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 第670章 极力留住太后,方尚宫道出实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0章 极力留住太后,方尚宫道出实情

小皇帝若有所思:

“起驾,去往王府。朕要亲自迎母后回来。”

“是,老奴这便去安排。”

洪公公脸色恢复正常,眼睛不再发红。

“不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涂一乐突然开口:“皇上,此次太后必然是伤心欲绝,还是平静几日后,准备妥当,热热闹闹迎回。”

小皇帝并不情愿,上下扫视涂一乐:

“此次对付宁王,朕本意便是告知母后,可你……”

“我是深思熟虑。太后最为在意的,便是皇上。如若太后参与其中,定然会关心则乱,必然被宁王察觉出端倪。”

“依着你的意思呢?”

“太后继续住在王府便可。本王再与太后详谈一番,待心情平复后,便可迎回宫中。”

小皇帝微微眯眼:

“宁王造谣生事,朕怎么觉得并非空穴来风?”

“皇上,本王绝无私心。”

洪公公亦觉得不妥,便想着为涂一乐解围:

“住在王府的确有诸多不便,不如老奴将太后接去我府上。”

涂一乐猛然看向洪公公,眼神无比犀利。

仿佛野兽要发起攻击一般。

洪公公顿感浑身一颤,不敢再开口。

“岳父大人,虽然是刚刚激战过后,但不可在皇上面前如此不堪啊。快去整理一番。”

“老奴这便去整理一番。”

洪公公连忙离开。

他心中已经明白,定然是说话,违背了涂一乐意愿。

虽然是护驾有功,但还需谨小慎微才是。

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涂一乐继续说起大道理:

“此次在皇上庇佑之下,全面清除不轨宗亲与朝臣。可是,外戚呢?太后虽然并无争权之心,可外戚却借势日益壮大。”

“摄者王这是要谋划外戚?”

“的确,外戚逐渐越发嚣张。”涂一乐偷瞄小皇帝:“此次虽然是假意罢免,可外戚却嚣张跋扈,胆敢逼宫啊。”

小皇帝有所动容:

“王爷要如何做?”

“太后留在王府,外戚便会心中忐忑、收敛锋芒。皇上借此机会,将外戚一众官员官复原职、留在京都。这样一来,外戚朝臣亦会感念圣恩。本王回府后,会与太后讲明一切。”

小皇帝思索良久,方才点头应允下来:

“就依王爷之意。定然要与母后讲明,代朕向母后赔罪。”

“得嘞,瞧好吧您。”

涂一乐喜出望外,终于将太后留在了王府。

两名亲兵将方尚宫押来,重重按倒在地。

涂一乐扫上一眼:

“皇上,可以亲自问问方尚宫,太后这些年来究竟如何。”

涂一乐虽然想留下太后在王府增进感情。

但亦不想他们母子真的生了嫌隙。

方尚宫奋力抬起头来,恶狠狠看向涂一乐:

“呸,狗东西,这次没能杀了你,我做鬼都会缠着你。”

小皇帝看了看方尚宫,又看了一眼涂一乐:

“还是你先来问吧。”

涂一乐并不生气,微笑着显得极为亲和:

“本王很是奇怪,虽然你与方铎乃是兄妹,但为何会不惜背叛太后,参与谋反?”

“我死不足惜,只要能杀了你这个狗官便可。”方尚宫满眼愤怒与不甘:“兄长十年苦读,才得以考取功名。他作为地方父母官,勤政爱民。而你,为了博得升迁,竟然颠倒黑白、栽赃陷害。致使我兄长客死他乡。”

“本王自知并不清廉。”涂一乐极为严肃:“但绝不像方铎那般,中饱私囊、鱼肉百姓。”

“你胡说!”

“哼,你心里清楚,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涂一乐失望摇摇头:“方铎饱读诗书?你若不像李扬帆送去南海珊瑚,方铎怎会高中?”

方尚宫面色一怔:

“莫须有之事。”

“嘴硬。李扬帆家中,乃是本王查抄,这还能不清楚?可单凭珊瑚,还无法令方铎高中。李扬帆不过是看中你的位置,今后能勾结一气罢了。”

方尚宫脸色骤变,全无之前气势:

“官场就是如此,我只是不想兄长苦读没有个结果。”

“结果就是,他倚仗你的运作高中,占了旁的苦读之人位置。结果就是,他在梅县假公济私、不顾百姓死活,官商勾结,搞得民不聊生。”

方尚宫怎会不知这些?

她刚刚的自信与愤怒,被抹去大半。

“就算如此,自有律法惩治。怎可滥用私刑?”

“你心知肚明。”涂一乐冷笑一声:“方铎勾结山匪,在返京途中袭击本王。方铎可是要将本王置于死地,就是这一次,清月王妃还身中一剑。而方铎,是死于愤怒的百姓之手。”

涂一乐怒目而视。

方尚宫恼怒,脸色涨得通红:

“那又如何?我只知道,如若是你不去梅县,兄长便不会死。多说无益,杀了我便是。”

“哼,你肯定是活不成。但在你死之前,还要说说太后这些年的真实情况。”

方尚宫看了看面前二人,转而狂笑不止:

“休想,就算是到死,我都不会讲的。”

涂一乐却并不急切,幽幽说道:

“好,就算你不说,自有旁人知道。不过,如此一来,你可是要连累父母。记住,是本王在给你机会。”

方尚宫彻底破防,身体瘫软,气势全无。

“好,我说。”

方尚宫决定和盘托出,反倒释然变得无比平静:

“先帝驾崩后,曾是无比凶险。觊觎皇位、借机博得权力之人比比皆是。”

“太后四下奔走,拉拢各方势力,才算有惊无险度过。”

“不用说其他,如今的宁王所作所为,便可见一斑。”

“主少国疑,放在纸张上不过是几个字,可真若涉身其中呢?”

“我虽只是一名宫人,但无时无刻不在惶恐之中度过。”

“太后不过是装作坚强,她也没得选择,必须坚强。”

“但毕竟,她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

“皇上没有亲政,各方势力越发强势。”

“太后便扶持武姓族人,因为她知道,武姓依仗于她太后之位,才是最为稳妥忠诚。”

“太后必须揽权,否则皇权随时将被颠覆。”

“她十余年间,含辛茹苦、如履薄冰。”

“但还是制衡不了权力的抬头,毕竟朝堂是男人们主导的游戏。”

“安国公终成权倾朝野之人。”

“而现如今呢?依然有威胁皇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