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的楼兰国,大前使者受到了楼兰国王的热情接待。使者向楼兰国王详细阐述了大前与西域各国联盟的好处,包括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以及共同抵御匈奴的侵扰。楼兰国王深知匈奴对西域各国的威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欣然同意与大前结成联盟。
使者趁热打铁,又马不停蹄地前往龟兹、于阗等国。凭借着大前的国威以及使者们的诚意与口才,陆续说服了多个西域国家加入联盟。这些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与大前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匈奴的威胁,同时也对即将开展的贸易往来充满期待。
随着越来越多的西域国家与大前结盟,消息传回大前国内,举国振奋。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龙颜大悦,对礼部尚书等相关官员进行了嘉奖。同时,朝廷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与西域各国的贸易事宜,鼓励国内商人前往边境,准备与西域进行大规模的通商。
在边境地区,随着屯田政策的推行,士兵们开垦出大片的荒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了提高屯田的效率和产量,朝廷还特意从国内请来了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指导士兵们种植粮食和蔬菜。渐渐地,原本荒芜的边境土地上,出现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农田。
与此同时,边境关隘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匠们日夜劳作,用巨大的石块和坚实的木材修建城墙、箭楼等防御工事。在百里奚和李靖的监督下,关隘的防御设施日益完善,变得更加坚固和易守难攻。
而国内的军事学府也顺利建成。经过严格选拔,一批年轻且富有军事天赋的学子踏入了学府的大门。学府内,由经验丰富的将领担任教师,他们将自己的实战经验和军事理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子们。学子们每天刻苦学习兵法、演练阵法,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奔赴前线,为保卫大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匈奴方面得知大前与西域各国结盟以及在边境的一系列动作后,大为震惊和恼怒。匈奴新立的单于伊稚斜决心要挽回匈奴的颜面,重新树立匈奴在草原上的霸主地位。他召集了匈奴各部的首领,商议对策。
伊稚斜单于坐在营帐的首位,面色阴沉地说道:“大前竟敢如此欺我匈奴,与西域各国结盟,还在边境大肆屯兵筑城。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一位匈奴将领起身说道:“单于,大前如今实力大增,我们不可贸然进攻。不如先派小股骑兵对他们的边境屯田进行骚扰,破坏他们的粮草生产,削弱他们的实力。”
伊稚斜单于沉思片刻后,点头说道:“此计可行。就派阿古达带领两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去袭击大前的屯田营地。务必烧毁他们的粮草,给大前军队一个下马威!”
阿古达领命而去。当天夜里,他带领着两千骑兵,如鬼魅般向大前边境的屯田营地靠近。屯田营地内,士兵们经过一天的劳作,大多已进入梦乡,只有少数哨兵在营地周围巡逻。
阿古达一声令下,匈奴骑兵们迅速冲向营地。哨兵发现敌情后,立刻敲响警钟。但匈奴骑兵来得太快,还没等大乾士兵们完全反应过来,匈奴骑兵已经冲进了营地。他们挥舞着长刀,四处砍杀,同时点燃了堆放粮草的仓库。一时间,屯田营地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大乾士兵们在慌乱中奋起抵抗。负责屯田营地防御的将领迅速组织兵力,与匈奴骑兵展开殊死搏斗。虽然大前士兵们作战英勇,但匈奴骑兵来势汹汹,且占据突袭的优势,大前军队渐渐处于下风。
就在这时,一支援军赶到。原来是附近关隘的守将听到警钟后,带领五百士兵前来支援。援军的到来,让大乾军队士气大振。他们与营地内的士兵里应外合,对匈奴骑兵形成夹击之势。
阿古达见势不妙,担心陷入重围,连忙下令撤退。匈奴骑兵们在混乱中匆忙逃离,留下了一片狼藉的屯田营地。这一战,大前军队虽然成功击退了匈奴的袭击,但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粮草被烧毁了一部分,还有不少士兵受伤。
百里奚和李靖得知此事后,立刻赶到屯田营地。他们安抚了受伤的士兵,对英勇抵抗的将领和士兵进行了表彰。同时,两人意识到边境防御还存在漏洞,必须加强夜间巡逻和警戒。
李靖气愤地说道:“匈奴贼子竟敢如此猖獗,趁夜偷袭我屯田营地,此次虽让他们逃脱,但我们绝不能就此罢休!”百里奚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此次偷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边境防御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们必须重新部署,加强防范。”
两人随即展开行动。他们首先对屯田营地的防御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将营地周围的警戒范围扩大了数里,增设了多个岗哨,并且每隔一个时辰就安排士兵进行换岗巡逻,确保夜间的警戒不会出现丝毫懈怠。同时,在营地周围挖掘了多条深沟,埋下尖锐的竹签,以此来阻碍匈奴骑兵的快速冲击。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远处的敌军动向,百里奚和李靖还下令在营地附近的高处修建了几座了望塔。了望塔上安排了眼力极佳的士兵日夜值守,一旦发现匈奴的踪迹,便立刻以烽火和号角示警。在营地内部,他们将士兵们分成了多个应急小队,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以便在遭受攻击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有序抵抗。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与周边关隘的联系与协作。与各个关隘的守将约定,一旦屯田营地或其他边境据点遇袭,附近关隘必须立即派出援兵,不得延误。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他们设置了多条烽火传递线路,并且训练了一批擅长快马传信的信使。
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百里奚和李靖也不忘稳定军心和民心。他们亲自到受伤士兵的营帐中慰问,为士兵们送去温暖与鼓励,承诺一定会严惩匈奴,让他们为此次偷袭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边境的百姓,他们则组织士兵帮助百姓加固房屋,分发粮食和生活物资,让百姓感受到军队的保护和朝廷的关怀,坚定他们留在边境生活的信心。
而在匈奴营地,伊稚斜单于得知阿古达虽然成功烧毁了大前部分粮草,但未能给大前军队造成致命打击,且己方还损失了不少骑兵,不禁大为恼火。他对着阿古达怒喝道:“你带两千精锐骑兵,竟然只是小挫大前军队,还折损了我不少人马,实在是无用!”
阿古达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单于息怒,大前军队防守虽有漏洞,但附近关隘支援迅速,末将实在难以扩大战果。”伊稚斜单于冷哼一声,说道:“大前如今加强了边境防御,我们再想轻易得手恐怕不易。但我匈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必须想个万全之策,给大前重重一击。”
这时,一位谋士起身说道:“单于,大前与西域各国结盟,其商路必定繁忙。我们可派出骑兵,扮作马贼,在大前与西域的商路上进行劫掠。如此一来,既能削弱大前的经济,又能破坏他们与西域各国的联盟关系。”伊稚斜单于听后,眼前一亮,说道:“此计甚妙!就派呼韩邪带领三千骑兵,挑选精于骑射、熟悉地形之人,专门在商路上截杀大前商队。记住,不要暴露我们匈奴的身份,让大前以为只是普通马贼所为。”
呼韩邪领命后,立刻挑选了三千精锐骑兵,乔装打扮成马贼模样,潜伏在大前与西域的必经商路上。没过多久,一支大前的商队缓缓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商队由数百辆马车组成,满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等珍贵货物,在数十名护卫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前行。
呼韩邪一声令下,匈奴骑兵们从两侧的山坡上如猛虎般冲下,瞬间将商队包围。商队护卫们见势不妙,立刻拔刀相向,拼死抵抗。然而,匈奴骑兵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商队护卫渐渐抵挡不住。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商队护卫大多战死,货物被匈奴骑兵洗劫一空。呼韩邪看着满载而归的手下,得意地大笑道:“大前,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商队被劫的消息很快传回大前。边境守将得知后,立刻将此事上报给百里奚和李靖。两人听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商路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前与西域的贸易往来,还可能导致刚刚建立的联盟关系破裂。
李靖说道:“看来匈奴开始对我们的商路下手了,这一招够狠。我们必须想办法保证商路的安全。”百里奚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一方面可以增加商队的护卫力量,