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回到1982开局捡了一野猪 > 第250章 淳朴的进山头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老道掐指一算,微笑着说道:“小刘,你不要这么紧张,不是什么坏人。”

他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就像一阵春风,吹散了刘振邦心中的紧张。

不过,刘振邦没有听从向老道的话,依旧保持着警惕,

一直到看清来人以后,刘振邦立马分析出,这些人肯定不是见财起意的,紧绷的身体才放松了下来。

原来,来的是进山头村的村长和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子。

只见他们手里拿着土煲、铁锅、大盆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质朴而热情的笑容。

他们的脚步匆匆,却又带着一种庄重和感激。

嗯...确实不大像坏人。

郑江南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向向老道,眼中满是疑惑:“道长,这是啥情况?”

向老道用力捋了捋胡子,神情庄重地吐出一个字:“善!”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这个字有着无尽的含义。

不等郑江南琢磨透向道长这句云里雾里的话,进山头村的村长便带领着众老人快步走上前,

他笑着说道:“向道长、郑老板,还好你们还没走。”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喜悦,仿佛生怕错过了什么。

郑江南看向他身后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疑惑的问道:“你们这是?”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不知道这些老人带来这些东西是为了什么。

村长看着他,脸上满是感激与真诚。

“这些都是我们进山头村德高望重的族老。

我们村子里的大家都很感激向道长和郑老板您为我们做的那些事情,

原本大家是想,凑在一起请你们吃一顿像样一点的饭,聊表心意,可您和向道长都拒绝了。

刚刚村里有小伙儿说,看到道观这边有炊烟升起,我想着道长肯定是在这里招待你,

所以大家把家里能拿得出手的食物都煮了,委托我和几位族老给你们送过来,略表心意。”

原本是全村人都要来的,可是那位白发苍苍的三叔公制止了。

他觉得不论是向道长还是郑江南,都不是喜欢排场的人,人太多反而会让他们不自在。

三叔公在村里威望很高,他这么一说大家也就同意了。

所以最后就由他们这些各自的家族的长辈,一起来。

等村长说完,这些老人们纷纷围了上来,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土煲、铁锅、大盆子一一摆在桌上。

那动作,仿佛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仿佛在向郑江南和向老道表达着他们最真挚的情感。

一个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的族老,颤颤巍巍地掀开一个大土煲,里面的野鸡汤还在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他笑着对郑江南说:“郑好人,这是我们家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再难的时候都没想着杀它,

可今天老头子高兴,特意给您和道长炖了,你们一定要喝点,补补身子。”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真诚和善意,那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

另一位留着白胡须的族老,把一盆红烧野兔放在桌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说道:“这野兔是我孙子昨天晚上在山上打的,可新鲜啦,你们尝尝。”

郑江南算是一个感性的人,他看着这些朴实的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他赶紧站起身来,朝着老人们鞠了个躬,

随后说道:“各位老人家,你们太客气了,这让我怎么好意思。

我为村里做的那些事,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大家都能听得出,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一旁的葛二蛋看着郑江南,心中直呼茅台兄弟牛逼!

他刚刚从进山头村众人的感谢声中听明白了,这家伙今天竟然给进山头村一共捐了元!

天呐,在这大多数家庭连一张大团结都拿不出来的年景,这是多么夸张的一个数字啊!

能赚这么多钱还能捐出去的人,怎一个“牛” 字了得?

他竟然还说,自己不过是举手之劳!

葛二蛋心中暗自低估,茅台兄弟他这么有钱,那到时候自己和老杂毛去帮忙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赖自己茅台了...

向老道也笑着站起身,双手抱拳,和善的说道:“众位乡亲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

大家都不容易,何必要把家里一点好东西都给拿来?”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可怜,不忍心看到这些老人为了表达感激而拿出自己家里的好东西。

“向道长,您就别推辞了。”村长赶忙说道,

“您和郑老板为我们村做的事,那可都不是小事,这些恩情,我们全村人都记在心里呢!

其实说起来,这一碗鸡汤根本表达不了对你们的感谢...

您二位,总得让我们表示表示吧,不然大家伙这心里啊,难受。”

其他族老们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向道长和郑江南,一定要接受这些食物。

“是啊是啊,这点东西根本就不算啥...”

“你们要是不接受,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郑江南和向老道交换了一下眼神,见老人们如此真诚,再推辞反而显得生分了,便都点头应下。

郑江南真诚地说道:“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各位老人家,谢谢大家的心意。

以后进山头村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