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真福宝挥手粮满仓,全家悔断肠 > 第516章 我相公的文章那是出了名的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6章 我相公的文章那是出了名的好

他赔着笑脸,眼神却在院子里逡巡:

“您有所不知,小婿如今已是秀才功名,在十里八乡,我的文章那是独占鳌头!

前日县太爷还夸我文章锦绣,日后定能...…”

“是吗?”白夫人冷眼看着他不停晃动的长指甲,那上头还沾着未洗净的泥垢:“既如此,想必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秀才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喉结上下滚动,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白夫子眼皮都没抬,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既然说自己文章写得好,拿出来看看。”

秀才仰着脑袋,得意得不行,起身从包袱里翻出几张发黄的纸抖开:

“您过目!这篇《劝学论》连县里的老师都说写得好,还在旁边批了字字珠玑。

前几天隔壁镇子办文会,我把文章一念,大家都说我考举人肯定没问题!”

白夫子接过纸一看,眉头立刻皱成一团。

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好多地方墨迹晕开,黑黢黢一片。

再读内容,翻来覆去都是些废话,根本不成章法。

他“啪”地把纸扔在地上道:

“写的什么玩意儿!

说的话颠三倒四,我看你这秀才怕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考上的!”

秀才脸“唰”地白了,赶紧蹲下去捡纸:“您肯定是看错了......”

白夫子冷笑一声,伸手把桌上的镇纸推到一边:

“别以为考个秀才就了不起。

汴京随便找个人,说不定都比你有学问。

真想有出息,先回去把字练好,把基础打扎实了再说!”

秀才气得脸色铁青,狠狠甩了甩袖子,粗布长衫带起一阵风,头也不回地往院外冲。

没过多久,院子角落就传来他和赵巧兰激烈的争吵声。

“你爹分明是故意羞辱我!”秀才涨红着脸,唾沫星子乱飞:

“仗着自己是二品官就目中无人?

我这文章不知多少人夸过,怎么到他嘴里就成了狗屁不通?

这不是明摆着踩我们家的脸面!”

赵巧兰急得直跺脚,慌乱地扯着他的衣袖:

“不是的,真不是这样!

我爹他肯定是盼着你能更上一层楼,才会......”

“更上一层楼?”秀才冷笑一声,猛地甩开她的手:

“有这么不留情面的吗?我寒窗苦读这些年,每天天还没亮,寅时不到就爬起来抄书写字。

白天忙完家里的活计,下午还要赶去镇上和文友切磋,风雨无阻!他凭什么这么羞辱我!”

赵巧兰眼眶通红,顾不上擦眼泪,跌跌撞撞跑到白夫人和白夫子跟前。

她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哭腔:

“爹娘,求你们别再给我相公脸色看了!

他真的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你们就......就给他留点面子吧!”

白夫人望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儿,无奈地叹了口气:

“巧兰,我和你爹不过是实话实说,指出他文章里的毛病罢了。

若这点批评都受不住,日后如何经得起更大的挫折?”

赵巧兰慌忙摆手:

“不是的!我相公的文章那是出了名的好。

爹他常年在外,对咱们汴京的科举行情不了解!”

她攥着白夫人的衣角,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等下次乡试,我相公定会一鸣惊人!

他每日鸡鸣即起,三更才歇,连邻里都说他是读书人的楷模......”

白银黑着脸甩袖进了屋,用力将茶盏放在桌上:

“这种心胸狭隘的女婿,不要也罢!

被人指出不足就恼羞成怒,日后如何担得起大事?”

他抓起案头的信笺,纸页在指间簌簌作响:“我已差人去查他底细,若真有品行不端之处,这门亲事趁早断了!”

白夫人叹了口气道:

“又不是你说断就断的,你没看到赵巧兰的样子吗?

她做这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就算你想给她撑腰,你要她自己愿意啊!”

天刚擦黑,赵巧兰就系着补丁围裙在灶台前忙活。

大铁锅烧得咕嘟响,锅里白菜帮子混着野菜飘出零星油花。

她一边往灶膛添柴火,一边抽空揉面,额头上的汗珠子直往衣襟里钻。

“这饭还没好?”东厢房传来婆婆沙哑的骂声,失明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在屋里乱敲:“我儿每日读书多辛苦,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你这当媳妇的,就知道偷懒!”

“好了好了!马上就能吃!”赵巧兰急得直跺脚,手忙脚乱把蒸好的窝窝头摆上桌。

刚擦了把汗,就见秀才甩着袖子进屋,往椅子上一坐,眼皮都不抬:“磨蹭什么?饿都饿死了。”

这边刚要开饭,就瞧见白夫人和白银端着碗筷从堂屋出来。

张家老太太立刻来了精神,拄着拐杖颤巍巍起身:“亲家,我来给你们盛饭!”

她摸索着抓过木勺,在饭锅里搅了搅:“咱们都是一家人,每个人碗里的饭都得一样多,可不能厚此薄彼!”

说着,她舀起大半勺稀粥,先往秀才碗里倒,米粒堆得冒尖。

再给自家儿子媳妇添了小半碗。

轮到白夫人和白银时,勺子轻轻一斜,碗里只落了浅浅一层米汤:

“亲家,你们家条件好,少吃点也不打紧。

我儿读书费脑子,得多吃些......”

白银“啪”地撂下筷子,瓷碗在木桌上磕出清脆声响:

“这些米面可都是我家采买的。

你说你儿子读书费脑子,我每日批阅公文、处理政务,倒成了清闲人?”

张老太脸上的褶子笑成一团,摸索着往秀才碗里又夹了块咸菜:

“亲家这话说的,读书人的辛苦能和做官比?

再说了,不就是些吃食......咱们既是一家人,你们招待客人不也是应该的?”

她浑浊的眼珠转向白夫人,干瘪的嘴唇一张一合:“总不能看着我们这些穷亲戚挨饿吧?”

张家众人已如饿虎扑食般围上饭桌。

秀才甩开膀子扒拉米饭,汤汁顺着嘴角滴在衣襟上。

几个小叔子你争我抢,连菜盘都差点掀翻。

小姑子抱着孩子,直接用手抓着窝窝头往嘴里塞。

白夫人刚拿起筷子,就见眨眼间桌上只剩空盘残羹,连锅底的菜汤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对不住啊亲家!”张老太抹了把嘴,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家里穷惯了,吃饭难免急了些,你这两碗粥怕是也不吃了吧?那就给我们吃了吧!

你们要不......再去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