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京城煤市人声鼎沸。老炭工赵大柱望着空空如也的煤车,扯着嗓子喊:“西山煤窑塌方三次,存煤撑不过半月!”布庄老板娘攥着涨价三倍的炭钱,跺脚骂道:“再这么下去,染坊的炉子都得熄火!”消息传到皇宫,朱由检将冻得开裂的砚台砸向地面:“工部、户部、钦天监,五日内必须找出替代能源!”】
【文华殿内,争吵声掀翻琉璃瓦。】
【工部侍郎抖着《天工开物》:“书中记载,唯木炭、煤炭可用,难不成让百姓烧柴火?山林早砍秃了!”】
【钦天监监正突然插话:“臣夜观星象,见西北方紫气萦绕,或有地脉异宝……”】
【“够了!”朱由检拍案,“成立‘黑金署’,召矿工、铁匠、西域商人,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黑金署矿洞内,油灯忽明忽暗。老矿工王铁头敲着岩壁冷笑:“挖了三十年煤,没听过还有别的‘黑金’!”】
【西域商人阿里掀开毡毯,露出黑亮石块:“在波斯,我们烧‘石脑油’,火头比炭还旺!”】
【年轻铁匠林小满盯着沸腾的铁水:“要是能把火焰聚起来,废料也能炼铁……”】
【首次试验在暴雨夜。阿里点燃石脑油,蓝色火焰窜起三丈高,却瞬间引燃棚顶;林小满的聚火装置漏风,铁水冷却成疙瘩。王铁头吐了口唾沫:“洋玩意儿就是邪乎!”】
【“再试!”浑身湿透的朱由检举着火把出现,“石脑油密封运输,聚火装置加陶制风管,王师傅……你的经验不能丢!”】
【转机来自掏粪工老周的嘟囔:“这粪坑底下冒的沼气,点着了能烧水,就是臭得很……”】
【林小满眼睛一亮:“用竹筒收集沼气,通到灶头!”】
【阿里却皱眉:“沼气量不稳定,石脑油得用铜管输送,再做个‘开关’控制火焰。”】
【改良后的“双源炉灶”震撼亮相。左边接沼气煮面,右边喷石脑油炒菜,火焰蓝中透紫。】
【“这火比炭还猛!”面馆老板颠着炒锅惊呼,“三刻钟就能煮完百碗面!”】
【但新问题如潮水涌来。】
【“石脑油太危险!”绸缎庄东家哆哆嗦嗦,“万一着火,我的千匹丝绸全完了!”】
【农妇们也抱怨:“沼气臭得人吃不下饭,还不如烧柴火!”】
【工坊内,众人再次各显神通。】
【王铁头带人在沼气井旁种上薄荷,用竹炭吸附臭味;阿里设计出铜制防爆油罐,阀门一拧就能断火;林小满更绝,将聚火装置改良成“节气罩”,火焰大小随心调节。】
【这场能源革命迅速燎原。】
【“客官,试试我们的‘火焰飞车’!”马车夫拍着车辕,车底暗格藏着石脑油炉,“日夜赶路不用歇火!”】
【兵工厂里,新式火炮改用聚火装置,炮弹射程增加一倍;江南水乡,船家用沼气驱动水车,灌溉效率翻番。】
【然而,暗流在繁荣下涌动。】
【“陛下!石脑油开采破坏龙脉!”风水先生联名上奏,“近日地震频发,定是此因!”】
【走私商更暗中囤积油料,黑市价格暴涨十倍。】
【朱由检召集群臣、匠人、百姓代表,在午门展开激辩。】
【“沼气井就在我家后院!”老农举着竹筒,“以前点灯用油,现在不花一文!”】
【林小满推出新型“风力聚火灶”:“用风车引风,连石脑油都省了!”】
【最终,朝廷颁布《能源新规》:石脑油官采官售,沼气民用免税,各地广建风车田。】
【当春节爆竹响起,京城家家户户的双源炉灶跳动着蓝紫色火焰。朱由检登上城楼,望着满城灯火,对身旁太监说:“看来这‘黑金’,不止是煤炭……】
【能源新规颁布后,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山西煤老板们聚在密室,桌上堆满银票。为首的张员外咬牙切齿:“石脑油抢了我们的生意!得想个法子……”】
【另一边,黑金署工坊内,匠人们正为新难题焦头烂额。“这石脑油燃烧后总有黑烟,熏得灶台漆黑一片!”厨娘阿巧举着黢黑的铁锅抱怨。】
【西域商人阿里挠着头:“在波斯,我们用陶土罐子烧,没这问题啊……”】
【年轻铁匠林小满却盯着燃烧的火焰,突然抓起一块磁铁:“我曾见磁石能吸附铁屑,若用磁石过滤黑烟,会不会有用?”】
【正当众人尝试时,街头突然流传起谣言。“听说了吗?用石脑油会遭天谴!”算命先生敲着卦锣,“昨儿城东李三家,用那蓝火做饭,结果全家都中了邪!”】
【黑金署衙门前,百姓举着写有“还我木炭”的横幅。老炭工赵大柱喊道:“石脑油烧着一股怪味,还是老炭用得踏实!”】
【朱由检紧急召见陆明远:“为何会闹成这样?”】
【陆明远展开密报:“陛下,是煤商雇人散布谣言。不过这黑烟问题,臣已有对策。”他呈上一个铜制圆筒,“将磁石磨粉混入陶土,制成‘磁吸滤烟管’,可吸附黑烟中的杂质。”】
【改良后的炉灶刚投入使用,更大的危机却接踵而至。边关急报:鞑靼突袭西域商道,石脑油运输线被切断!】
【“陛下,库存只够支撑半月!”户部尚书急得直擦汗。】
【钦天监监正突然高呼:“臣夜观天象,发现太阳黑子异动,或可利用日光取火!”】
【众人皆惊:“日光如何取火?”】
【林小满眼睛一亮:“我曾见孩童用琉璃片聚焦阳光引燃艾草,若打造巨型铜镜……”】
【短短十日,黑金署打造出“聚光铜镜”。镜面如磨盘大小,通过多面小铜镜折射,将阳光聚成炽热光点。】
【“成功了!”士兵们欢呼,干木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阴天怎么办?”农夫愁眉苦脸,“总不能靠老天爷吃饭。”】
【阿巧却想起老家的“晒盐板”:“用黑色铁板聚热,白天吸热,晚上保温,或许能慢炖食物。”】
【这场危机倒逼出更多创新。街头出现“日光蒸饼摊”,摊主转动铜镜,片刻间面饼金黄酥脆;染坊用“日光聚热池”煮染料,节省大量燃料;更有匠人发明“夜光储能砖”,白天吸收阳光,夜晚散发温热。】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明,煤商们坐不住了。张员外带着厚礼拜访陆明远:“陆大人,只要您限制石脑油,我等愿献上半数家财……”】
【陆明远将礼盒扔出门外:“百姓冷暖,岂可用钱财衡量?”】
【然而,更大的转机来自民间。一位老猎户找到黑金署:“我在深山发现一种‘白泥’,晒干后遇火即燃,烧起来没烟没味。”】
【经检验,这竟是后世所说的“白磷矿”。林小满立刻投入研制:“若将白磷混入陶土制成‘引火砖’,生火再也不用费力!”】
【当又一年霜降来临,京城街头的景象焕然一新。有人用聚光铜镜烧水,有人用引火砖做饭,沼气管道在地下纵横交错。煤商张员外站在自家冷清的炭场,望着百姓家中跳动的蓝火、白光,长叹一声:“时代,真的变了……”】
【引火砖与白磷矿的发现,让能源之争愈发激烈。张员外勾结朝中保守派官员,在朝堂上掀起风波。】
【“陛下!白磷易燃易爆,实乃妖物!”御史大夫举着被烧穿的奏折,“前日某工坊因白磷泄露,半条街化为灰烬!”】
【陆明远却呈上铁制密封盒:“臣已研制出‘锁磷匣’,双层铁皮夹石棉,可保万无一失。若因噎废食,才是置百姓于寒冬!”】
【民间智慧也在危机中迸发。】
【“林师傅,试试这个!”豆腐匠老周推着木轮车赶来,车上堆满豆渣,“我把豆渣掺着黏土、白磷做成‘耐燃饼’,比引火砖更经烧!”】
【林小满眼睛发亮:“再加上炭灰增加韧性,成本更低!”】
【与此同时,能源革新催生了全新行业。】
【“聚光镜维保!调校角度、打磨镜面!”】
【“沼气管道疏通!专业通管,漏气立修!”】
【更有能人发明“能源计”——黄铜制的仪表,可测量石脑油、沼气的使用量,按刻度计费,彻底改变了能源交易模式。】
【边关战事却因能源变革出现转机。】
【“报!神机营改良火炮成功!”将军呈上图纸,“用聚光镜提前预热炮弹,射程提升两倍,威力惊人!”】
【鞑靼骑兵望着明军阵中射出的“天火”,惊恐逃窜。战后清点,竟发现敌军营地中藏有仿制的聚火装置——原来他们也在暗中学习大明技术。】
【能源的互通带来贸易新貌。】
【“波斯商人愿以香料换石脑油提炼术!”】
【“东瀛使者求购聚光镜,愿出三倍白银!”】
【陆明远趁机提议:“陛下,可设‘能源互市’,以技术换资源,以创新促和平。”】
【然而,隐患仍未根除。】
【某日,南方水镇突发沼气爆炸,数十间房屋损毁。幸存者哭喊:“明明按时缴费维保,为何还会出事?”】
【调查发现,当地官员与工坊勾结,私自缩减管道厚度,中饱私囊。】
【朱由检震怒:“斩!凡涉及能源贪腐者,一律严惩不贷!”并颁布《能源监察法》,设民间监督员,百姓可直接弹劾不法官员。】
【春日,朱由检登上观星台。远处,风车田随风转动,聚光镜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城中,百姓用耐燃饼生火做饭,孩童举着简易太阳能风筝奔跑。】
【“陆卿,你看。”朱由检指着市井烟火,“当初为能源焦头烂额,如今竟开出这般繁花。”】
【陆明远望着熙攘人群:“陛下,真正的‘黑金’,从来不是地下的矿石,而是百姓无穷的智慧。”】
【晚风拂过,带着新麦与白磷燃烧的淡淡气息,大明王朝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悄然驶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盯着天幕里煤窑塌方的画面,把手里的茶碗重重一摔:“徐达!现在管矿山的是谁?连矿工的命都不当回事?”徐达立马起身:“末将这就去查,要是有贪官,直接绑来见您!”
刘伯温翻着账本说:“陛下,开矿太费人力,不如让士兵屯田时顺便找新矿脉。”常遇春挠着头插话:“要不把元朝的矿奴都放出来?让他们教咱们找‘石脑油’!”
朱元璋一拍桌子:“都去办!再让铁匠打些结实的矿灯,别让矿工摸黑干活!”李善长推了推算盘:“陛下,用竹子编筐运煤,比木桶便宜。”朱元璋点头:“试试!只要能挖出煤,啥法子都行!”
永乐位面
朱棣盯着天幕里燃烧的石脑油,手指敲着龙案:“郑和!下次出海多带点懂石油的洋人回来,把这玩意儿研究透!”郑和赶紧应下:“臣遵命!顺便把他们的开采法子也学回来。”
解缙凑过来说:“陛下,咱把新法子写成书,就叫《永乐矿典》!”姚广孝却皱眉:“开采太危险,得定规矩,不能伤了龙脉。”朱棣想了想:“让钦天监跟着勘探队,选好地方再挖!”
夏原吉推了推算盘:“陛下,挖石脑油要铜管子,不如鼓励民间开铜矿?”朱棣眼睛一亮:“传旨!谁家开矿交税少,还能免徭役!”
宣德位面
朱瞻基把冻僵的手缩袖子里:“杨爱卿!百年后的人连火都烧不起,像什么话?”杨士奇擦着汗说:“陛下息怒,先在京城设几个试验点,试试新法子?”
于谦大声说:“让士兵帮忙挖沼气井,挖出来的泥还能肥田!”杨溥发愁:“可收集沼气的竹筒不够用啊……”
朱瞻基挠头:“发动百姓捐竹筒!谁捐得多,赏蛐蛐!”小太监小声说:“陛下,御花园的竹子长得旺,能不能砍了做筒?”朱瞻基眼睛一亮:“快去砍!马上试!”
嘉靖位面
朱厚熜看完天幕,转头问严嵩:“严卿,龙虎山的道士能不能保佑挖矿平安?”严嵩马上说:“陛下圣明!臣请天师做法,保矿山不出事!”
戚继光皱眉:“末将觉得还是得加固矿洞,用木头打桩支撑。”胡宗宪补充:“沿海可以试试用海水煮盐的法子,说不定能炼出什么宝贝。”
郑以伟急得直跺脚:“用洋人法子、道士做法,成何体统!祖宗没这么干过!”朱厚熜一甩袖子:“都试试!哪个有用就用哪个!”
隆庆位面
朱载坖看完天幕,拉着张居正说:“张先生,咱得赶紧学!怎么才能又省钱又够用?”张居正展开图纸:“陛下,设个‘黑金衙门’,专门管这事。再让商人出钱开矿,利润分成。”
高拱一拍桌子:“谁敢囤货涨价,就让他去矿洞当苦力!”王崇古笑道:“俺答汗那边缺煤,要是卖过去,能换不少牛羊!”
礼部尚书犹豫着说:“陛下,有些开采法子太危险……”朱载坖摆手:“只要能挖到能源,百姓不受冻,大胆去干!再办个‘能源大赛’,谁有好点子就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