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铁血都督周公瑾 > 第151章 洛阳城孙权即位 成都府诸葛料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洛阳城孙权即位 成都府诸葛料敌

此时孙权即位,已经是顺天应时,水到渠成。在众文武簇拥下,孙权在洛阳即皇帝位,都城为建业,洛阳为北都,国号为大汉,区别于蜀汉(后蜀汉称孙权建汉为孙汉),皇后步练师,孙登为太子,尊父孙坚为武皇帝,兄孙策为景皇帝,灭魏功臣庞统,鲁肃封王,庞统为凤王,鲁肃为襄王,张辽镇守夷洲为夷洲王。陆逊,吕蒙,邓艾,司马青,文俭,孙桓,李放,甘宁封公爵,其余大将如孟贲,凌统,孙皎,庞喜,吕亢,石虎,宇文烈,令狐尚,程咨,黄柄,徐盛,丁奉,周邵,以及曹魏降将夏侯霸,张合,司马师等皆封列侯。文官张昭,诸葛瑾,步骘等也封列侯,其余文武皆有封赏,洛阳建业大贺三天。

周瑜改号并肩王,周瑜坚辞不受,改为英王。

当然,那个献帝刘协早就被人们遗忘,或者故意遗忘了…

各在洛阳建宅邸王府不提。几月后,各大臣家眷陆续北上洛阳团聚。

大宴文武后,孙权将周瑜鲁肃庞统叫到内宫问计,孙权问道:“如今朕已即位,然蜀汉未灭,势必一战,还请诸位爱卿教我。”

庞统笑道:“陛下,蜀汉易守难攻,最好由内而外破之,如欲强攻,损失不小。”

周瑜看向庞统,如今庞统也胖了许多,笑道:“士元之言甚善,陛下应先恢复生产,丈量土地,招募流民,屯田修养,积攒府库钱粮,蜀汉君臣虽强,然刘禅主少国疑,久必生乱,到时再取可矣。然西面函谷关则应先取下,以安洛阳。”

孙权点头称是。

于是分派文官武将安抚各州郡,邓艾镇守洛阳,鲁肃吕蒙镇守荆襄宛城,陆逊镇守江南,司马青镇守江北,庞统镇守徐州,周瑜将文秀也接来府中居住,一家人和和美美。

庞统与周瑜商议取函谷关,于是与庞统带令狐尚,宇文烈,孟贲,庞喜,文俭等将率大军十万攻城器械无数取函谷关,函谷关为马超镇守,马超见周瑜势大,退到涧河以西回到关城据守,周瑜下令将攻城器械排开,周边骑兵步兵护卫,然后向城墙发射,周瑜带来无数投石车和巨弩,就在城下轮番投掷,专打城墙,函谷关上石头弩箭乱飞,根本抬不起头,马超大骂周瑜狡诈,在城墙上大叫要与周瑜单挑,周瑜微笑道:“孟起将军虽勇,然不是周瑜对手,不打也罢,不如弃城而走,我不夺你长安便是。”

马超大怒:“周郎小儿,你是怯了你家马超将军!快来与我决一死战!”

周瑜回头问道诸将:“谁去与我拿下那马超?”

文俭上前扬霸王枪道:“王爷,末将愿往!“

周瑜点头道:“父亲,马超勇烈,不可轻敌。”

文俭道:“料也无妨。”于是纵马上前。

马超见文俭出战,冷笑一声,开关纵马而出,列开阵势,手握虎头湛金枪道:“对面来将何人?敢与你家将军对战!”

文俭不慌不忙道:“大汉蓟侯文俭是也!”

马超冷笑道:“哦,原来是将女儿嫁给周郎换取功名的文俭呐!”

这话说的文俭大怒,随即冷静下来,文俭心想,这马超还懂攻心?可惜已被我识破,于是道:“马超,杀父之仇不还是靠我女婿给报的?你的仇人司马懿如今正押在洛阳狱中。你到现在连个子嗣都没有,你还在这里笑话谁?”

马超这回可被气死了,自己全家被杀后,再娶几女,也不知怎的,再无后代,见文俭说到痛处不由得大怒,提枪就刺,文俭接枪相还,马超就忽然发现,对面这老头枪法神奇,居然高出自己不少!马超生平从未遇过如此强敌,自己也曾与赵云陈到这样的绝顶高手操练过,却无面前文俭这样难以对付,不由得收起骄傲之心,抖擞精神专心使出马家家传枪法,文俭应对自如,霸王枪如蛟龙出水,神出鬼没,两人仅仅三十几个回合,马超就支应不住,虚晃一招,抽身便走,文俭并不追赶,用枪当令箭向函谷关一指,众军校跟在后面冲向函谷关,马超刚过吊桥,江东人马就追上来,文俭率人马一口气攻进函谷关,马超在马休马铁二位兄弟护送下带人马退往长安。周瑜等也不追赶,留下宇文烈驻守带兵一万函谷关,与庞统引兵得胜回洛阳。

曹魏被灭,孙权称帝,洛阳以东全为江东所得,蜀汉君臣都是震惊,诸葛亮马上派人马前去支援马超,然而却收到了马超退兵长安的消息。诸葛亮内心叹息,终究自己慢了一步。但也是无法,最近成都这里也是乱糟糟,刘禅即位登基,权利重新分配,各方势力调和,军队还要继续招募,一面要防备北面匈奴羌族氐族的叛乱,最近南蛮也不太平,孙权频频派使者去牂牁国联络,这里本身在蜀汉势力范围内管理就是比较松散,加上那些西南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未开化,一旦涌出大山叛乱,难以控制。还要防着江东走永安上庸突袭,毕竟双方已经撕破脸,对方也不再有任何顾忌。再留下守备成都的兵马,镇守汉中的兵马,镇守西凉的兵马,国内兵力明显空虚,勉强支应。

如今国内人口不多,除了长安成都之外,大量荒地无人开垦,而熟地又基本掌握在豪强手里,刘禅年轻基本不处理政务,自己就得事事费心,好在还有费祎费诗糜竺孙乾蒋琬简雍等干练文官,还有关张赵马魏等大将领兵,不然江东一旦突袭而来,都难以抵挡。

然而,周瑜迅雷不及掩耳拿下函谷关,长安以西全部暴露在孙汉铁蹄之下,也是让人担忧。诸葛亮不禁心中焦急,兵不够用怎么办?得征,但人口不是说增加就增加的,最近这些年除了打仗就是打仗,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蜀汉君臣就算兢兢业业,百姓也是勉强度日,还得守好疆土,不然不战自乱呐。

诸葛亮将马超的奏本合上,旁边马谡道:“丞相,孟起将军兵退长安,如今孙权势大,需要派兵复夺函谷关吗?”

诸葛亮摇摇头:“孙权现在也需要时间消化刚得的州郡,尤其北面匈奴,鲜卑,高句丽的地盘不稳,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应当不会大规模进攻我们,我们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因为一旦孙权再来,势必雷霆万钧。”

马谡拱手受教。

于是诸葛亮征兵操练,屯田聚粮,整修关隘城墙,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派孙乾往孙汉送去礼物示好,孙权征求周瑜庞统等人意见,于是双方暂且罢兵。

时间过去不久,正值炎夏,周瑜这日上书孙权,请教如何处理司马懿事宜。

孙权想把司马懿收为己用,周瑜哪里不知道孙权心思,本想劝孙权杀了司马懿,但一来司马师已经降了孙汉,加上司马懿确实是个大才,天下未统一,人才不可多得,于是与孙权亲到狱劝降司马懿。

司马懿感念孙权之厚意,加上司马师也已经降了孙汉,于是司马懿这才决定辅佐孙权。

孙权大喜,封司马懿为列侯,拜征西将军之职。同时曹魏老臣像刘晔,钟繇等闭门不出者,孙权也一一上门延请出山,时间长了,这些老臣慢慢觉得孙权至诚,陆陆续续出山辅佐,一时孙汉文武兼备,在周瑜张昭等的建议下,孙权恢复生产,打击豪强,重修法制,惩治贪腐,整编军队,垦荒屯田,鼓励农耕,振兴工商,孙汉更加强大。

当年冬月,又重新启用了由于战事耽误了几年的科举,这次科举范围广大,参与人数最多,由于周瑜的带动,科举越来越注重实用,淘汰了大部分文邹邹的虚浮之气,而颜如玉的工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在洛阳设了总院南徐工院成了分院,颜如玉也为了夫君周瑜亲自过来洛阳与家人团聚。南徐书院也成了分院,总部设在洛阳总院,华佗张机二位先生也来到洛阳,不过二位先生年事已高,只是名义上的教授,医学院长,来洛阳主要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医学着作。

闲来无事,周瑜将事情能推就推给鲁肃庞统陆逊等人去干,自己则与周嘉周福周禄顾祥等一心铺设商业版图,如今购买田地,招募农民,工人,扩大物流,船队等等,由于占领地域广阔,商业空白也都要一一填补,金钱像流水一样进来,又像流水一样出去。将这些梳理完毕,周瑜又要抽空练功,在王屋山周瑜专门自己找了一处无人山谷,每次到来,将大鼎祭出,都要好好修炼一段时间,周瑜自己无人指导,实力此时他已经踏入仙境,飞升指日可待,但他自己却不清楚,最近凌空虚渡,瞬间移动,穿梭空间已经可以做到,只不过周瑜现在不敢轻易踏入时间隧道,因为一旦踏入,就要旅行,那样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强大到足矣跨越十亿年的能量才能实现穿越,不然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高寒最近怀孕了,每天喜气洋洋地,见识了越来越多的中原气象,越来越佩服夫君周瑜的能力,早就收起了当初的骄傲。孙鲁班则看见高寒就生气,为什么这个番邦女子就能怀孕,自己就没怀孕呢,反而与买西走的很近,因为买西虽然也是蛮女,但一来生得漂亮,二来买西无欲无求,安安静静,孙鲁班总是把自己烦恼和她说来说去,她也不烦。

另一个怀孕的是梦儿,梦儿来洛阳后只被周瑜宠幸了两次,然而就中了奖,这真是又惊又喜,她和阿信每天都要去同样搬过来的吴国太,老太太像待女儿一样待她。最近吴国太整天念叨着尚香,而阿信带来的周依就明显缓解了这种思念女儿的苦楚,九岁的周依如今也逐渐有了小美女的模样,然而却像个假小子一样,整天舞刀弄剑,高来高去,用国太的话来说,这丫头就差能飞了。在周瑜眼里周依早就可以飞,但自己始终没有教给周依飞行术是怕她年少心性,天真烂漫,一时把持不住,到时候给外人知晓必然是一场大乱,所以只是教给她太初诀的修炼法门中的强身健体之法门,和一些武功,只要自保即可。周依除了必要时间去陪国太,整天就缠着文秀练武,文秀虽然功夫出众,然而却拿周依一点办法也没有,好在周依手下留情,文秀跟她打来打去自己功夫反而更上一层楼。

月霜月华姊妹每天陪在周瑜身边像个书童一样,美貌绝伦的姐妹俩伺候的周瑜舒舒服服,反而让大家感觉不到她俩的存在。

巧玲倒是有亲戚,由于吕亢也是侯爷了,夫人秋水自然也搬来了洛阳,巧玲整天和姐姐秋水一块儿,秋水打趣说自己夫君整日跟在周瑜身边,周瑜放出一个老婆陪自己也算扯平,周瑜听后也只是一笑。

周彻没事就回来陪着母亲小乔,大乔也安置在周瑜的英王府,大乔将三个女儿嫁出去后也没什么牵挂,长子孙绍人才普通,被封吴侯,成亲后大乔也不愿意住在那里,反而整天和小乔姐妹一起。

颜如玉除了整日待在工院外,就是帮着周瑜处理各种事宜,尤其最近科举临近,两人与顾雍正在研究本次科举题目。

这日周瑜正在府中与颜如玉和华佗审核医学题目,外面周胤来见,周瑜见到很久不见已是宫中医官的二儿子,周胤向父亲施礼后道:“父王,我有一事想向父王禀告。”

周瑜见一身儒雅的周胤笑道:“胤儿但说无妨。”

“父王,我想放弃医官的身份,开一家医馆。”

“哦?说说你的想法。”

“父王,宫中虽然与众医官可以常研医术,然而病人有限,随军虽然病人很多,但病种有限,我想医治更多普通百姓,也能让自己医术更加精进。”

“胤儿,可以,我也赞同,但你要记住,悬壶济世,救人为本,不可见利忘义,知道了吗?”

“是,谨遵父王之意。”周胤满以为父亲也许不会赞成,没想到父亲如此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