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世僧领着几个人走了过来。世僧面带微笑,向大家介绍道:“这几位都是我的江湖朋友。”他指了指身边的辛华和江海,接着说:“辛华和江海表面上是朝堂之人,但实际上,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江湖背景。”
世僧顿了顿,继续说道:“辛华虽然不懂武功,但他的智慧和谋略却是非常出众的。而江海,他可是一名武将,虽然在江湖上流亡了几年,但他身上的傲骨和武将气质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李松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他看着世僧,好奇地问:“世僧,你怎么也来了?我原本并没有打算只守三天。关于少主的行为,我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一开始,我还以为少主是个死忠之人,但后来我才发现,少主其实是为了心中的某个念想,才甘愿成为别人的棋子。”
李松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你们都说我不懂政治,可我心里清楚得很,少主他是为了将来的大武的主君。”
世僧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李松,关于庙堂之事,我们这些人恐怕难以处理妥当啊。”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和楚启安小时候就相识,不过中间有十年的时间我们未曾谋面。然而,尽管如此,我对楚启安的事情还是略有耳闻。说实在的,我对楚启安这个人深感钦佩,毕竟他在这十几年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
世僧感慨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而如今的我,已经还俗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释然。
李松闻世僧言还俗,惊愕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失声问道:“缘何骤然还俗矣?”世僧目光如炬,坚定地说道:“余虽已不问江湖事数载,然今楚启安如此坚守初心,为大武之未来奋力拼搏,余身为旧友,岂能再作壁上观?余欲以己之方式,助其一臂之力。”
李松听后沉默不语,他的目光落在了某个方向,然后伸出手指,指向了那个位置。
次日正午时分,阳光明媚,安阳中心的比武台已经顺利建成。这座比武台气势恢宏,宽敞而坚固,四周的观众席也已经布置妥当,足以容纳众多观众前来观赛。
陈公公站在比武台旁边,审视着四周的环境。他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番观察后,陈公公决定调来一队弩箭手,以确保比武过程中的安全。
这些弩箭手都是训练有素的精英,他们手持强弩,箭头闪烁着寒光,一旦有任何突发情况发生,他们能够迅速出手,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陈公公做完这些还有不放心他决定有些事情还是亲自出手。毕竟楚启安是一位王爷,死了谁也不好过。虽然是武天策布局但是结果就是楚启安与江湖为仇。如果楚启安死了,楚氏的怒火可以烧江湖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