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贯中的十万大军犹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气势如虹,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直逼荆湖南路,所经之处,州县望风披靡,纷纷投降,几乎没有几座城池敢于奋起抵抗。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迅速传到了江宁府。童贯听闻后,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难安,团团乱转。如今的大宋,兵力已然捉襟见肘,实在难以抵御华军的猛烈攻势。
赵子松虽然贵为皇帝,但实际上不过是个傀儡罢了,面对如此危局,他也是束手无策。
就在众人焦虑之际,王渊站出来说道:“大人莫要惊慌,我军尚有十万雄师,足以与敌军一较高下。”
童贯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当即便任命王渊为大元帅,统率八万大军前往拒敌。同时,他还派人火速前往南越国,恳请南越出兵援助大宋。为了换取南越的援兵,童贯不惜许下重诺,只要南越愿意出兵,他将割让广南西路的三个州给南越。
不仅如此,童贯还派遣使者前往大理国,游说大理皇帝出兵相助。他同样承诺,若大理肯发兵,他将把梓州路的三个州割让给大理国。
童贯这般行径,自然引起了众多大臣的强烈不满,就连赵子松也对此颇有微词。然而,赵子松空有皇帝之名,却无实权,又怎能拒绝童贯的决定呢?最终,他也只能无奈地表示同意。
李朝皇帝李乾德在收到童贯的信件后,心中暗自思忖。童贯在信中表示愿意将自杞、特磨道和邕州这三个均州割让给他李朝,而他所期望的回报仅仅是李朝能够出兵援助他击退华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乾德认为这无疑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交易。不仅如此,他还意识到这是一个趁火打劫的绝佳机会。如果一切顺利,他甚至有可能借机攻占大宋的两广地区,从而一举成为一方霸主。
想到这里,李乾德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他立刻召见了大将军李宁远,并下达了命令:让李宁远率领七万大军北上,援助大宋。同时,他特别叮嘱李宁远,要在援助的过程中见机行事,尽量多占领一些大宋的地盘,以此来扩充李朝的实力。
李朝虽然人口总数约有二百五十万左右,但兵力却仅有十万人左右。如今一下子派出七万大军,几乎占据了国家兵力的大部分,由此可见李乾德对此事的决心之大。
与此同时,在大理国的皇宫之中,皇帝段正俨(段誉)正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拿着一封来自童贯的求援信。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段正俨心想:“童贯这老儿,平日里对我大理国也是颇为忌惮,如今却来向我求援兵,想必是遇到了大麻烦。不过,这倒是个好机会,若能借此机会拿下蜀中之地,我大理国的实力必定会大增。”
在权臣高量成的默许下,段正俨当机立断,下令派出三万大军北上,意图一举攻下蜀中之地,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卞京。徐骏坐在龙椅上,看着桌子上的两封奏折,脸色阴沉至极。
“段正俨和李乾德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徐骏怒不可遏地说道,“他们竟然想着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摘我们大华的桃子,难道真以为朕是大宋的那些软弱可欺的皇帝吗?”
一旁的闻焕章连忙劝道:“陛下息怒,这不过是两个弹丸小国罢了,无需动怒。只需派兵将其剿灭即可。”
徐骏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些,他看向尚书令萧嘉穗,问道:“二十万新军训练得如何了?”
萧嘉穗答道:“回陛下,二十万新军训练得已经差不多了,只是还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尚未见过人血。不过,只要让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夹杂在他们中间,定能发挥出他们的实力。”
就在这时,闻焕章一脸焦急地赶忙劝阻徐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我们已经派出了将近三十万的大军,而华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出兵过多。若是如此,恐怕对我们极为不利啊!”
徐骏听后,略作思考,觉得闻焕章所言不无道理,便点头应道:“嗯,你说得对。那暂且先放过他们二人,待我们先集中精力将大宋一举灭掉,然后再去剿灭方腊,实现天下一统。待天下安定之后,再来收拾那些四方的小势力,便如同踩死几只蚂蚁一般轻而易举了。”
这个主意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诸位大臣的一致认可。毕竟,华朝刚刚建立,根基尚未稳固,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大祸。历史上那些曾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却最终覆灭的势力,比比皆是。
然而,徐骏并未对他们派出去援助大宋的援军置之不理。他深知,若不能妥善处理此事,恐怕会给华朝带来不小的麻烦。于是,徐骏当机立断,派遣孙安率领五万大军南下,驰援许贯中;同时,又命令陈伟和解珍、解宝带领一万名擅长爬山越岭的士兵,从长安出发,南下进攻汉中之地。
许贯中的大军如疾风骤雨般迅速逼近洪州,与王渊的大军即将短兵相接。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激战,双方都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王渊和华军虽然从未交过手,但他们对许贯中的实力并不了解。面对如此强敌,王渊决定在平原上摆开阵势,与许贯中一决雌雄。
平原决战,对于许贯中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只要能在这片开阔的战场上迅速击溃敌军的主力,那么接下来攻城略地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自己的胜利也将指日可待。
王渊站在阵前,怒目圆睁,指着许贯中大骂道:“你这反国草寇,竟敢侵犯我大宋的疆域!快快下马受降,否则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许贯中却不以为意,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回应道:“王元帅,你可别太天真了。你们大宋如今已是穷途末路,气数已尽。我劝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赶快归顺我们陛下吧。只要你肯投降,我保证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给你封个爵位,让你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