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应该很乐观~”
看着杨立青的笑脸,周飞有句话没说,他笑得太早了。
杨立青的政治保守和革命理想,不需怀疑,是一定非常坚定可靠的。
但他没有经历过后来的很多事情,也不知道后来的历史走向,对于革命的实践比较理想化,没有看到革命背后的诸多困难,特别是革命成功一半之后对于人、对于家族的改变。
不过,周飞没有说出来,因为周飞也有一种猜想,杨立青知道以上种种问题,但他依然对革命抱有理想,抱以乐观。
所以,先做吧!
晚上,周飞拿着杨立青给出的物资清单回到了现代。
这份清单不是具体的统计数据,而是根据今天报名的情况和调查来的情况,预估的一份数据。
其中,需求最多的是大米!
没办法,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而且杨立青他们也是制定了一天工钱5斤大米的标准价,把大米锚定为了一般等价物。
其次,是布料。
布料在现代是多到用不完,人们毫不在意的东西。人们用布料是非常浪费的,以衣服为例,穿旧了就扔掉,甚至穿脏了就扔掉。
我们中国人还好点,保持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搁老美,那真是买衣服按打来买,每天衣服不重样,穿过的衣服直接扔,因为实在是太便宜了,便宜到洗衣服比买衣服更贵的地步。
但是,布料在古代可是稀罕物,是传家宝一样的东西。
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落后,布料极难获得。
看小说、影视剧有看到老百姓去典当行典当衣服的,现代人理解不了的操作,古代是很常见的,就是因为太难得了。
不说别的,我们国家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布料也是奇缺,很多偏远的地方没衣服裤子穿,一家兄弟五六个共一条裤子穿的多的是。
兄弟情有种说法:同穿一条裤子,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都现代社会了还有这种事情存在,可以想象古代中国布料会奇缺到何种地步。
其他的就铁料、纸笔……等等物资了。
铁料是用来提高生产力的,不论是种地还是搞其他的物资生产的,都需要用到铁。
不用铁,像古代人一样用木头,那生产效率得多低啊?
纸笔这些,也是刚需,宣传需要,扫盲更需要。
把政策宣传下去,写东西、到乡下去张贴……
扫盲就更不用提了。
只有教育百姓,让百姓知道我们是好的,百姓才会跟我们走,既能够纳税,又能够提供兵员。
教育是不会穷国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只是没有把教育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一门心思去科举当官,实在是不知所谓。
一旦引导到正确道路上去,教育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近代前期有汉斯猫,搞教育搞得好,于是两次崛起,吊打欧洲,差点两次统一欧洲大陆。
再往后就是老美和老毛子这一对难兄难弟了,都是教育搞得好,特别是老美,于是整个二战以及冷战期间,就他们两家主宰地球。
到了现代,教育搞得最好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强教育体系的国家:中国,它出现了,它来了。
于是,人们再一次见识到了教育的强大。
连续四十年的稳定的公平公正的教育体系,到现在每年一千多万的大学生走上社会,每年大几百万的缑工程师走上社会,中国爆发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奇迹!
并且,这个奇迹在可预见的未来二十年内,都将继续爆发。
周飞毫不怀疑,四十年来,累计有几亿大学生,过亿的工程师们会把中国以及整个人类文明带入星辰大海的征程当中。
周飞自己就是一个理工科的毕业生,在国内他不敢说自己是工程师,但去到国外,别说非洲拉美了,哪怕是老欧洲、老毛子、甚至老美,他也是工程师级别。
……
隔天下午,周飞就回到了明末世界,找到了杨立青,说物资已经备齐了。
“这么快?”
杨立青吃了一惊,他是真的被现代的高效给震惊到了,这还不到一天啊!
“府衙被我们占据了,东西就放到这边吧~”
杨立青办事也很利索,很快就将周飞带到了府衙后面。
指着一个个的空房间,杨立青解释道:“仓库距离这边远了点,我们人手也不够,所以就先将就着用这边,我安排人清理了一下……”
“你们办事也雷厉风行啊。”
周飞笑着称赞了一句,然后打开了穿越门,和杨立青等人一道把所有物资都运送了过来。
第二天,也是杨立青等人来到济南府的第三天,杨立青等人开始发“工钱”了。
……
与此同时,在济南府的大街小巷里,一大早就出来吃东西的人开始了议论。
“今天他们会发工钱了吧?”
“说是第二天一早发,昨天已经干了一天活了。”
“工钱?那伙短毛贼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搞不好命都会给他们拿去,还想给你们工钱?做梦吧。”
“嘘!你不要命了,敢这样叫他们?”
“你们怕死我可不怕,有本事他们来抓我啊!”
“得,您硬气!”
“哎,这世道越来越乱了,十来个短毛贼就把我们这偌大的济南府给占了,这事别说在太祖爷那朝了,就是去年也是不可想象之事啊~”
“谁说不是呢?”
“嘿!你们啊,消息太落后了,我听说各位大人已经去旁边千户所搬救兵去了,短毛贼蹦跶不了多久了。”
“真的假的?”
“我怎么没听说这事?”
“小声点,这么大声干嘛?”
“我也是听我隔壁的姑奶奶的外甥的侄子说的~”
“短毛贼就十来个人,如果不是仗着火器之利,又挟持了朱大人,否则哪会有现在这样被动局面?”
“屁!说穿了就是当兵的怕死!”
“就是,若是他们不怕死,十来个短毛贼早被拿下了。”
“我…我倒是觉得他们挺和善的,说话应该会算数。”
……
有间茶馆的摊子上,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忽然,一个身形干瘦黝黑的老实巴交的汉子匆匆从旁边有过。
摊子上一个人瞅见了,立即喊道:“赵二,领到大米没?”
汉子没有回应他,脚步也没迟钝,自顾自的匆匆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