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商业帝国 > 第541章 风口来临之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厂区里缓缓升起的烟雾,那是新投产的制冷压缩机车间第一炉试生产的标志。他的目光深邃,嘴角微扬,却没有人知道他此时心中翻涌着怎样的波澜。

“王总,市里刘主任到了。”门外,秘书小赵低声提醒。

王旭点头,把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整了整中山装的袖口,然后转身大步走出办公室。

会议室内,刘主任已经落座,身边还跟着两位新面孔,分别来自省科委和轻工局。几人正在低声交谈,见王旭进门,纷纷起身。

“刘主任,辛苦您亲自跑一趟。”王旭语气温和,但语气中却带着他特有的那份稳重气场。

“王总,辛苦不敢当,倒是你这产业,越做越大了。省里这次来,就是专门为你的‘冷链计划’做调研的。”刘主任哈哈一笑,眼里带着几分敬意。

王旭让座,吩咐端茶,随后开门见山:“既然是冷链的事,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们厂这边的制冷压缩机项目是和华中工大合作的,样机已经成功运转三次,目前稳定率超过93%。如果这个项目能列入省级重点,我这边愿意自筹一半资金,建设区域冷库和运输系统。”

省科委的周处长闻言,脸色动了动:“你打算建几个冷库?”

“一开始先建三个,分别在邯州、宜阳、还有云南桥头。这个布局,正好覆盖我们食品厂当前的销售核心区,再加一条到南方的运输冷链,可以辐射整个华南市场。”

刘主任点点头:“这个思路很新颖,也很前瞻。关键是现在国家刚开放一批冷链投资指标,省里正在筛选试点单位。你这是抢在风口前头了。”

王旭端起茶杯,笑了笑:“风口这种事,看得见不难,难的是提前准备好翅膀。”

这话一出口,众人会意地笑了。谁都知道王旭这些年做事,向来不是跟风,而是领风。

周处长翻了翻手中文件:“你这边冷库和压缩机车间计划总投资多少?”

“总投资两百三十万,其中设备从华中工大订货,约七十万,土建六十万,剩下用于冷链运输系统和电力配套。”王旭答得干脆。

刘主任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两百多万你真能自筹一半?”

“银行那边我已经和省工行谈妥,贷款批复在路上。还有一部分是我下属企业的利润留存,再加上两笔外贸订单预收款。”王旭眼神平静,但话语落地有声。

“好。”刘主任一拍大腿,“我支持你!这件事我带回去,省里尽快审批。你这冷链一旦跑通,对我们整个食品出口产业都是大好事。”

会议结束后,王旭亲自把几位送出门口,等车子走远,他才转身回办公室。

他脸上的笑意还未散去,电话铃声却突兀地响起。

“旭哥,不好了!”是苏月的声音,语气焦急,“你让我盯着的那家纸箱厂,昨天晚上失火了!现在有一部分厂房被烧毁,他们怀疑是人为。”

王旭皱眉:“有没有人伤亡?”

“没有,但损失很大,他们现在可能会推迟交货。最关键的是,厂长昨天还说,有陌生人在打听我们的订单资料。”

王旭脸色彻底沉了下去。他知道,自己越是往上走,盯着他动的手也会越多。如今的纸箱厂,可是他整个冷链系统的第一环,货物出口包装都要靠它,这时候出事,太不巧,也太可疑。

“你别声张。我现在就过去。”王旭沉声道。

挂掉电话,他吩咐司机备车,顺手抓起办公桌上的文件袋。那里面,是几张关键合同的副本,还有一张……让他一眼扫过就眉头紧皱的传真件。

传真上是匿名告知,提醒他“纸箱厂火灾前一晚,有人从后门潜入,拿走了一叠纸样和清单。”

王旭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终于忍不住了?那就来吧。”

一个小时后,王旭出现在纸箱厂门口,厂长老段满脸憔悴地迎了上来:“王总,实在对不起……我没想到会出事……”

王旭拍了拍他肩膀:“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只需告诉我,清单遗失的有哪几份?”

老段拿出一本登记册:“我们查过了,被偷的,是你冷链项目的两个包装样式,还有一份印刷报价副本。”

王旭眼神微微一闪:“报价也被拿了?那就是冲着价格战来的。”

苏月点头:“我刚收到消息,有家新成立的包装公司,昨天注册,今天就给你在江北的合作商打了电话,报价比我们低一成。”

王旭冷笑一声:“打得挺准。我看,是时候把‘回头手’收拾一遍了。”

他回头望向纸箱厂仍在冒烟的废墟,眼中燃起一种冷冷的光。

“月姐,你明天飞一趟江北,去那家新包装厂看看。我让老许安排几个人在那边接应你。我们也要让他们知道,真把我当软柿子捏,后果是什么。”

苏月点头,王旭则站在厂房外的土地上,望着一地残灰。

风,还在吹。可这次的风,不只是政策的风口,也是暗流中的试探和斗法。

王旭知道,从现在起,他的“冷链帝国”才真正迈出了关键一步——而这一步,有人会支持,也一定会有人,千方百计想把他拉下马。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重活一世,不是来做棋子的。

他,是来下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