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明敏此刻还不清楚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事情。

不过,她很快就要知道了。

宴会上众人的位置,仍旧是按照官位来排列的。

文臣武将分开来做。

杨飞瑶回到位置上的时间要早很多。

顾明敏与林望舒一前一后走进来的时候,杨飞瑶远远的冲着她们两个笑了起来。

不过,杨飞瑶向来是一副笑模样,周围的人,也没有看清她是在对谁笑。

此时距离安侧妃“去世”,已经有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时间了。

宫里面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先帝去世后,放出宫了一批宫女。

现在还记得安侧妃模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而且在几年的时间里面,杨飞瑶的改变也堪称是惊人的。

在皇宫的时候,是简朴的多,低调的多。

出宫之后,情场得意,面对的男人各个对她言听计从。

生活顺风顺水,金银财宝,衣食用度不曾短缺。

原先脸上那种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的模样,已经全都褪去了。

现在的她,正是容貌鼎盛,风光无限的时刻。

坐在前排的林望舒,与顾明敏说了些什么,两个人才分开。

赵锦云远远的冲着两个人打了个招呼。

五皇子还在老将军那边,说着什么话。

此次出征,老将军冉苍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弟子。

能打,敢打,稍微点拨,就能够迅速领悟,这样的悟性,堪称是为战场而生的天才。

苏晋在老将军面前,也没有多少皇子的架子。

反而更像是一个后辈,一个晚辈。

与老将军的闲聊,是在讲此次战场的排兵布阵。

他回家之后,对于兵书在研读,有些不懂的地方,拿来询问。

有一阵钟声传来,这便是皇帝将要到来的前奏了。

原先在各处纷纷扰扰说话的人,都匆匆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又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于是皇帝在前,摄政王、王妃在后。

一行人到了殿内。

小皇帝年纪很小,但是已经有了几分皇帝的威严。

在这个场合里面,一点不露怯场。

众人落座之后,便是惯例的宴会开席。

歌舞献上,饭菜如同流水一样送上来。

林望舒看了一眼对面的皇子们。

来参见宴会的,仅仅只有五六两位。

之前被抓起来的人,竟然真的抗住了审讯,死活不肯开口。

到了今天为止,什么消息都没有审出来。

从死人身上搜罗出来的东西,得到的线索十分了了。

无法直接指向某个人。

中郎将那边的神情,是一贯的看不出来。

林望舒抬起茶杯,遮掩的喝了一口水。

这样一来,没有直接指向安家的证据,事情就麻烦了。

宴会场上,歌舞献过一轮。

皇帝上前对于凯旋归来的将士们,说了一些褒奖的话。

大意是感激诸位的应用奋战,才有境内的太平。

皇帝深深感念诸位的英勇。

随后太监展开圣旨,开始念给这次从军的诸位的奖赏。

五皇子升为总兵,喻信、段正心等人升为副将。

按照功劳大小,都得到了官位、金银、布匹等赏赐。

皇帝按照惯例,对每个人都进行了召见说话。

从官位最小的那位开始。

这些人,也是照例在宴会中,需要上前来谢恩的角色。

皇帝的气势,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些老臣,欣慰的看着皇帝对每个将士,都有不同的话要说。

对于每个人都有一些了解。

甚至一个将官,在御前感激涕零,谢恩的时候,讲到自己母亲孤寡带大他,一直未曾改嫁,在族中一直饱受其他人的欺凌。

主要是受到其祖母的磋磨,他想要用功劳,将母亲从族中接出来生活。

皇帝年纪还小,这样的事情算是突发情况。

皇帝看着台阶下的将官,说道:“功劳是你从战场上打拼下来的,这个请求也是人子的要求,朕准你将母亲接出来生活。

用功劳交换什么的,不必再说。”

将官当场感激的涕泗横流。

其母亲的娘家人,曾经多次想要将女儿、妹妹带走,孰能料到,其父亲的家族当地势大。

完全无能为力。

熬了这么多年,他总算是在边关有些功劳,也能够面见皇帝,将母亲从那个漩涡里面捞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摄政王一言不发。

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个儿子做事。

很多政事的敲定,摄政王从来没有避开过皇帝。

他是被自己的父亲一手带大的。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他同样也是这样。

虽然自己没有机会坐上皇位了。

但是在当太子的那些年里,也算是半个皇帝了。

频繁的参与政事,很多决定,先帝甚至直接放手让他去做。

出了什么事情,先帝在后面兜底。

现在也是这个样子。

这一批武将,将会是未来的支柱。

安家也好,梁家也罢,这些人,在边关已经成为尾大不掉的势力。

朝廷里面需要新鲜的血液填充。

文臣可以从科举里面来,打仗却非得上过战场的人不可。

前朝的时候,有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常胜将军。

论兵法、论排兵布阵,都是头头是道。

等到上了战场,因为没有新鲜及时的水喝,成日的在兵营乱发脾气。

等到开战,第一次直面死人,当场做了逃兵。

若不是他身边的副官,当机立断,自己假作将军,指挥现场。

那次战役恐怕就要全军覆没。

有这样的教训在前,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军,是不会给他真正的指挥权。

皇帝提前对需要奖赏的将官,有了基本的了解。

所有的消息,都是来自锦衣卫的整理、苏晋的汇报。

那些将官非常个人的消息,也是来自苏晋的整理。

苏晋没有想过,这些消息,竟然真的被小皇帝给记下来了。

“真是输得不冤。”

苏晋想。

自己没有继续在先帝面前抢风头,没有对那个位置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真是太明智了。

这样的记忆力,这样的本事,他可没有。

自己知道的这些消息,是在相处过程中搜集到的。

有时间的铺垫在里面,小皇帝只是看过了消息整理,竟然真的能够把人对应上去,确实有几分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