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启见对方沉默不语,心中有些不悦,他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你昨日才刚刚走马上任,今日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安王府,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吧。也罢,今日既然你来了,本王就好心指点你一下。以你的才能,在从六品翰林修撰的位置上干满三年,若不出意外的话,便有机会进入内阁。不过,这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表现了。好了,本王言尽于此,你可以走了,本王也不留你了。”
然而,对方并没有如楚启所愿转身离去,而是一脸凝重地看着他,缓缓说道:“我今日来此,并非是为了听你这番指点。实不相瞒,我在翰林院中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据我所知,曾有好几次,有人私自调走了重要的文书,但这些文书却从未被归还过。更让人惊讶的是,我还发现你在调走这些文书时,基本上都没有通过正常的程序。所以,我希望你能将这些文书归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问你是否已经查阅过相关资料了呢?本王可是经过特别许可之后,才进行此番调动的啊!罢了,既然如此,那就派人把所有的翰林卷宗文书都取来,交还给翰林修撰大人吧。对了,不知大人尊姓大名?本王在此送大人一句话:凡事都要深思熟虑之后,方可付诸行动。我也晓得大人您如今年少有为、意气风发,但切不可过于轻狂啊!”楚启安言罢,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怀里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书。他快步走到黄景行面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文书递了过去,仿佛它们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黄景行微笑着接过文书,然后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我叫黄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景行。”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整个房间里回荡着,让人不禁对他的名字印象深刻。
楚启安见状,也不甘示弱地同样大声喊道:“本王楚启安,字君澜!”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自信。
……
然而就在此时,房间里的谢晓语却突然轻笑了一声,这笑声仿佛打破了房间里的某种紧张氛围。原来,当她听到状元要找楚启安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动回避。
楚启安见状,心中略感诧异,但他随即快步走到谢晓语身旁,柔声说道:“你刚才完全不必回避呀。况且,这也并非什么军国大政之类的机密要事,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能听的。”他的声音温和而低沉,透露出一丝关切。
谢晓语抬起头,美眸流转,看着楚启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轻声说道:“我自是知道没什么不能听的,只是想着你们谈正事,我在一旁总归有些不便。”她的语气轻柔,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温柔。
“不过他有点年少轻狂,不过他才十六也是正常的。”楚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