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杭州临时行宫。

李世民将账册重重摔在案几上,眼中怒火几乎化为实质。

“好一个王孝迪!”

李世民声音冰冷,“朕念他是三朝老臣,只是贬官了事。没想到他竟敢如此猖狂!”

张叔夜肃立一旁,沉声道:“陛下,此案牵涉甚广。王孝迪在朝中党羽众多,若贸然抓捕,恐生变故。”

李世民冷笑一声:“传旨,即刻革除王孝迪一切官职,押赴大理寺受审!”

“再派八百里加急,命李纲严查户部账目,凡与王孝迪有勾结者,一律收监!”

张叔夜肃然领命:“臣遵旨!”

......

汴京。

一队禁军闯入户部衙门,将正在办公的王孝迪当场拿下。

“你们干什么?!”

王孝迪挣扎怒吼,“老夫乃朝廷命官!”

为首的禁军都统冷笑一声,亮出圣旨:“奉旨拿人!王孝迪勾结江南士族、贪墨国库、构陷亲王,罪不容诛!”

……

大理寺正堂,青砖铺地,肃穆庄严。

李纲端坐主位,陈东侧坐一旁.

堂下跪着的王孝迪虽被去了官帽,却仍昂着头,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王孝迪!”

李纲一拍惊堂木,“你可知罪?”

王孝迪冷笑一声:“李太宰此言差矣。老夫为官三十载,两袖清风,何罪之有?”

陈东从案上拿起一本账册:“王大人,这是从你杭州别院搜出的账册,上面详细记载了你与江南士族的银钱往来。”

“宣和七年,你通过江南转运使贪墨漕银一百二十万两,可有此事?”

王孝迪眼皮一跳,随即嗤笑道:“荒谬!这必是有人栽赃陷害!”

“栽赃?”

李纲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那这封你写给陈元礼的信,也是栽赃?信中你明确提到要借康王之事'搅乱朝局'!”

王孝迪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笔迹可以模仿,李太宰莫要中了小人奸计!”

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我们要见李太宰!”

“王大人是清官!”

“朝廷不能冤枉忠臣!”

数十名太学生聚集在大理寺外,高声呼喊。

陈东皱眉看向门外:“怎么回事?”

衙役匆匆来报:“回大人,是太学生为王孝迪请命。”

王孝迪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陈东起身走到门口,看到领头的正是昔日同窗张浚。

“张兄!”

陈东拱手,“此乃朝廷要案,诸位...”

“陈东!”

张浚厉声打断,“你入朝为官后,就忘了太学时的誓言了吗?王大人乃朝廷栋梁,岂能任由奸人构陷!”

“对!陈东变了!”

“他早就不是当年的陈少阳了!”

“朝廷鹰犬!”

太学生们的指责如潮水般涌来。

陈东脸色发白,却仍挺直腰杆:“诸位同窗,此案证据确凿...”

“什么证据?”

张浚冷笑,“不过是些来路不明的账册!谁知道是不是皇城司伪造的?”

堂内,王孝迪趁机高喊:“诸位太学生明鉴!老夫冤枉啊!”

李纲拍案而起:“肃静!”

就在此时,一队皇城司精锐,押着门下侍郎吴敏和礼部侍郎莫俦,从侧门进来。

太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

“这...”张浚瞪大眼睛。

为首的皇城司副指挥使走到堂前,从袖中取出一叠书信:“这是吴敏、莫俦与王孝迪的密信往来。”

“信中详细记录他们密谋煽动太学生闹事,意图干扰朝廷办案!”

太学生们一片哗然。

“不可能!”张浚失声喊道。

那副指挥使冷笑一声,将一封信递给张浚:“张公子不妨看看,这是不是你收到的'匿名信'?”

张浚接过一看,脸色瞬间惨白——信纸右下角有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墨点,正是莫俦的习惯标记。

“诸位同窗...”

张浚声音发颤,“我们...我们被骗了...”

太学生们面面相觑,有人已经开始悄悄后退。

李纲转向王孝迪:“王大人,你还有何话说?”

王孝迪面如死灰,突然暴起,一头向柱子撞去!

“拦住他!”李纲大喝。

两名衙役飞扑上前,将王孝迪死死按在地上。

“来人!”

李纲冷声道:“将王孝迪、吴敏、莫俦三人押进大牢严加看守!”

王孝迪、吴敏、莫俦三人闻言,瘫软如泥。

堂外,太学生们鸦雀无声。

陈东走到张浚面前,轻叹一声:“张兄,现在你明白了吗?”

张浚羞愧难当,深深一揖:“陈兄,是我糊涂...”

说完,带着太学生离去。

皇城司副指挥使快步走到李纲身侧,俯身低语数句,又将一份密函递入其手。

待皇城司众人退出大堂后,李纲凝视着手中文书,指节在檀木案几上叩出沉闷声响。

“少阳。”

李纲将密函重重拍在案上,“此案已非寻常贪渎,而是蛀空国本的滔天大罪。”

“你我肩上担着的,是大宋的江山社稷。”

陈东肃然长立,“下官愿以项上人头作保,定叫这些蠹虫无所遁形。”

李纲微微点头,从袖中抖出一卷名册,“王孝迪这老贼,竟将六部要津都安插了党羽。礼部郎中刘珏负责科举取士,工部员外郎张谦掌漕运河道......”

李纲忽然冷笑,“好个滴水不漏的贪墨网!”

“李太宰!”

陈东失声惊呼,“连枢密院都......”

“所以官家才给了这道密旨。”

李纲从怀中取出黄绢,龙纹暗绣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赵兄此刻应该已调集了五百衙役。”

李纲忽然按住陈东肩膀,“记住,搜府时重点查他们的书房暗格——这些读书人,最爱把秘密藏在圣贤书里。”

陈东抱拳应诺,转身大步走出大理寺正堂。

......

开封府衙内,赵鼎正与一众幕僚商议要事。

“大人,御史中丞陈大人求见。”一名衙役匆匆进来禀报。

赵鼎微微颔首:“带他进来。”

不多时,陈东随衙役跨入内堂。

“赵兄。”

陈东郑重抱拳,“少阳此番冒昧造访,是为请开封府协查一桩要案。”

赵鼎起身相迎,“陈兄何须见外?陛下已有口谕,开封府上下全力配合。”

说完,转身对身旁的幕僚道:“去把张都头和孙押司叫来。”

不多时,两名精干的衙役快步进来,单膝跪地:“参见大人!”

赵鼎指着陈东道:“这位是陈东大人,奉旨查办案。你们二人带一队精干衙役,随陈大人去查抄涉案官员的府邸,务必小心行事。”

张都头和孙押司肃然领命:“属下明白!”

陈东从怀中取出名单,递给二人:“这是涉案官员的名单,我们分头行动,先从礼部郎中刘珏开始。”

张都头接过名单,快速扫了一眼,点头道:“刘郎中的府邸在城东的甜水巷,属下熟悉。”

陈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我们即刻出发。”

......

甜水巷,刘珏府邸。

一队开封府衙役在陈东的带领下,迅速包围了刘府。

“开门!奉旨查案!”张都头用力拍打府门。

府内一阵慌乱。

片刻后,一名老仆战战兢兢地打开门缝:“各位大人,有何贵干?”

陈东亮出腰牌:“奉旨查抄刘珏府邸,闲杂人等一律退避!”

老仆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打开大门:“大人请进,我家老爷不在府中……”

陈东冷笑一声:“不在府中?那更好。”

他一挥手,衙役们如狼似虎般冲入府内,开始全面搜查。

“张都头,你带人去书房;孙押司,你查卧房;其余人,搜遍府中每个角落!”陈东沉声下令。

衙役们迅速行动起来,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不多时,孙押司从卧房的床板下搜出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叠账册和书信。

“大人,有发现!”孙押司高声喊道。

陈东快步走过去,接过账册一看,脸色骤变。

账册上详细记录了刘珏与王孝迪的银钱往来,单是去岁一年,就收受了王孝迪白银五万两。

“好个刘珏!”

陈东咬牙道,“把这些都封存起来,带回开封府!”

就在这时,张都头匆匆跑来:“大人,在后院发现一个地窖,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

陈东眼中寒光一闪:“走,去看看。”

后院的地窖内,烛光下,成箱的金银珠宝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陈东粗略估算,这些财物至少价值百万两白银。

“全部查封,带回开封府!”陈东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