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福宁殿里,温皇后正陪着今上在欣赏面前这一株枝繁叶茂的珊瑚树。

温皇后知道这珊瑚是年前东宫进献的,皇帝在把玩过后便将此物赏赐给了温皇后。

“妾活这把岁数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粗壮的珊瑚呢。不知太子从何处寻来的?”温皇后伸手微微抚了抚离自己最近的珊瑚枝。

今上含笑道:“朕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珊瑚树啊。此物非我中原所产,而是从外邦运来的。通往西域的路落在北蛮手里后,中原跟西域诸国的贸易中断了,不得另辟蹊径走海运。太子进献珊瑚的本意便是在说服朕能在海外贸易上花些心思。为此太子还给朕洋洋洒洒的上了一封扎子,密密麻麻的数字看的朕眼晕头疼。”

温皇后:“妾虽不问政事,也知开辟了市舶司,这些投入还不够吗?”

今上:“光设有衙门还是不够的,还需在方方面面投入。不光让咱们的商船走出去,还需把外邦的商船吸引到中原来。前场的长安城里多少胡商,咱们的汴京不宵禁,商店林立,可比昔日长安热闹多了,然却见不着胡姬当垆卖酒。国库如今虽算充盈,要做好可能面临纳兰亮撕毁盟约发兵来犯的准备。打仗不光拼人数,拼武功,更是拼钱粮。要不怎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呢?”

虽然今上畏惧打仗,被当年北蛮追着跑吓破了胆,不代表真的敌军来犯直接投降求和啊。就算他想就地求和,他身为一朝天子的脸面也不允许啊。

第一最好南北保持和平现状,若纳兰亮真的撕毁盟约率兵来犯,最好是先还击,然后再设法跟北国再次议和。

今上宁可多花点儿岁币,也不愿意再见遍地狼烟。

不管是战还是和都需要烧钱,所以今上对于宋嘉佑提出的朝廷进一步拓展海上贸易,他很是赞成。

温皇后不是完全不懂朝政,只是她有分寸,清楚何时该自己开口,何时该自己倾听罢了。

待珊瑚被几个内侍搬下去,宫女从新上了茶。

温皇后亲自将茶捧给今上:“时辰不早了,陛下吃一盏安神茶,妾再服侍您歇息。”

今上接过温皇后递来的茶轻轻戳了一口:“高氏生的三郎身子骨还是那般羸弱?”

因为三郎太过羸弱,故而一直以来今上都不曾见到,那毕竟是东宫嫡出,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一句的。

温皇后微微叹了口气,不无怜悯道:“那孩子原本就羸弱,高氏是个蠢的,每日给三郎用补药。补药吃多了大人都不一定受的住,莫说是个原本就病弱的稚童。”

“竟有此事?”今上的脸色微微一凝,“太子怎就由着高氏胡来呢?”

温皇后忙替宋嘉佑辩解:“陛下冤枉太子了,他怎可能由着高氏呢?只是太子的使命不是蹲在内宅看孩子,他纵然想做个好父亲也无能为力啊。”

今上微微颔首:“当初朕做主选了高氏为大皇子妃,就是瞧着那孩子端庄大气,有梓潼年轻时候的风范,加之高家祖上尚过大燕长公主。”

温皇后很清楚皇帝当初执意另高琼为宋嘉佑的正妻,根本不是高琼本身足够出色,而是他需要同大燕的旧日勋贵们关系更进一步。虽说那会儿今上的龙椅早就稳了,但他仍旧需要跟大燕的旧势力多亲多近。

虽说大燕一朝早就破除了门阀势力,这不过是表面罢了,还是有些隐形的门阀贵族们左右朝局的。当然大燕这些老门阀不再跟隋唐时以韦,崔,卢,裴,王等为主。以高,郭,曹,潘等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这些老功臣们为代表的新贵在暗暗影响着整个大燕朝的命运。

排行在九的宋洵在父兄,以及主要皇族成员被掳到北国后,他才有机会登上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皇位,加之自己没有亲生的皇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当初赐婚时今上内心早就内定了宋嘉佑为储君,故而他才选了大燕开国长公主的后人也就是高琼为大皇子妃。

高琼的父亲高斌虽不争气,但高家的影响力还在,高家又不单只有高斌这一枝,不过是恰好高斌的女儿适合入宫参与皇子妃的采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