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球音乐学校的晨铃,是用伽马星的兽骨风铃做的。
每天清晨,风一吹过教学楼前的梧桐树,骨铃就会发出 “叮铃叮铃” 的脆响,混着孩子们练习乐器的声音,把整个校园泡在温柔的音乐里。
赖多多踩着铃声走进一年级的音乐教室时,教室里已经闹成了小集市。伽马星的男孩阿骨正举着骨笛追着同桌跑,笛子吹得不成调,倒像极了星脊林的晨鸟叫;
冥王星的双胞胎姐妹蹲在角落,正对着冰琴哈气 —— 昨晚温度太低,琴弦冻住了,姐妹俩想用哈气融化冰面,结果把自己的鼻尖也冻得通红;
只有靠窗的一个小女孩,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乐谱,手指轻轻在桌面敲着节奏,像在弹一架看不见的钢琴。
“同学们,上课啦!” 赖多多把星脊木吉他放在讲台上,笑着拍手。
喧闹立刻停了下来,阿骨手忙脚乱地把骨笛塞进书包,双胞胎姐妹也赶紧坐直,只有靠窗的小女孩,抬头看了她一眼,又轻轻低下头,手指还在桌面继续敲着。
这节课教的是《橄榄树》。赖多多先弹了一遍前奏,清亮的吉他声刚落,阿骨就举手:
“多多老师!这首歌的调子像我们部落的迁徙歌,就是没那么‘绕舌头’!”
全班都笑了,赖多多也跟着笑:“那我们一起把它唱成‘跨星球版’,阿骨你可以加一段骨笛伴奏,好不好?”
孩子们跟着吉他声唱了起来,虽然有的跑调,有的忘词,但声音里的认真劲儿,比任何完美的合唱都动人。
赖多多边弹边看,目光不自觉又落到靠窗的小女孩身上 —— 她没跟着唱,只是嘴唇轻轻动着,手指敲桌面的节奏,居然和吉他的和弦严丝合缝,连她故意放慢的间奏,都被女孩精准地 “接” 了下来。
更奇怪的是,当她弹到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这句时,胸口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震颤 —— 那是她穿越到星际后,只有在听到地球老歌、摸到地球旧物时才会有的精神力波动。
可这次,波动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那个小女孩的方向,像两束频率相同的光,在空气里悄悄共振。
赖多多心里一紧,指尖错了个音。坐在第一排的卡诺(他最近总来当 “助教”,实则想偷师新编曲)立刻抬头:“多多姐,咋了?琴弦断了?”
“没事。” 赖多多定了定神,继续弹完最后一段,下课铃响时,她叫住那个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呀?能留下来跟老师聊一会儿吗?”
小女孩点点头,声音轻得像羽毛:“我叫星晓。” 她跟着赖多多走出教室,站在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落在她发梢,像撒了把碎星光。
“刚才上课,你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唱呀?” 赖多多蹲下来,和她平视。星晓捏了捏衣角,小声说:“我…… 我怕唱跑调,而且我奶奶说,这首歌要‘用心听,才能唱对’。”
“那你刚才用手指敲的节奏,是跟着吉他走的吗?” 赖多多追问。星晓眼睛亮了亮,点头:“嗯!我能‘听见’吉他的声音里有‘光’,我的手指就想跟着光走。”
这话让赖多多心头一颤 —— 她小时候在地球学钢琴时,妈妈也说过 “音乐里有光”。她试着伸出手,轻轻覆在星晓的手背上,下一秒,熟悉的精神力波动再次传来,比刚才更强烈,像两股暖流在掌心交汇。
“星晓,你家里是不是有地球来的东西?” 赖多多的声音有些发紧。星晓愣了一下,然后从脖子上摸出一个小小的银坠子,坠子是圆形的,上面刻着一棵小小的梧桐树,边缘已经磨得发亮。
“这是奶奶给我的,她说这是太奶奶传下来的,来自‘地球’。” 星晓把银坠子举到赖多多面前,“奶奶还说,我们家是‘地球迁徙者’的后代,很多年前,太奶奶跟着飞船离开地球,最后定居在猎户座的星脊林旁边。”
“星脊林?” 赖多多猛地想起阿木 —— 阿木就是在星脊林长大的,之前还说过林子里有废弃的旧飞船残骸。她拉着星晓的手:“那你奶奶有没有跟你说过地球的事?比如梧桐树,比如《橄榄树》这首歌?”
星晓点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旧旧的皮质笔记本,封面写着 “地球记忆” 四个字。
“这是太奶奶的日记,奶奶教我认地球字,我能看懂一点。” 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站在一棵大梧桐树下,手里抱着一台留声机。“太奶奶说,这是她在地球的家,留声机里总放《橄榄树》。”
赖多多看着照片,眼眶突然发热 —— 照片里的梧桐树,和学校门口的这棵很像;留声机的款式,和她小时候在姥姥家见过的一模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摸了摸星晓的头:“星晓,你知道吗?老师也是从地球来的,我们的‘光’,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星晓的眼睛一下子睁得很大:“真的吗?那老师也认识‘梧桐花’吗?太奶奶说,地球的梧桐花是紫色的,很香。”
“认识,” 赖多多笑着点头,“等春天到了,我们学校的梧桐树也会开花,到时候我们一起捡梧桐花,好不好?”
就在这时,顾晏辰和林秀兰走了过来。林秀兰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笑着说:“多多,我给孩子们煮了星薯粥,刚想叫你,就看见你在这儿聊天。”
她看到星晓手里的笔记本,愣了一下,“这不是…… 星脊林迁徙者部落的‘地球日记’吗?我之前去边缘星球调研时,听部落的长老提起过!”
“星晓就是迁徙者的后代。” 赖多多解释道。
顾晏辰看着星晓,又看了看赖多多,眼里满是了然:“难怪你刚才说精神力有共振,原来你们都是地球血脉。”
他蹲下来,对星晓说:“星晓,学校准备成立‘地球文化小组’,专门研究地球的音乐和故事,你愿意加入吗?”
星晓用力点头,脸上第一次露出大大的笑容:“愿意!我可以把太奶奶的日记带来,给大家讲地球的事!”
“太好了!” 卡诺突然从树后跳出来,手里举着一个新的冰琴拨片,“星晓,这个给你!我让洛冰做的,上面刻了‘地球’两个字,以后你弹冰琴就不会冻手啦!”
星晓接过拨片,小心翼翼地放进笔记本里,像藏了一件宝贝。
赖多多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心里满是温暖 —— 她以为穿越星际后,自己是唯一的 “地球孤独者”,却没想到,在这个遥远的星际,还有像星晓这样的孩子,守着地球的记忆长大;还有顾晏辰、林秀兰、卡诺这样的人,陪着她一起守护这份记忆。
上课铃再次响起,星晓抱着笔记本,蹦蹦跳跳地跑回教室,跑了几步还回头对赖多多挥手:“老师,下午我带奶奶的留声机来!奶奶说留声机还能响!”
赖多多笑着挥手,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转头对顾晏辰说:“我们可以在学校办一个‘地球文化展’,邀请所有迁徙者部落的人来,把他们手里的地球旧物、故事都收集起来,让更多孩子知道地球的样子。”
顾晏辰点点头,握住她的手:“我马上联系星际迁徙者协会,他们肯定愿意帮忙。对了,阿木说星脊林的旧飞船残骸里,可能还藏着地球的唱片,我们周末可以一起去看看。”
林秀兰也笑着说:“我去准备地球的种子,等春天种在学校的花园里,让孩子们看看地球的花是什么样的。”
阳光穿过梧桐树叶,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得像地球的春天。
赖多多看着顾晏辰的眼睛,又看了看教室里传来的歌声,突然觉得,所谓 “家”,不一定是某个地方,而是和一群同频的人,一起守护心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