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景称他们浏览器市场份额高,是用户自由的选择,市面上也有多款浏览器,不存在垄断。
指责微软利用系统支配权,强行深度绑定浏览器,才是真正的垄断。
微软又撕咬着,网景浏览器占据95%的市场份额,已经是事实垄断。
微软此举推出浏览器,是为了打破网景的垄断,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深度绑定浏览器,是为了让用户使用更加流畅,同样不存在垄断。
12月15日
就这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时。
《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香江浏览器:科技奇迹还是安全威胁?”
文章质疑网景浏览器,是否会成为华夏政府收集西方情报的工具。
这个帽子一扣下来,虽然文章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却引发大量吃瓜群众,在网上更加激烈讨论。
还引起国会山讨论。
一位参议员公开呼吁:“我们应该对来自某些地区的科技产品,进行安全审查,保护米国国家安全。”
这个帽子一扣下来,网景浏览器再度下跌。
市值一度跌回上市首日。
这让不少持有股票的股民心中发慌。
梁文风见状,立即召开发布会指示回应:
“网景浏览器虽然是一家香江公司的产品。
但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
并且利用启明全球数据中心,将相关数据都放在各国本地。
网景浏览器始终坚持本地化服务,相关数据信息都受到当地政府监督。
我们始终将用户安全和隐私放在首位,全球用户都可以放心使用。”
随后,为了让全球用户更加信任。
邀请启明数据中心地区政府,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查。
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调查报告,自证清白。
一番操作下来,股价开始止跌回升。
不过,米国政府既然放出话来,自然不可能轻易结束。
梁文风就算知道微软是在耍无赖,拖延时间,可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通过法律诉讼。
在这次事件中,张启明始终没有站出来发声。
方舟软件反而是在这双方争吵时,得到了一定好处。
方舟系统市场份额,再度增加了三个百分点。
显然有不少用户不满微软的做法,抛弃了微软系统。
不过张启明虽然表面没有发声,但网上的舆论却对网景表示同情。
网民探讨声中,对微软的指责和辱骂占据多数。
引发了不少人对微软的仇视,好不满。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张启明控制的水军大军引导所致。
网景上市,在全球引发讨论,在香江本地。变化更为明显。
12月1日,网景上市当日,卫一兴当着记者的面表示要建设数码港,支持互联网科技发展。
时间过去半个月。
港府宣布成立“科技产业发展委员会”。
并规划在将九龙建设数码港,吸引全球科技公司落户。
九龙和香江岛早就已经开发非常成熟,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地皮,用于建设数码港。
这么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支持那帮地产商和英资企业。
这几年新界科技城的大力发展,让这帮地产商和英资基本上没吃到肉。
心中有多不甘心,张启明不用猜也知道。
只是让张启明没想到的是他们选择的那一块地,居然是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本身面积并不大,所以还划分了周边的一些土地,并允许填海造路。
要在九龙打造另一块科技中心。
警务处处长在发布会上公开表示:
“为了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为了让九龙城寨的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
警方将出动警力,铲除这一座魔窟,解救居民。”
财政司司长在发布会上表示:“网景浏览器的成功,证明香江有能力成为全球互联网科技中心,政府将全力支持科技产业发展。”
声势搞得浩大无比,各大报纸更是连续多天头条报道。
只是张启明在看到项目中标公司后。
曾经的地产五虎一家不少,他们科技城那些地产公司一点好处没捞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张启明只是不屑一笑,懒得搭理。
他内心当中其实也是希望数码港能够成功。
只是有这帮人在,张启明不觉得能够成功。
最终的结局,和后世数码港地产估计没什么两样。
这段时间张启明全泡在香江各大大学里。
香江各大学,在张启明影响下,计算机科学早就成为最热门的专业。
这次拜访各大学,是为了说服各大学增设专门的互联网技术研究院。
这种增加项目,当然少不了捐钱。
这几年除了张启明自己旗下的启明科技大学,香江其他大学受到他的捐助不在少数。
加起来最少超过50亿港元。
这让香江的各大学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项目,几乎成了张启明旗下各公司私人研究。
在他的大力资金支持下,香江各大学资源充足,在全球排名不断上升。
从全球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就读。
为张启明旗下各公司提供了大量人才。
启明科技大学,在计算机前沿和通信领域前沿技术上,启明科技大学和启明科技合作,有着显着优势。
是亚洲喜欢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学生,乃至全球不少学生首选之大学。
………
互联网财富神话,让香江互联网创业园,也成为有志于互联网创业的年轻人,首选之地。
新闻的发酵,让不少年轻人掀起互联网创业热潮。
在互联网创业园一栋大厦中,三个年轻人租了一间小办公室。
创办了香江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香江在线”,提供本地新闻和信息服务。
类似于这种三两人就开始的创业公司,这个半个月里申请数量就多达数十家。
“我是启明科技大学毕业,梁文风也是,他能在互联网成功,我们为什么不能?”创始人之一李家豪对记者自信说道。
已经在新闻上消失一段时间的地产大亨们也开始转向。
李超人小儿子李择楷宣布成立科技投资基金,首批注资50亿港元支持本地科技创业。
新鸿基、恒基等地产公司纷纷跟进,将科技投资作为新的战略方向。
只不过这些科技投资公司负责人,都是他们家族二代。
投资的第1个项目也不是科技项目。
而是九龙城寨数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