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 第568章 老狐狸告老还乡,张明承信口开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8章 老狐狸告老还乡,张明承信口开河

“够了!”

小皇帝怒吼一声。

大殿之中瞬间恢复平静。

“朕所选之人,岂容你们妄议?”

“皇上息怒。”

朝臣们齐声回应。

小皇帝瞥了一眼涂一乐,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此时,他倒是想听到涂一乐能慷慨激昂,说上些反对的大道理。

然而,并没有。

“丰梅王,你对此事有何意见?朕,想听一听你说。”

涂一乐毕恭毕敬,立即弯腰行礼:

“回皇上的话,本王并无意见。”

小皇帝反倒错愕。

全然没有想象中的反馈。

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朕想听你详细讲讲。”

涂一乐露出一个无奈表情,转而说道:

“皇上下旨,定然是已深思熟虑,对所用之人,定然是百般考量,本王并无异议。”

小皇帝略显迟疑,转而看向另一侧:

“郭相,你可有何要说?”

“老臣,并无异议。”

“那好。今后张明承在你手下,你们通力配合。”

郭由真已经看明白一切。

他已无法制衡涂一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皇上这才顺理成章,准备重用宗亲之人,以此来达到朝堂平衡。

可这般形势之下,定然会迎来一场动荡。

宗亲?

肯定是无利不起早。

而他们背后的目的,想必并不简单。

上来便是刑部尚书?

那可是韩影夫人职务。

这分明告诉所有人,就是冲着涂一乐而来。

但郭由真很是笃定,宗亲并不能撼动涂一乐分毫。

反倒会引火烧身。

如若他再留下来,定然无法再独善其身,可能还会祸及郭氏族人。

郭由真不动声色,在袖口之中,抽出一本奏折:

“启禀皇上,老臣已年老体衰、久病缠身,精力大不如从前。恳请皇上,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小皇帝心中一惊,转而强行压制下来。

“哦?你们一家,都不想在朝为官了?”

“自然不是。”郭由真极为平静:“老臣之子,正值壮年,正是为大奉出力之时。只是老臣独自一人,告老还乡。”

小皇帝心中略显平静。

他微微招手,洪公公随即将奏折呈上。

小皇帝缓缓翻看过后,认为郭由真是早已想好,并非因尚书之事告老。

“好,准奏。望郭相能颐养天年。”

“老臣,谢主隆恩。”

涂一乐仍然不动声色。

但他早已知晓郭由真的袖中乾坤,会提前准备上多份奏折,依次排布好。

可根据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应对。

在旁人看来,这并非是临时起意。

只是这次,涂一乐万万没想到,郭由真竟然准备了请辞奏折。

唉,真是个老狐狸啊。

只要他离开京都,郭氏一族便自然脱离开朝堂争斗。

郭由真一家,乃至全族,便不再会有危险。

留下三个儿子,只身返回老家,更能令皇室安心。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小皇帝字正腔圆。

外戚朝臣自知局势不明,纷纷收敛下来。

涂一乐一派官员,依然保持克制,绝口不提尚书之事。

早朝恢复常态,朝臣们纷纷启奏。

小皇帝一一做出决策。

而涂一乐一直站定,并不开口。

良久过后,卓万里上前:

“臣有事启奏。水利工程?水段,发现多处坚石,已征集劳工破除。此事将增加三十余万两支出。”

小皇帝刚要开口准奏,却被张明承抢先开口:

“启禀皇上,水利工程之事靡费颇多,各级官员定然多有贪墨。臣以为,理应立即减缓工程,彻查各级官员。”

小皇帝不自觉,看向一旁的涂一乐。

涂一乐却依然一言不发。

贪墨?

若是换做别处尚有可能。

他涂一乐可是答应过范熬,工程之事绝无贪墨。

已经有佟承志被杀鸡儆猴,谁还敢肆意妄为呢?

再者说来,国库充裕,都是他涂一乐之功劳。

哪里轮到张明承杞人忧天?

卓万里再次开口:

“工程日夜抢工、瞬息万变,绝不可有一丝懈怠。”

张明承随即轻哼一声:

“卓尚书,你如此急切,莫非在其中捞取好处?”

“大殿之上,休要胡说。”

卓万里高声呵斥后,其他朝臣纷纷上前,随之一同指责起张明承。

而张明承毫不在意:

“你们如此激动,难道都在其中捞取了好处?”

瞬间,大殿之内乱做一团。

“岂有此理。”洪公公立即大喊:“休要殿前失仪!”

喊声过后,大殿之中才得以慢慢平静下来。

良久,再没有半点声音。

涂一乐、小皇帝都不再开口,保持沉默。

许久过后,涂一乐转身面向小皇帝:

“皇上,刑部尚书张明承,里通外国,欲要扰乱大奉朝堂。此乃谋叛重罪,本王请旨,彻查此事。”

小皇帝一愣,嘴巴微张,欲言又止。

张明承高声说道:

“胡说,并无真凭实据,怎可信口开河?”

“皇上。”涂一乐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张明承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贪赃枉法。”

张明承冷笑一声:

“血口喷人,本官刚刚升任刑部尚书,何来机会?”

涂一乐并不理会:

“皇上,张明承伙同他人,行谋反之事。张明承罪责累累,本王请旨彻查。”

“信口雌黄,我并没有。”

张明承有所动容,声音越发颤抖。

小皇帝见涂一乐信誓旦旦,心中不免忐忑。

万万没有想到,刚刚任命一个张明承,便触怒了丰梅王。

此时,却不知该如何收场。

张明承见小皇帝并不开口,心中立即慌乱不已。

总不能第一天上任,刑部大门向哪开都不知道,便被治了罪,关入到刑部大牢吧?

“皇上。”张明承跪倒在地:“丰梅王并无真凭实据,却在殿前信口开河,理应治一个欺君之罪。”

“好啊,本王认罪。”

涂一乐此言一出,大殿之上一片哗然。

他转而看向地上张明承,满眼尽是不屑:

“那你刚才所说,官员们贪墨工程之款,可是有真凭实据?”

“这、我、说了是猜测。”

“哦,你亦没有真凭实据,那便随本王一同,领了这欺君之罪。”

张明承浑身冷汗直流。

却一直未等到小皇帝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