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师娘询问,王卫民还是老一套的回答,这也确实是事实而已。

师娘在听完王卫民的解释后,一时真不知道说啥了,这些东西想不想收那,说不想收下那却太假了。

但如果手下了不说丈夫那边会说啥,就是自己也担心会不会影响王卫民他们自己的生活。

“师娘,你就放心吧,我和你说你可谁都别告诉。”王卫民极其小声地说道。

师娘一愣,随即点了点,更小声地回道:“卫民,你就放心吧,这个事情到我这就算完了。”

王卫民点了点头,低声介绍起了村里的情况,包括王卫民以后就是族长的继承人,包括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

师娘听后一脸惊讶地看着王卫民,这实在太夸张了,但随后想了想也就明白过来了。

附近这十里八乡的,那个村不是好几个大姓,只有王家哇村,他们全是姓王的,虽然有其他姓,但那只有几户而已,完全可以不算。

师娘也算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对于那个时代多少都知道一些。

尤其是师傅的母亲,在听到王卫民这么介绍后,才算是彻底明白,她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可是比师娘多太多。

那时候那个村里面没有逃难的,随后其他逃难的在逃到这边,当年王家哇村好像也有逃难的。

但是他们不同,只有女的逃出去,但手里都带着口粮的,而且逃难的距离也不远。

不少人过了一段时间最后都回来了,看来也做给其他周围几个村看的。

如果当时王家哇村没有安排逃难的,那其他周围的几个村就会知道他们肯定有存粮的。

一两个村上门还行,要是周围好些村一起集合起来,就是王家哇村有再多的人也阻止不住啊。

“原来是这样,我说那时候,你们村好些女眷在出去后一段时间又都回来那。”老师母亲点头说道。

王卫民笑着说道:“经过这一次也没有太多了,我能送这些粮食过来,主要还是即使明年年成还不好,我们村多少是有收入的,我们村每一块地都打了好些深井的。”

“这样即使明年不怎么下雨,我们最少能保证基本的生活的。”

听到王卫民这么一介绍,师娘和师父母亲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卫民那这次你送来的东西,我就收下了,以后可不能再送东西来了啊。”师娘点头叮嘱道。

王卫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下次我也不会再送了,师娘我还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师娘看着王卫民,心里想,这傻小子又弄啥东西了。

“我不要,你已经送的够多的了。”师娘立刻摆手拒绝说道。

王卫民则是耍赖笑着说道:“师娘,这是你自己刚刚说的,我这次送啥你都收着的。”

师娘一愣,随即一脸笑意地对王卫民说道:“你怎么还上学时候一样啊,就知道撒娇耍赖,行了,我怕了你了,拿出来我看看什么东西。”

王卫民伸手从口袋里面,其实从空间里把入职表取出来,放到桌子上面。

“师娘,上次我来的时候,就想着这件事情了,正好最近同学找我帮忙,他给了我一份入职表,我给你送来。”王卫民语气很平淡。

虽然王卫民说的很简单,但是师娘听到的则不一样,尤其是在看到入职单放在桌子上时候,就更不淡定了。

这工作入职表,不要说师娘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了,就是四九城的城里人能得到都不会淡定的。

师娘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王卫民,师傅母亲更是如此,她虽然是老太太,但也知道这份工作入职表对家里的意义。

尤其是这个还是给儿媳妇的,那就是说以后两个孙子也就是城里人了,即使考不上中专,哪怕一个高中以后也是可以有工作,那可是铁饭碗啊。

王卫民看着老太太拿着入职表,双手都是激动地颤抖的。

“卫民,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你还是拿回去吧,给你大姑送去,上学的时候,她就对你挺好的。”师娘从婆婆手里拿过入职表,立刻放到王卫民的面前,坚定地说道。

王卫民则是笑着说道:“师娘,我大姑那边你就别担心了,我能给你送来,说明我大姑那边我还会有其他的安排。”

“再说了,你自己刚刚说的,我今天送啥都不接受的。”

师娘听后还是摆手,一刻都没有犹豫,语气坚定地说道:“那我今天就失言了,你还是收回去吧,这东西太贵重了。”

“就是卫民,你送点粮食啥的,我们也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可这个工作真的不行,你们族里还有好些人在家里种地那。”老师母亲虽然舍不得,心疼,但还是语气坚定的拒绝。

王卫民当然知道这工作不是这么好送出去的,其实找人给老师调整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本质上改变不了老师他们家庭的。

王卫民没有把入职表推过去,而是点上一支烟默默地抽着,这个时候屋里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还有王卫民抽烟的声音。

王卫民抽完最后一口烟后,丢下烟头,沉声问道:“师娘,奶奶,你们感觉明年年成会怎么样。”

师娘和奶奶一愣,但还是随口说道:“明眼人都知道,不会太好。”

“是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除了考上中专或者大学,其他的还有机会进城吗?”王卫民继续问道。

随后补充道:“当然当兵可以,可是周围你也看到了,不少当兵后不是一样也是回来种地的吗?”

“我送来这个工作表时候,我就知道你们不会这么轻易收下的,如果我背后求人给老师调到城里教书还是很容易的。”

“可这本质能改变啥吗,孩子的户口是跟着母亲的,想进城还是一样要考学的。”

“我给师娘找工作的原因,就是师娘是城里户口,两个孩子也跟着,都有了定量,只要上了高中那就肯定分配工作的。”

“还有你们也说了明年年成不会好,那是不是生活只会更困难,城里虽然吃不饱,但最少有点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