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您说楚启安会来?”林念楚满脸狐疑地看着父亲林彦博,似乎对这个说法有些难以置信。
林彦博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他应该大概是不会来的。”他的语气虽然带着些许不确定,但从他的表情和用词来看,显然他对自己的判断有着相当的把握。
“这是为何呢?”林念楚追问道,他对楚启安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对于父亲的这个结论感到十分好奇。
林彦博解释道:“因为他这个人啊,做事情总是念及他人的恩情。就像他对林琪欣一样,林琪欣对他有养育之恩,他便以保武乾辰为太子、为其铺路的方式来报答这份恩情,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
林彦博的话让林念楚陷入了沉思,他开始重新审视起楚启安这个人来。原来,楚启安并非那种忘恩负义之人,而是一个懂得感恩、重情重义的人。
“可是他总是与常人不一样啊!这么说吧,单就他的武功和箭术而言,他简直就像是一个谜。他似乎谁都打不过,可又好像谁都无法杀死他。更奇怪的是,他明明不会射箭,却又有着一段令人吹嘘一辈子的辉煌经历——一箭射断了南昭王的军旗!”林念楚满脸狐疑地说道。
“好了,关于这件事情我确实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再稍微等一会儿,说不定他会派个人过来给我们解释一下情况呢。”林彦博一边说着,一边心里暗暗祈祷着楚启安能够亲自过来。
他其实非常希望楚启安能够到来,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直接和楚启安沟通,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然而,与此同时,林彦博心中也有一丝矛盾和纠结。他知道楚启安身上背负着很多责任和压力,如果让楚启安亲自过来,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负担。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林彦博感到十分无奈,他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自古忠孝两难全。”在这种情况下,他既希望楚启安能够尽到对他的责任,又不希望楚启安因为他而承受过多的压力。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局面啊!
……
“启安啊,你为何总是如此固执呢?你大可以让陈公公或者其他可信之人前去探听一下对方的情况呀。”武洛伊面露忧虑之色,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然而,楚启安却摇了摇头,坚定地回应道:“不必了,若结果与我所预想的有所不同,那么现在的局面恐怕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有所变动,便会引发一系列新的后果,而这并非我所愿看到的。毕竟,当年的那些事情,不过是老一辈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罢了。”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接着说道:“话虽如此,但如果我真的对此不闻不问,内心恐怕难以安宁。我也并非完全没有考虑过,只是在某些时刻,脑海中会闪过这样的念头罢了。然而,这毕竟涉及到皇家之事,基本上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很难再有其他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