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攀金枝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十九日,太子妃卢氏薨。

按照古礼,太子妃虽身份贵重,但到底只是储妃,她上面还有好几重的长辈。

她的丧事并不能大肆操办。

但,太子妃是为了救太子而死,且她嫁入皇家十几年,贤良淑德、恭敬谦让,还生儿育女,算得上有功之臣。

皇后感念太子妃的种种,亲自去圣人面前为太子妃求了恩典:

特许卢氏以皇后之礼安葬,在东宫停灵十九日,将棺椁安放在皇家寺庙,待太子的陵寝昭陵建好后,再葬入昭陵。

圣人、皇后重视太子妃的身后事,太子更是爱重发妻,是以,太子妃的丧葬规格也就超出了原有的规制。

停灵十九日,京中五品以上的外命妇,都要去东宫哭灵。

王姮作为公主,亦是一品国公夫人,自是不能例外。

事实上,在小三郎回京的第二天清晨,王姮就收拾妥当,带着九郎、十一娘回京。

刚刚抵达国公府,还不等她安顿好,就听到了宫城门楼上敲响的丧钟。

王姮与太子妃也算是旧相识。

早在沂州的时候,就曾与太子妃打过交道。

长大了,进了京,王姮几次重大的日子,比如暖房、及笄、昏礼等,太子妃都积极参与。

可以亲临的,她必会亲自前来。

若实在不方便,太子妃也会准备丰厚的礼物,并让自己心腹、或亲近之人代她出席。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王姮教导小三郎,太子妃十分感念,明里暗里送了许多东西。

太子妃大方,王姮更是豪富。

她的诸多生意里,就有太子妃的干股。

可以说,不管是感情还是利益,王姮都与太子妃关系极好。

太子妃骤然离世,王姮本能的难过着。

换了素服,赶去东宫,看到满室缟素,灵堂内还有几个小小的身影或痛哭、或茫然,王姮的泪珠儿,瞬间滚落。

“太子妃、就这么走了?”

王姮经历过亲人的离世,也见过许多生老病死。

她知道生命的脆弱,可每每看到死者逝去、亲人悲恸的画面,还是会忍不住的感慨。

“是啊,她走了,留下了结发的夫君,深爱的儿女!”

王棉作为侯府世子少夫人、四品郡君,亦有进宫哭灵的资格。

她捧着硕大的肚子,艰难的跪在灵堂上,哭了一会儿,便趁机找到了王姮。

她跪在王姮身侧,借着擦眼泪的动作,低低的与王姮说话。

“阿棉,你没事吧?你身子重,皇后娘娘仁爱宽厚,定会多加照拂与你——”

王姮听到王棉的声音,微微侧头,就看到了自家好闺蜜艰难跪拜的模样。

她禁不住有些担心。

进宫哭灵,是荣耀,亦是沉重的负担啊。

尤其是年老者、体弱者以及孕妇。

王棉是双胎,还临近产期,不说发生意外了,就是哭得太过,都有可能引发早产。

王姮确实为太子妃的薨逝而难过,但,逝者已矣啊,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更不用说,这位“生者”,还是自己最好的闺蜜。

王姮可不希望阿棉有任何的闪失。

“我无事!娘娘确实给了我恩典,但,太子妃与我们到底相识一场,我、我想送她最后一程!”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

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不好对人说的原因:

太子妃到底是东宫的主母,她的夫君是东宫心腹,主母薨了,夫君又不在京城。

王棉作为妻子,自是要刷足存在感。

且,在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的古代生活了十几年,王棉早已明白了现实的残酷。

孕妇?

呵呵,在皇家贵人眼中,并没有什么需要特殊照顾的。

准许孕妇来哭灵,这不是磋磨,而是恩典。

皇后娘娘慈爱,给了她些许照顾,她却不能真的“拿着鸡毛当令箭”。

该有的规矩,她一点儿都不能少。

否则,贵人们表面上不会计较,却会暗中记账。

也无需故意为难,只是在某些事情上,稍稍表露出一丝痕迹,就能让王棉有苦难言。

尤其是王棉不是普通外命妇,她还有大虞第一妒妇的骂名。

吃醋的真相,宫里的贵人们都知道。

可一旦王棉冒犯了他们,他们照样能够翻脸不认人!

“唉,谁让我穿越到了古代呢!”

“在古代,是没有所谓的人权的。”

王棉心里暗自叹息着,脸上却还要做出哀伤的模样。

她与王姮做了十几年的闺蜜,不知不觉间,也受到了王姮的影响。

“做戏做全套”,“骗人先骗己”!

搁在后世,王棉是做不出虚与委蛇、伪装演戏这一套的。

不相干的人死了,哭不出来就是哭不出来。

但,此刻,有点儿交情的太子妃薨了,王棉却不必作弊,就能泪如雨下。

王姮用亲身经历告诉了王棉,即便是做戏,也不能作假。

不够哀伤,哭不出来?

没关系,把自己所有的伤心事都想一遍(穿越古代还回不去),眼泪就能扑簌簌的滚落。

而且,演戏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能够轻松的做到哭笑自如。

王棉:……得!穿越一遭,还进修了演技。

就我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水准,搁在后世的影视圈,最低也是个视后呢。

拿着帕子擦着眼泪,王棉素净的脸上写满哀伤,却还能尽情的与好闺蜜闲聊:

“太子妃确实可惜了,她与太子少年夫妻,相濡以沫多年,共同孕育了两子两女……”

王棉与太子妃没有太多的交情,但同为女子,她很能共情太子妃。

若换做是王棉,她未必会舍身去救夫君。

她确实爱萧无疾,可她最爱的还是自己。

用自己的命,去换男人的命,很容易“输”——

自己死了,男人转过身就会续娶。

在古代,所谓的深情好丈夫,不是殉情,不是终身不娶,而是在续弦、纳妾的同时,念叨几句发妻,写几首悼念的诗词,就会被人人称颂,还能留名于历史。

太子就更不必说了。

身为储君,他的婚姻从来都不是个人之事,而是关乎朝堂稳固,是平衡各方势力。

王棉敢打赌,太子妃重伤后,人还没有咽气,就已经有无数人在惦记她的夫君。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些人里,甚至有她的至亲——

太子妃之位,未来皇后的位份,必须是卢氏女。

卢家作为世家,枝叶繁茂。

族中适龄的女郎,不止一个两个。

事实上,也确如王棉猜测的那般,就在太子妃重伤不治、命在垂危的时候,太子妃的阿母、阿嫂等便急切的进了宫。

除了心疼太子妃外,她们更想让太子妃在咽气前,定下下一任太子妃。

“儿啊,你可以不顾及卢家,却不能不管几个孩子啊。”

“小大郎才十岁,小十二娘才三岁,他们没了生母,继母若是不够贤良慈爱,他们可就要受苦了!”

“还是自家人更稳妥,她是孩子们的嫡亲姨母,定会好好照顾孩子们!”

“……你放心,家里特意选了个安分的,她只是帮你占住太子妃的名分,并帮你照顾孩子……”

卢母絮絮叨叨,卢家的几个嫂子,也见缝插针的敲边鼓。

太子妃一脸死气,快要失去光华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哀伤。

这就是她的亲人啊,她要死了,他们想的却还是家族。

不过,太子妃能够理解。

就是她自己,也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只不过她幸运,遇到了太子这样的良人。

夫妻十余载,夫君爱她重她。

虽然没有给她唯一的偏爱,却给了她嫡妻的体面与尊贵。

东宫嫔妾数十人,太子妃始终都是最尊贵的主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越过她。

还有她所出的儿女,也是太子最看重的。

太子说过,他的继承者,只能是她所生的儿子。

小大郎若真的废了,也会由小三郎继任。

正是因为太子给了太子妃足够多的安全感,太子妃才会在危急关头,以身相救。

她相信太子,也愿意用这具本就残破的身体去赌一赌。

只是,自己倒下了,太子还没有如何如何,自己的亲人就——

“……好!我听家中长辈的安排!”

卢母的话,虽然狠狠的扎了太子妃的心,却也有些道理。

卢氏女做太子妃,有利有弊,但终究是利大于弊的。

不管是谁做太子妃,只要与太子有了夫妻名分,只要生下孩子,就会生出野心。

但,若是卢氏女的话,卢家还能牵制一二。

太子妃在临死前,也会做些安排。

她绝不会让继任者挡了孩子们的路,更不会让她有机会伤害她的孩儿。

……

太子妃的灵柩,在东宫停放了十九日。

王姮等外命妇们,也每日进宫。

持续折腾了十九天,王姮的嗓子哑了,人也消瘦了一大圈。

王棉、郑十三等孕妇,更是险些被弄得早产。

终于、终于,等到了出殡的日子。

第一场秋雨骤然降临,纷纷洒洒的雨滴,裹着寒凉的秋风,给送葬众人增添麻烦的同时,也渲染了阴郁哀伤的气氛。

太子穿着丧服,抬手抹去脸上那不只是雨还是泪的水渍,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送发妻最后一程。

他的婚事,已经在议定之中,续娶的太子妃人选,也已经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