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云南能养十万铁骑这个吐槽点之外,还有最无脑的一个剧情设定,那就是皇帝吃饭掀桌子还是掀自己家的桌子。】

【琅琊榜开篇是以男主做噩梦开始,做了什么噩梦呢?原来男主就是赤焰军的少帅林殊,在多年前皇帝因怀疑男主的父亲有造反嫌疑,就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下令屠戮了男主全家,不仅如此还屠掉了男主父亲率领的最精锐的边防军赤焰军,整整7万人的赤焰军全部被自家的军队给屠了,还是在赤焰军没有谋反的情况下干的。】

【7万精锐啊,就算是鼎盛的汉唐时期损失7万精锐都要伤筋动骨甚至灭国就在眼前,而书中的梁帝竟然敢下这样的命令,完颜构看了都要给梁帝竖一个大拇指表示佩服,要知道就是完颜构说岳飞谋反甚至杀了岳飞都不会下令屠戮整个岳家军,只会把岳家军拆解以及杀一批忠于岳飞的将校。】

赵构此刻已经气的要指着天幕一通输出,只不过怕被天雷劈才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琅琊榜里的梁帝确敢这么干,关键这么干了之后他的江山还一点事都没有,梁国的对手们好像都变成瞎子和聋子一样根本就没有一点趁他病要他命的动作。】

【另外7万大军代表着什么?代表着7万个家庭,不说普通士兵的家庭关系,就说7万大军的将校们,就按500人将门出身,500人豪族出身,500人世家出身来算,梁帝把他们都杀了那他们的家族杀不杀?要杀的话对方反抗起来那需要多少军队平叛?不杀的话这些将校的家族之人一个个都对皇帝心怀恨意试问皇帝如何睡得着,国家如何安稳的了?】

【可是琅琊榜里就没有这些人的事,仿佛作者忘记了这7万人是人生父母养的一样,被无辜屠戮的赤焰军家人也没有一个人发声喊冤,这便是琅琊榜又一个不合理之处。】

【还有就是7万精锐的损失远比70万乌合之众全军覆没还要严重太多倍,别说南梁这种只有半壁江山的国家,就是大明这种大一统的中央皇朝也受不了。】

【就说萨尔浒之战明军一下子损失了数万精锐,直接导致明朝跟后金之间攻守易型,南梁这种只有半壁江山的国家在如此损失之后竟然还一点事都没有简直是一个奇迹。】

【接下来就是化名梅长苏的林殊,作为赤焰军的少帅在那场赤焰军被屠戮的战争中侥幸活了下来并且以梅长苏的身份出现在朝堂之上江湖之中,而江左盟这个组织就是梅长苏建立的。】

【那么江左盟有多牛呢,这么说吧就连皇帝的国库都没有江左盟有钱,哪里需要赈灾了,哪里需要大兴土木,江左盟都能拿出钱粮来,几百万两银子对江左盟来说简直洒洒水的存在,而作为江湖上江左盟的掌控者梅长苏可谓是钱粮在手完全就是一个江湖土皇帝。】

【而在书中的梁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时,如果你是书中的皇帝在听到这句谶语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我猜想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可得天下得谁的天下?你一介书生难道想造反不成?】

诸葛亮:???

庞统:???

【第二个反应便是这个梅长苏背后有谁在推波助澜不成?】

【第三个反应就是这个梅长苏莫不是前朝余孽想要复辟?】

【或者这个梅长苏是敌国间谍想要在我梁国搞破坏离间我朝君臣?】

【查必须给我查。】

【于是悬镜司连夜加班。梅长苏的出身、来历、师承人际网络、过往经历等等,这些资料第二天就得摆在梁帝的办公桌上。就你梅长苏的身份经得起查吗?】

【调查之后,老皇帝首先会以“招贤纳士”为由征召梅长苏入京,看你来不来,如果不来,你就是抗旨不尊。如果来了,那先在诏狱里给我待两天,看看这谶语背后到底是谁好钓出来,一网打尽。然后你梅长苏大概率会被病逝,即使皇帝突发善心,也会把梅长苏拴在身边,让其当一辈子牛马,你还想搅弄风云,做梦去吧。】

【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对谶语如此忌惮呢?】

【首先,谶语是天命的风向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皇帝自称天子,权力是上天赋予的,那么天命就是古代皇权的依据,一旦天命转移,那么你统治的合法性就会被动摇,而那些广泛流传、指向性明确的谶语就被认为是天意的体现。谶语意味着上天对当今皇帝不满,降下警示。因此,任何一个谶语,无论多荒诞,都可被视为对皇权合法性的挑战。】

【其次,谶语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无论是“苍天已死,皇天当立”还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些都是挑动农民起义的谶语。简单粗暴、易于传播的谶语能迅速笼络人心,给百姓创造当今皇帝气数已尽、新主即将出现的心理预期,给造反提供法理依据。】

【另外,谶语还是政治斗争的武器,无论是权臣还是皇子,都可以通过制造谶语的方式来打击敌人,以达到其大权独揽甚至篡夺皇位的目的。比如王莽篡汉,武则天登基,都大量利用了谶语来制造舆润。】

【因此,封建王朝的皇帝对谶语都是非常忌惮的,一旦出现相关谶语,皇帝都会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态度展开血腥的屠杀。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民间流传的代周者隋的流言,宇文护为此杀了很多大臣。】

【隋朝末年,天下流传“李氏当天子”的谶誉,为此杨广把郕国公李浑及其宗族32人全部处死,三族以内全部流放,李渊也因此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还在杨坚朝的郕国公全族上下看到这句话时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郕国公本人已经没有心思再看天幕了连忙叫人备车他要进宫向杨坚哭诉,杨广太特么残暴了,这种人根本不能继位否则大隋危已。

而李渊表示比起谶语天幕的出现和曝光才是最致命的。

【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刘家的“金刀之谶”这个时候是不是也有人说了,你说的那些都是乱世。那好,咱们说一个太平盛中因谶语而丢掉性命的人,李二算是中国帝王的天花板了。贞观盛世也算太平盛世,但李二也会因一句谶语杀死战功赫赫的将军。】

“阿?”还在吃瓜看戏的李世民懵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吃瓜还吃到自己头上。

自己难道也是这种害怕谶语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