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落鹰涧大捷的余波,在京城持续发酵,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叶家,尤其是叶明和叶秋的声望,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繁华热闹的市井之中,叶明的名字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几乎被人们神化了。街头巷尾,人们对他的赞誉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样的溢美之词更是如潮水般涌向他,仿佛他就是那从天而降的星宿,专为辅佐圣主、振兴大夏而生。

不仅如此,就连他之前那些被人轻视的工坊产物,如今也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那些原本被视为“奇技淫巧”的东西,如今却被赞誉为“巧夺天工”的利国神器,仿佛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拯救这个国家于水火之中。

这种对叶明的狂热崇拜,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蔓延到了朝堂之上。那些以往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员们,如今见到叶风和叶明时,态度都变得恭敬起来,言辞之间更是充满了试探和结交的意味。

甚至连一些原本偏向靖王的官员,也开始在暗中动摇,心中暗自思量着是否要改换门庭,投靠到叶明这一边来。

国公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前来道贺的、攀交情的、甚至是说媒的(虽然叶明已定亲,但总有人想将旁支女子塞入国公府),络绎不绝。

管家叶福忙得脚不沾地,收贺礼收到手软。

面对这如潮的赞誉和追捧,叶凌云保持着武将的沉稳,只是叮嘱家人更要谨言慎行。

李婉清则是欢喜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叶风在户部行事更加圆融,借着这股东风,为新军争取预算和资源也顺利了许多。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叶明,却表现得异常冷静,甚至有些疏离。

他谢绝了大部分不必要的应酬,依旧将主要精力放在工坊的技术改进和新军第二、第三营的编练上。

他知道,这看似繁花似锦的盛况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靖王绝不会坐以待毙,皇帝的态度也未必会一直如此毫无保留。

这一日,叶明正在工坊里,与工匠们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虎蹲炮”的射程和精度,太子李君泽微服前来。

“表弟,你倒是沉得住气。”李君泽看着叶明一身工匠打扮,手上还沾着油污,不由得笑道,“如今外面可是把你捧上天了,你倒好,躲在这里摆弄这些铁疙瘩。”

叶明请太子到僻静处坐下,擦着手,苦笑道:“表哥,树大招风。如今我们叶家和新军被捧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就会越惨。靖王那边,绝不会没有动作。”

李君泽收起笑容,点了点头:“父皇如今对你是信任有加,但帝王心术,难测深浅。今日早朝,有御史以‘平衡朝局’为由,建议擢升靖王在吏部的一位亲信,父皇……准了。”

叶明眼神一凝。这是一个信号。皇帝在大力褒奖叶家的同时,也开始有意无意地扶持靖王方面的势力,维持朝堂的平衡。

这既是帝王权术,也可能是一种警告——叶家可以得势,但不能独大。

“而且,”李君泽压低声音,“我收到风声,靖王最近闭门谢客,但暗中与几位宗室老王爷走动频繁。他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叶明沉默片刻,道:“他在等待时机,也在寻找我们的破绽。我们现在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新军虽强,但根基尚浅,朝中支持我们的,多是因利而聚,一旦风向有变,难保不会人心浮动。”

“那你觉得,我们当下该如何?”李君泽问道。

“巩固根本,静观其变。”叶明沉声道,“一是继续强军,将新军彻底练成一支只听命于陛下、忠于国家的力量,而非我叶家的私兵。二是要在朝中争取更多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支持者,而非趋炎附势之徒。三是……”他顿了顿,“我们要比靖王更快找到他的致命破绽。”

就在两人密谈之时,叶风也从户部带回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由于北境大捷,皇帝决定对西羌用兵,彻底解决边患。

这意味着军费开支将再次大幅增加。虽然目前国库还能支撑,但一些原本用于水利、赈灾等民生项目的预算就被压缩了。

已经有言官准备上书,委婉地提出“劳师远征,恐伤国本”,虽然不敢直接攻击新军,但隐隐将压力转向了负责钱粮的叶风和力主强军的叶明。

“看,麻烦来了。”叶风叹了口气,“只要我们继续往前走,就一定会触动越来越多的利益,引来越来越多的明枪暗箭。”

叶明拍了拍二哥的肩膀:“二哥,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走下去。户部那边,还要你多费心周旋。”

夜晚,叶明站在国公府的后花园中,看着夜空中的繁星。京城的喧嚣似乎离他很远,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暗流。

小妹叶瑾悄悄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件披风:“三哥,夜里风大,小心着凉。”她看着叶明紧锁的眉头,轻声问,“三哥,是不是有很多人不想我们好?”

叶明接过披风,摸了摸妹妹的头,柔声道:“是啊,有很多。但也有很多人在支持我们,比如爹,娘,大哥,二哥,太子表哥,还有千千万万希望国家强盛的百姓。”

他望着星空,语气坚定:“所以,我们不能怕,也不能退。我们要做得更好,好到让那些不想我们好的人,无话可说,无能为力!”

话虽如此,但叶明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

他意识到,与靖王的斗争,已经进入了最复杂、最危险的相持阶段。之前的军事胜利只是打开了局面,真正的较量,在于接下来的朝堂博弈、人心争夺和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致命算计。

一步走错,可能便是万劫不复。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敏锐。

声望的巅峰,往往也是悬崖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