿录’,牵涉数十人……”】

【朱由检翻开账簿,手微微发抖:“继续查!不管是谁,绝不姑息!”】

【数月后,新的律法《廉政条陈》颁布,增设“巡盐御史”一职,盐税征管透明化。】

【扬州街头,百姓们围在“青天碑”前议论纷纷。“赵大人真是好官!现在盐价都降了!”】

【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话说那赵崇简,三过家门而不入,只为肃清贪官……”】

【而在京城,赵崇简望着修订的律法长舒一口气。沈逸飞递上热茶:“大人,这次可算告一段落了。”】

【“不。”赵崇简望向远方,“只要人心存贪欲,反腐之路,便永无止境。”】

【暮色渐浓,紫禁城的飞檐在余晖中勾勒出冷峻的轮廓,仿佛在见证这场没有终点的正义之战。】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将密信轻轻放在案头,手指摩挲着龙椅扶手:\"徐达,吏治如治水,堵不如疏。你觉得该如何彻查?\"徐达抱拳而立,铠甲缝隙露出整齐的补丁:\"臣建议先调阅吏部三年考成簿,从文书中寻破绽。\"

刘伯温展开泛黄的《大明律》,指尖划过\"贪墨\"条目:\"古有连坐之法,但需慎用。可先孤立主犯,再分化同党。\"常遇春挠着络腮胡笑道:\"要不直接把那贪官拉到午门打板子?看谁还敢伸手!\"

朱元璋轻笑摇头:\"传令刑部,抽调精干文书核对账目。\"他目光扫过殿外积雪,\"让御史台暗访民间,听听百姓怎么说。\"李善长推了推算盘补充:\"陛下,查案需银钱,是否从太仓库调拨?\"皇帝点头:\"准了,务必仔细,莫冤枉一个清官。\"

永乐位面

朱棣将密信反复折起又展开,抬头道:\"郑和,你常年出海,可见过他国治贪之策?\"郑和单膝跪地,航海图从袖中滑出半角:\"西洋诸国设监察官专审官员,或可借鉴。\"

解缙推了推玳瑁眼镜,铺开空白奏折:\"陛下,可设'风宪官'制度,赋予御史直接奏事权。\"姚广孝转动佛珠,望向烛火:\"治水需清源头,治吏当重教化。\"

朱棣起身踱步,靴底叩响地砖:\"赵崇简为人刚正,此案交他甚好。\"他突然驻足,\"但要派人暗中监督,莫让权力失衡。\"夏原吉翻开账册:\"查案所需船只、文书,臣即刻调配。\"

嘉靖位面

朱厚熜放下密信,望向香炉青烟:\"严嵩,你与周道登同朝为官,觉得此人如何?\"严嵩躬身时,官帽上的玉簪轻晃:\"臣只知其执掌吏部,任免多有独断。\"

戚继光上前半步,佩刀穗子微微颤动:\"末将愿调神机营精锐,暗中保护查案官员。\"胡宗宪展开江南舆图:\"若涉盐税,可从漕运记录查起。\"

朱厚熜转动沉香手串:\"赵崇简若需道士协助调查......\"他顿了顿,\"算了,还是依律法行事。钦天监选个黄道吉日,明日便开始。\"说罢起身,\"传旨给赵崇简,赐他一柄尚方剑,便宜行事。\"

隆庆位面

朱载坖将密信递给张居正:\"张先生,此事关乎朝廷根基,该如何布局?\"张居正展开文书,墨迹未干:\"陛下,可先冻结涉案官员俸禄,再派六科给事中交叉核查。\"

高拱抚须笑道:\"让东厂西厂互相监督,看谁先查出线索!\"王崇古递上边疆急报:\"若盐税亏空,恐影响边贸,需速战速决。\"

朱载坖提笔批注:\"准了。\"他合上奏折,\"告诉赵崇简,若遇到阻力,可直接密奏。\"想了想又补充,\"查案期间,京城米价若有波动,立即开仓平粜,莫让百姓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