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改变策略
此时,销售科长苏秦也站起身来,充满干劲地说道:“厂长,新制度一经实行,销售部门的积极性定会大幅提升。我们计划近期带领大家外出开拓市场,竭尽全力拿下更多订单。”
李松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很好,销售可是厂子的命脉所在,你们多加油努力,倘若遇到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厂子里会全力给予支持。”
会议结束后,员工们怀揣着刚领到的工资,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家之路。李松回到办公室,刚刚坐下,周文便神色忧虑地走了进来,说道:“厂长,虽说关系户的问题暂且得到了解决,但仍存在一些遗留难题。之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如今他们催得极为紧迫,这该如何是好?”
李松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后说道:“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不过,你们先仔细梳理一下账目,全面了解目前厂里的资金状况,能偿还多少便偿还多少。另外,你安排专人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坦诚说明咱们厂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争取延缓还款期限,同时向他们郑重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必定还清欠款。”
周文点头表示明白,又接着说道:“还有,设备维修也需要一笔不菲的维修资金,您之前调来的钱都用于发放工资了,现在厂子账上仅剩不到五百元。”
李松揉了揉太阳穴,说道:“钱的问题你无需担忧,我别的或许没有,唯独不缺的就是钱。但一直从外部调钱进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将仓库中的布妥善处理,如此厂子便能有资金周转了。”
周文无奈地苦涩一笑,他又何尝不清楚将仓库中的布匹销售出去便能回笼资金,可关键在于,他们的布匹一直无人问津,不然赵厂长也不会将厂子转手卖掉了。
李松看出周文的为难,轻松地说道:“布匹销售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去整理一份关于仓库堆积布匹的数量和种类的详细清单。”
周文离开后,李松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的厂区,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尽管目前厂子已稍有起色,但前方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充满了重重挑战。资金短缺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皆是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翌日,李松一边忙着多方筹集资金,一边密切关注着厂里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生产线上,工人们在新制度的激励鼓舞下,工作效率显着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就在李松为这些积极的进展感到欣慰之时,又一个麻烦不期而至。当地的一家同行企业,眼见国庆纺织厂在李松的引领下逐渐焕发生机,心中不禁妒火中烧,竟然采取恶意压低产品价格的手段,妄图阻止他们将库存布匹销售出去。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松当即迅速召集销售部门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苏秦科长满脸焦急地说道:“厂长,他们这般恶意竞争,咱们该如何应对?”
李松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咱们绝不能盲目跟着他们降价,否则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咱们厂子目前资金紧张,根本无力与他们打价格战。所以,咱们必须转换思路。先思考一下,咱们的库存布为何销量不佳?”
“布的花纹太过老旧,根本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观念。”
“而且,部分布匹存在质量问题,印刷模糊不清,图案也不连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对头的打压。”
……
听完大家的发言后,李松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国庆纺织厂的布之所以出现滞销状况,主要根源在于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但这个难题并非无法解决,在城市中,人们对于布匹的颜色、花色极为在意。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人连基本的衣服都难以保障,对于布匹的颜色、图案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只要价格合理亲民,销路理应不成问题。
一念及此,李松站起身说道理,“既然厂子里的布在市内不好销售,咱们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那里对布匹的需求量大,而且相较于城里,他们对花色图案的要求没那么高,更注重价格实惠,只要咱们能保证质量不太次,降点价,再加上不要布票,打开农村销路应该不难。”
销售科的众人听了,不禁眼前一亮,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苏秦思索片刻后说道:“厂长,您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津门周边地域广阔,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呢?”
李松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布局图,说道:“咱们先从周边几个大的乡镇开始。你们安排几支销售队伍,每个队伍每天负责一个村,在去之前,详细了解当地的产品需求和消费习惯,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另外,咱们可以和村长合作,请他们帮我们销售产品,我们给与一定的报酬。”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本来他们还担心销售科人员不足,一次性去不了几个乡村。但是采用和村长合作的方式之后,这一点便不用担心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随即众人开始热烈讨论起具体的执行细节。
散会后,销售部门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前往周边的乡镇。每到一处,便与本村村长取得联系,洽谈合作。村长听到帮忙卖货还有好处拿都非常积极。毕竟现在农村地区都很贫困,就算是村长家也没有多少余粮。
这不,销售小组抵达云楼村之后立即去找村长。销售小组抵达云楼村之后立即去找村长。云村长是个朴实憨厚的中年人,平日里为村子大小事务忙得焦头烂额。销售科人员说明来意后,云村长一开始眉头紧皱,连连摆手道:“哎呀,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呐。我平日里事儿就多,实在抽不出空帮忙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