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反将一军

燕成万万没想到李松竟敢当着众人的面如此直接地反驳他,脸色瞬间微微一变,恼羞成怒地说道:“我说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你这是在质疑我的专业判断吗?作为工商局的副局长,我有权力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整顿。”

李松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说道:“燕副局长,您这所谓的专业判断,恐怕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吧。我们厂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各项指标也都完全符合标准,就在前两天,刘局长还亲自来检查过,您突然来这么一出,难道是故意要打刘局长的脸吗?”

燕成被李松怼得一时语塞,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装出傲慢的神情。

周围的工人们看到李松回来,仿佛瞬间有了主心骨,底气顿时足了起来,纷纷围拢过来,对燕成怒目而视。此时的气氛,如同紧绷到极致的弓弦,一场激烈的交锋已然一触即发。

燕成定了定神,强装镇定地说道:“哼,刘局长检查是刘局长的事,我今天来看到的就是这些问题。你少拿刘局长来压我,我这是在履行我的职责。”

李松毫不退缩,向前一步,气势逼人地说道:“履行职责?您这分明就是在滥用职权!您所说的这些问题,分明就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如果您拿不出实实在在、确凿的证据,仅仅就凭您一句话,就要让我们这么大一个厂停工整改,这恐怕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吧?”

燕成的随行人员们面面相觑,他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道燕成是故意找茬,但谁也不敢出声,生怕引火烧身。燕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犹如调色盘般变换不定,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松如此强硬,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就在这时,燕成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说道:“好,既然你这么嘴硬,那我问你,你们厂的环保措施达标吗?我刚刚只是还没来得及检查这一项,现在看来,很有必要好好查一查。”

李松心中冷笑一声,早料到他会使出这般招数,从容不迫地说道:“燕副局长,我们厂的环保措施一直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的,相关的检测报告和文件一应俱全。您要是不信,随时可以查看。而且,就在上个月,环保局的同志才来做过全面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检测报告还在厂里妥善存档呢。”

燕成没想到李松事事都准备得如此周全,一时之间竟有些骑虎难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咬咬牙,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继续说道:“就算你这些都没问题,那你们厂的员工培训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否足够?这可都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松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地回应道:“燕副局长,我们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从专业的生产技能到至关重要的安全知识,每一项都精心安排,从不落下。我们不仅有详细的培训记录,还有严格的考核成绩,这些足以充分证明员工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要不现在就拿给您看看?”

燕成被李松怼得节节败退,心中又气又恼。在众人面前,他实在拉不下脸轻易认输,正绞尽脑汁琢磨着再找点茬儿时,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燕成原本紧锁的眉头,因这阵喧哗声微微一挑。他与李松皆是一脸疑惑,下意识地朝厂门口望去。只见几个手持相机、笔记本的人,正与门卫交涉,看他们的模样,显然是记者,似乎想要进厂。

李松心中一动,猜测这应该是林强联系的记者朋友到了。他当即便朝着门卫喊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几位记者步伐匆匆地走进厂区。其中一位年轻记者,一眼瞧见李松,赶忙快步上前,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说道:“李厂长,您好,我们是《京都日报》和《京都晚报》的记者。此次前来,一方面是想对您进行采访,另一方面希望能在厂内拍摄一些照片,不知是否方便?”

李松面露为难之色,缓缓说道:“记者同志,恐怕不太方便啊。就在刚刚,燕副局长已经下令,要求我们厂停工整顿,估计一会儿封条就要贴上了。”

记者们听闻此言,目光齐刷刷地转向燕成。

“燕副局长,您要百花服装厂停工整顿,请问是发现该厂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了吗?”

李松没等燕成开口,便抢先一步说道:“燕副局长指出我们厂子卫生不达标、机器保养不到位,还说仓库货物胡乱堆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等等问题。”

记者们闻言,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车间地面,只见地面光洁如镜,几乎能清晰地映出人影。随后,他们又轻步走近正在平稳运转的机器,机器发出的声响均匀而顺畅,显然是经过精心且频繁保养的。接着,他们来到仓库,只见货物堆放得整整齐齐,各类货品分区明确,一目了然。

燕成的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心里清楚得很,李松刚刚这番话,分明是故意让他下不来台。

李松微笑着,不紧不慢地对记者们说道:“各位记者朋友,想必你们也都看到了。今天燕副局长来我厂视察,指出了这些问题,可我们厂一直都是秉持合法合规的原则经营,各项标准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但燕副局长却执意要我们立即停工整改,我们实在是不明白,究竟是哪里不符合标准呢?”

记者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举起相机开始拍照,手中的笔也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着李松所说的每一句话。燕成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有些慌神,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李松竟然把记者给请来了,而且还反将他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