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报入朝的宗亲,都是些边角料。
这些人并不能涉及到宁王张烈棣的核心。
边角料们一心想着荣华富贵,而口号都是为皇室守住基业。
可张烈棣的想法,并没有那么简单。
宗亲再次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现在已涉及军中,朝堂上可会有所察觉?”
“权臣、外戚定然不同,恐怕再安插军中职务,不再会简单。”
“我倒是觉得,只要小皇帝应允,他们并不能阻拦。”
“外戚倒是好说,太后全然不再干预。可那丰梅王呢?”
“是啊,涂一乐势力过于庞大,恐怕小皇帝都要畏惧三分。”
“无妨,无妨。他现在如霜打的茄子,已经极少干预宗亲之事。”
“是啊,唯独是触碰到水利之事,他才会极为紧张。”
“哼,水利耗费巨大,想必涂一乐在其中,没少捞取好处。”
……
张烈棣也是这般认为。
只要宗亲入朝人数增多,总归是要闹出动静。
但他亦是吃不准,如若安插军中之人,涂一乐会是什么态度。
“各位做好万全准备,莫要急于一时。待京都动荡混乱过后,尔等再入朝为官。”
张烈棣深知,一切急不得。
旁的他都不担忧,唯独是涂一乐,总会闹出奇葩事情。
只要削弱他的势力,那一切便可图谋。
如若能够扳倒涂一乐,那一切将更加稳妥。
宗亲众人离去。
张烈棣独自身处屋中。
他用力按动墙上机关,一处小小暗室呈现。
里面一件龙袍矗立在衣架之上。
明黄色锦缎,在微弱烛光下熠熠生辉。
张烈棣静静注视,良久,良久。
脑中不住浮现出,他君临天下的场景。
早朝,德政殿。
朝臣们一如往常,奏报一应政务。
涂一乐站于阶梯之上,依然是默不作声。
与之前不同的是,对面再无郭由真。
最后,张明承缓缓走上前。
众人早已习以为常,看他请旨提拔、启用宗亲。
“皇上,凤山魁字营左卫,骑曹参军事,张重满。一身正气、勤于军务、廉洁公正。臣请奏,令其担任金吾左卫指挥使。”
小皇帝眉头微皱,没有急于开口,观察起大殿内变化。
涂一乐依然毫无反应。
朝臣们则是响起窃窃私语之声。
武子焕喘着粗气,气冲冲来到正中:
“皇上,卫所事务理应由末将来处理。怎可随意来一人,便担任指挥使?”
武子焕少了太后支持,已经对宗亲听之任之许久。
可这般直接将手伸到他这里,已经是忍无可忍。
武氏朝臣随之群情激愤,纷纷斥责起来。
一些郭由真原有的嫡系,随之一同说了起来。
而涂一乐与他的“党羽”,依然是一言不发。
“丰梅王,你意下如何?”
小皇帝幽幽问道。
“回皇上。”涂一乐转身,毕恭毕敬:“既然张尚书提议,那自然已对此人有了判断。如若是能臣良将,自然是要重用。”
众人皆知,这是在撇清责任。
出了任何问题,他涂一乐是片叶不沾身。
小皇帝则全然不买账:
“朕要听到你确切想法。”
“本王自然是同意。既然此人原有便在军中任职,调至京都防务,自然是能够胜任。”
“好,既然丰梅王没有异议,那便准奏。”
武氏众人和一些朝臣,无不对涂一乐怒目相视。
小皇帝很是得意。
朝臣对涂一乐离心离德,这正是他所想看到的局面。
然而,小皇帝心中又泛起疑虑。
涂一乐这般表现,却不是好兆头。
“退朝。”
高公公声音响起。
小皇帝缓缓离开。
大殿之内瞬间变得一片嘈杂。
而涂一乐仍然面沉似水。
张明承则是洋洋得意,缓缓来到涂一乐近前:
“王爷,真乃识时务者。感谢你的支持。”
“好说。”涂一乐显得漫不经心:“宗亲之事,我定当全力支持。”
“此言差矣。我只是举贤,都是为大奉效命,并未只针对宗亲之人。”
张明承大言不惭。
“嗯,本王知道。张尚书辛劳啊。”
张明承知道是讥讽,便冷笑一声:
“王爷为何还不离开?”
“皇上要召我前去御书房,这便等上一等,免得折返耗时耗力。那,张尚书为何不离开?”
张明承冷笑,自他来到京都,小皇帝还从未单独召见过涂一乐。
今日自然也不会例外。
“皇上每每会召见,我自然是要去御书房啊。”
正在此时,高公公折返回来。
张明承很是自然,面带微笑向其走去。
然而,高公公却说道:
“皇上召见丰梅王,御书房议事。”
张明承呆立当场,显得极为尴尬。
涂一乐缓缓在身边经过,玩味一笑:
“张尚书清闲,可以回去歇息了。”
“王爷是如何知晓?”
张明承径直问道。
涂一乐暗自好笑,这货还真是愚蠢至极。
这般事情还能问?
只会折了他自己的面子。
涂一乐总不能告知,小皇帝只是要平衡,并非一味重用宗亲。
“算的。”
涂一乐掐指,随意摆弄两下。
张明承愤愤不平,但全然没有办法。
高公公谁也不想得罪,只是在远处静静看着。
随后,他便跟在涂一乐身后,向外走去。
高公公跟在涂一乐身侧,走在皇宫之中。
他令一众小太监远离。
小太监们习以为常,跟在身后,不住观察二人表现。
他们都在揣测,高公公与丰梅王之间的关系。
但他们所看到的,是丰梅王不苟言笑,这与之前洪公公之时天差地别。
“王爷。”高公公深深弯着腰,小声说道:“老奴将师父照顾得十分妥当,王爷不必担忧。”
“嗯,很好。”
涂一乐目视前方,显得极为随意。
片刻过后,高公公再次询问:
“还需老奴办什么事,王爷尽管吩咐。”
“的确是有。”
涂一乐在怀中掏出红楼手抄本:
“转交给太后。”
高公公则是面露难色:
“王爷,此等时候,老奴前去会多有不便啊。”
“那算了。”
“不。”高公公立即接过手抄本:“老奴来安排便是。”
“再有,本王今日要进献几辆自行车入宫,太后三辆、皇上三辆。其余的嘛,让皇上分配吧。”
“什么、什么车?”
“你安排便是。”
“是是。”
高公公谨小慎微,不敢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