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 > 第215章 武汉会战(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月26日,日军又顺利攻陷九江,并向南浔线发起进攻,试图迂回包抄第九战区对我方展开大放血。】

【在这紧要关头,薛岳临危受命,以第一兵团总司令的身份在南浔线组织防御。】

【薛岳是农民出身,有着无畏的血性和超群的指挥才能,在刚结束的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立下过汗马功劳,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现在薛岳来到了武汉,他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誓要让日寇在此处弓尽刀折。】

薛岳!

在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将军!

这句话让许多人都开始对这位后世的薛岳将军来了兴趣。

已经到了的刘彻那叫一个羡慕,他的将领太缺了,要是给自己来几个不……再来一个薛岳这样的水平的将领,匈奴人还想卷土重来?

做梦。

一想到卫青霍去病之后的大汉将领打的那些战,已经发猪瘟的刘彻心口简直在滴血……

以至于他又忍不住大骂李广利这个废物。

不同于发猪瘟的刘彻,李世民倒是没有那么想要薛岳这样的将领,实在是他麾下能打仗的将军太多,甚至他自己都是打仗的好手,比起将领他李二凤倒是想要更多的经世之才替自己治理好新生的大唐。

朱棣跟刘彻打不出,没办法他也缺将领尤其是统兵大将,不然他都不需要自己亲征蒙古留在后方处理朝政就好了。

朱由检也是十分眼馋薛岳这样的将军,要是自己有这样能打的将领那区区鞑子还不手到擒来。

要知道那薛岳将军打的还是工业化时期的日军,双方装备上的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而关外的后金也就骑兵厉害,步兵甲胄厚一些,除此之外并没有如同后世日军那样碾压明军的装备和生产力。

要是薛岳将军来自己这个时代打后金野人还不是随便打!

最后朱由检长叹一声,他是多么想要一个能扛起重任的前线统帅,可偏偏满朝将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以至于区区之后几十万人口的建奴在那耀武扬威,最后还窃取了华夏的基业遗毒后世。

日本区区一个岛国不过弹丸之地为何能够先一步工业化?

朱由检又不是傻子至少在看到天幕里的这些内容后,不是太傻的人都能猜出一些情况,比如满清以少数人口统治多数人口会干些什么善尽天良的事情出来。

日本现在什么情况他朱由检又不是不清楚,我大明地大物博都没有先一步工业化,你一个小小岛国凭什么能够快速工业化还不是满清的功劳,恐怕那些赔款给日本银子给了日本工业化最大的帮助。

【七月底,薛岳召集手下展开战前部署,他在金官桥一带画出了一道线,要求各部队停止撤退,并依托庐山等地形构筑好一条倒八字防御线。这条线守不住,愈向后退,正面就愈大,就愈不易守。薛岳对自己的将士们说道。“在未接到指示的情况下,绝不允许擅自离岗。如有违命误国,弃阵脱逃者,即为国家之罪人,杀无赦。”】

岳飞目光灼灼,他知道薛岳下了这样的命令,就不会有将领胆敢逃跑,就是有那么几个也影响不了大局,至少不会比唐生智在南京下的荒唐命令那样糟糕。

【8月1日,日军106师团向南浔线发起进攻。薛岳的部署迎来了实战的考验。日军首先献出了屡试不爽的火力,覆盖38式75毫米野战炮与三菱轰炸机同时作响。在两天内我国军的金官桥阵地倾泻了十余吨炸药,茂密的山头统统化为灼热松软的胶。】

天幕里日军的飞机如蜂群一样飞到国军阵地上投掷炸弹呈现在众人面前,虽然在此之前所有人都看过了淞沪会战以及南京保卫战甚至是亮剑里的战争内容,可还是没法适应这种后世的战争方式,而且还是那种己方处于被轰炸的劣势一面。

各大位面的将帅都在思考,如果是自己指挥后世这种战争,面对敌军的空军轰炸该如何应对。

年轻的刘彻准备考一考卫青和霍去病,看看两人对这种战争方式有什么应对方法。

卫青还在认真思考之时,霍去病直接说自然以飞机对飞机咯,这话听的刘彻都不知道是夸他好还是不夸他好。

卫青见状出言对霍去病道:“去病陛下的意思是你没有飞机的时候该如何面对对手的那种轰炸。”

霍去病耸了耸肩:“办法没几个就那样,要么冲上去跟日军近战双方你中有我,这样那些飞机就会顾虑炸到自己人而束手束脚。当然如果碰到心狠的统帅不顾士兵的生命那这个办法就没有作用。剩下的就是把兵力分散让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就是挖壕沟被动防御炸弹会不会落在自己头上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卫青你觉得去病说的如何?”刘彻目光落在卫青身上,后者沉吟片刻道:“臣对后世的战法只能通过几次天幕粗略的讲解中知晓,因此应对之策也跟去病想的并无二致。”

刘彻微微颔首并不意外卫青的话,哪怕是他自己也没法在这么短时间内想出更好的防御方法,他也不认为薛岳这种后世名将应对那种不属于自己理解范围里的战争模式会比自己还不如。

这一点自知之明刘彻还是有的。

【8月3日上午,随着轰炸的结束,日军并开始向国军主阵地发起如黄潮般的冲锋,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向他们许诺,在这种火力覆盖下,敌人的阵地已经没有太多活口。】

【但事实上,早在开战前,湘军七十军军长、山地战大师李觉在芦山上修筑了一种新的防御工事,陶罐状单兵掩体,每个陶罐由交通壕相连接。与国军传统的一线式战壕掩体相比,这种掩体更加分散,也足够坚固。在第一次淞沪会战期间,他甚至能顶得住日军大口径榴弹炮的轰击,面对106师团的小口径野战炮当然也不在话下。】

各个位面的观众都是眼前一亮,明末清末的的将领也是如此。

明末的将领们是被后金或满清建立的火器给打的没脾气,尤其是尚可喜等人投靠黄台吉后把火器部队送给了后金,明朝的坚城在后金军队面前就不再变得坚不可摧,明军自己也尝到了火器的可怕,如今看到这种防御火炮的方式明军怎么可能不学。

在明军看来连后世那种恐怖的火炮都能防住,现在这种火炮又怎么可能防御不住,不就是“轰夷大炮”的嘛,还是实心弹,那种伤害怎么可能打得到躲在壕沟里的人。

而清末也是如此,特别是准备开打的八里桥之战位面,英法联军这一次面对的可不是只会冲锋挨枪炮的满清骑兵,而是一道又一道壕沟的满清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