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并没有选择和那些巨头合作,反而是选择了那些中小的零售店。
这些店本来本来就在巨头的挤压下,盈利微薄。
在线上开店又不要钱,还能拓宽渠道。
进展速度反而飞快。
赵家华每到一地就召开一场发布会,将大量的中小零售商召集到一起,听他的演讲。
一边预料物流网络,一边将物流网络快递员当做地推的团队。
手把手教这些器商家如何做电商。
这次融资之后,总计增加了49位股东。
这些股东让物流网络的建设速度飞快前进。
加上了微软联合一些巨头商家来竞争。
张启明也没有再死守,10月才开始开放注册网店计划。
从8月到9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三方注册网店数量,就由最初的1万家增加到了10多万家。
并且这个速度,还在随着地推团队的庞大,变得越来越快。
微软在进入8月中旬之后,总算将自己的购物软件mS-mart开发出来。
只是和合作的几家巨头合作,线上和线下的配合没那么快。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物流网络,没有快递员这一个阶段。
一直到进入9月份,才开始陆陆续续的开始网购配送。
只是太过于仓促,那配送速度和体验,遭到用户大量投诉。
加上物流投资,烧钱速度飞快。
让微软和沃尔玛、家乐福这些零售巨头,有些崩溃。
这根本就是拿钱去烧的赔本买卖。
到这个时候他们才醒悟过来,亚马逊看似营收高,实际可能存在严重亏损。
互联网这种先大幅度亏损占据市场的打法,让这些合作零售巨头有些受不了。
他们还发现网店的销售,反而影响了他们线下门店的销量。
亏损比他们直接开店还大。
而微软的系统占比例实在太低,加上购物软件几乎是照抄亚马逊,在网络上都快被骂死。
他们的订单稍微派送一点问题,就会被大量的网民在网上网暴。
沃尔玛、家乐福,这些零售巨头们在派出人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和亚马逊合作的那些商家,之所以能够赚钱,完全是因为亚马逊补贴了配送费。
可要让他们拿出钱来补贴配送,根本不可能。
微软市值不过20来亿美元,就更拿不出钱来进行全球补贴。
它可不像亚马逊,刚融资了200多亿美元,有的是子弹和他们打。
比尔现在也有些骑虎难下,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咬牙选择了融资。
他找家族的聘请专业团队分析过,互联网电商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
就算啃不下全球市场,哪怕只是拿下一部分,也足以让微软赚的盆满钵满。
赵家华见微软居然融资,补贴零售商和他打价格战。
当即以同样的手段反击。
只不过赵家华很鸡贼。
仗着亚马逊拥有全球庞大的市场,只在局部和微软碰撞地区打价格。
其他地方还是正常营业。
亚马逊可是率先拿下了东瀛这个大本营。
东瀛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庞大的制造业。
特别是在3c数码、家电领域,在全球都是极具竞争力。
赵家华直接以此优势,发起价格战。
他一找东瀛松下、索尼这些电子巨头商议,一个个都是满口答应。
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错过。
价格战一触即发。
双方在热门商品上展开激烈角逐,你降百分之十,我降百分之十五。
索尼电视机、松下音响...这些热门商品的价格每天都在刷新底线。
表面上看,东瀛在这一次电商大战当中好像收益最大。
本来就面临经济下滑,制造业开始落幕的他们,居然有一种制造业再次复兴的趋势。
殊不知,真正高兴的是张启明。
本来预计还要几年才能改变消费者购物习惯,但是通过电商大战,搞得人尽皆知。
让消费者都成为网购才是最便宜的。
反而以极快的速度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当消费者已经洗喜欢,按送货上门,价格还更加便宜时。
再想要逆转让消费者购物习惯,回到以前,花费的代价只会更大。
这场电商争大战,将快速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而且张启明真的愿意做好人,跑去拯救东瀛经济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华夏互联网行业真正崛起,是从第2次互联网开始。
互联网时代开启的初级阶段,资本是狂热无序的。
所以前世才有了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造成互联网寒冬。
这一场互联网泡沫危机中,导致全球损失极为惨重。
其中米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两年内从最高点5048点跌至1114点,缩水78%,市值蒸发约5万亿美元。
泡沫破裂致使大批互联网公司破产、40%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退市。
80%的科技公司股价跌幅超80%,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大量投资者财富灰飞烟灭,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金融泡沫事件之一。
东瀛反而因为90年代初地产和股市破裂,在2000年左右依然属于衰退期,没有那么多精力发展互联网,反而幸免于难。
张启明将亚洲互联网大本营之一放在东瀛,除了用加速东瀛的地产破裂更严重。
还准备将东瀛大量资金,再度投入互联网初期,这个超级泡沫当中。
张启明很想看看,等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在纳斯达克经历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在东瀛身上再上演一遍,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会不会从倒退的30年变成倒退50年。
他的这个心思没有对任何人说起。
现在只是让赵家华去做大好人,带动东瀛经济的复苏假象。
通过狂热网购市场,先让东瀛配合大量挤垮东瀛实体门店再说。
等到互联网泡沫危机之后,东瀛的市场说不定经济还会再度衰退。
到时候再考虑把外卖做起来,给他们送上便宜经济大餐去。
把东瀛做成纯粹消费市场。
………
时间进入九月后,在9月1日,花狐邮箱以500亿港元,成功登陆港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