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姚三土对于如今这样的修炼状态,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的。

有家中圣地庞大的聚灵之能,他就能在境界修炼上节省出不少时间,用于器道一脉的钻研。

并且,因为自家仙尊的通天彻地之能,姚三土根本不用为自己以后的器道修炼法门发愁。

就如当年第一次进入百炼秘境的时候,陈阳对他说得话一般,他只管在修炼上努力,剩下的事情仙尊都会帮他搞定的。

到了最后一脉,也是由陈阳亲自掌持,如今也算终于交出去的一门百艺传承,符法。

杨元文自打跟随陈阳修习此道之后,一连好几年,都是不曾离开那桑露谷谷地一步。

直至其境界修炼,在陈阳的助推之下突破到了凝元,符法修炼上也小有成就,才正式搬出桑露谷,入驻到了天工峰上。

随后几年,家中又接连出了两名本族孩童,于阵法一道有些天赋,便开始随他在天工峰修习此道。

相比于同期入门的另外两名天赋异禀的修士,杨元文看起来确实比较平庸,也就只在符法一道上有些还算不错的资质。

但就如此前所说,这个孩子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懂得自我排解。

他从不会放任那些负面情绪在心中累积,总会在不断审视自身的过程中,将其慢慢消解,甚至于转化为自己的内生动力。

尤其是在收了两个徒弟之后,杨元文便是对自己的修炼天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心境也是更加浑元凝实。

在境界修炼上,那些在他看来根本不用刻意去理解记忆的功法内容,对这两个孩子来说,便好似天书一般晦涩难懂。

在符法研习上,那些在他看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各类技巧,对手下的两个徒弟来说,也是天大的难题。

到这个时候,杨元文才意识到,原来像自己这样的人,已经是无数资质平庸之人眼中的天才。

若是这样还不知足,心间常怀嫉妒愤懑之情,那才真是念头不够通达、心胸不够宽阔了。

百艺四道皆过,三重天域内的情况便也都已经明了。

接下来便是属于杨氏的核心区域,四重天域。

按着地界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来说,先是由余老坐镇的桑露谷之地。

这位曾经一度道途断绝的老修,在得了陈阳延续道命之后,心态也完全步入到了另一个层次。

能够修至凝元之境,对他来说便已经非常满足,所以在桑露谷这些年的日子里,他的大多数精力和时间,便都放在了培养杨氏本族的修士之上。

十年之前,进入谷中修炼的杨元诚和杨元菲二人,还是坐在杨元兴面前,听他讲解道法的小童。

经过了十年的修炼,二人的修为都是平稳提升,按着一年一重的进度,眼下也有了聚气十重的圆满境界。

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为了谷中修为最深厚、最为可靠的长兄和长姐。

平日会帮着余老一并处理谷中的各项事务,并指导之后入门的弟弟妹妹们进行修炼。

在这十年之中,杨氏本族修士的数量也有明显增长。

即便不算在三重天域内修习百艺之道的五人,如今在桑露谷中,也有十人之多。

只是有些让陈阳略感可惜的是,在这十年里,无论本族还是外姓孩童,都不曾再出现那种天资特别出众的孩子。

基本上都只属于能够修炼,但是很一般的那一类。

就这一现象,陈阳还专门在神宫之内招来了一众神灵进行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靠谱的说法,便是杨氏一族承运有数。

之前的三十年里,杨氏始终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今到了成为西北共主的地步,便等于是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之后,便是要开始新一轮的积攒和沉淀,才能够迎来新一轮的厚积薄发。

同理,在前三十年中,因为发展崛起的速度十分迅猛,杨氏一族能够承载的气运之数也随之水涨船高,接连诞生了杨灵睿、杨元鸿这两位沧澜顶尖天骄,以及如杨灵清、杨灵殊等人,这样天赋异禀的修士。

而这样的气运壮大之势,便是在杨氏远迁入蛮土圣地之后到达了顶峰。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林巧和杨元兴这两个孩子才得以承运而出。

如果再加上陈怀安,那单看杨氏一族之中,便已经诞生了足足六名拥有天骄之姿的修士。

这还是不曾将杨元柠和杨元炤二人算上的情况。

有这些天资卓绝、潜力无限的年轻修士不断涌现,便是已然将杨氏前三十年攒下来的气运给占满了。

以枯运的见解,眼下如果杨氏不打算行夺运之事,就必须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稳定的发展,方才能够再孕育出更多的气运降身,从而再现天才之人。

就陈阳的性格,以及杨氏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自然是不可能为了抢夺气运专门去做那杀人破门之事。

以陈阳修炼至此的经历和感悟,这样的恶因恶果,便是一定要杜绝才好。

反正眼下杨氏一族中的各项事务都在稳步推进,以行稳致远之道,便不必太过急于求成。

至于下一阶段踏足中部的事宜,完全可以等到族中这些天骄真正修有所成之时,再做考量。

桑露谷以西,翻过一片山林之地,就是杨氏的另外一方旧地,由家中老祖杨贯峰坐镇的松山旧址。

由于道院这些年不断赐下新的灵植,松山深处的灵植园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被杨氏修士扩建了五倍有余。

此时从山顶之处向后望去,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五彩绚烂之色。

各类形态不同、高低各异的灵植,在这方山峦之地争奇斗艳,光是独具特色的气象就已经凝聚了四五个。

不过,要说其中最为出彩的一株,还要数那立于绚烂光华之中,独独挺立的那一抹青绿。

这株过去因陈阳聚灵之力而生,依靠在他身旁缓慢成长的细小灵植,如今已然成为这整座山峦之地中的百灵之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